在中國書法史上,顏真卿的「顏體」獨樹一格,將唐代楷書推上高峰之巔。為何顏真卿的楷書能在大家輩出的唐楷書史上再創高峰,同與書聖王羲之並開書史上晉唐翰墨雙峰呢?
【書家小傳‧顏真卿】
顏真卿(西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山東臨沂,出身世家,深受儒家文化薰陶。五代祖是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 祖父是唐初訓詁大師顏師古。顏真卿三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殷氏親自教導他,帶他寄居舅舅殷踐猷家。13歲時(721年),舅父去世,他隨母南下,寄居蘇州外祖父殷子敬家。顏真卿是個孝子,聞名鄉里,且博學工辭章。 《顏魯公集行狀》記載,他家貧缺乏紙筆,就用黃土掃牆,在上面練習寫字,「攻楷書絕妙」。他在二十五歲時中進士,登甲科,在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四朝為官,官至右丞,封魯郡開國公。
他為官清廉正氣沛然,據《雲溪友議》所載,顏真卿在任臨川內史時,矯正當地澆薄的風氣,「文政大行」,頗受讚譽。他曾四次被任命為御史,據正史記載,五原有冤獄,久不決,地方大旱,顏真卿一到冤案立決,天降雨,地方人士稱「御史雨」。他不曲附獻媚權臣,而受楊國忠排斥,被貶黜為平原太守(平原今屬山東德州陵縣)。在此期間安史之亂起,顏真卿與其族兄顏杲卿建立了剿亂首功,清土門賊兵勢力,斬賊將李欽湊等人,使得十七郡同日歸順朝廷。建中四年(783年),遭宰相盧杞妒陷,被遣往叛將李希烈部勸諭,被李希烈縊殺。《仙傳拾遺》記載,他死後屍解成仙。
書法成就與取法古風特色
唐初到盛唐的書風以俊逸妍美的王羲之風格為尚,到了中唐,顏真卿的楷書拓展新道,展開圓渾壯闊、遒勁雄偉的將帥之風,樸實無華的古風映照他本人耿直剛烈的忠義氣質。
顏真卿勤於翰墨,在史上和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並稱為「楷書四大家」。而在四大家中,顏真卿對後代的影響是既廣大又深遠。「顏體」楷書再開唐楷新局,實際上是他上承秦、漢、魏、晉的書法古風,與當世的唐楷融為一爐的成就,從而下啟宋、元、明、清的楷書風貌。
顏體「復古」元素 注入楷書新意
顏真卿的作品樣貌豐富多樣,流傳後世的顏體風格並不是一夕而成的。他用功深摯,他曾對前輩張旭說自己「日月滋深,夙夜工勤,耽溺翰墨……以冀至於能妙」。在歷經近十年的磨練與蛻變,在六十歲之後得大成,他的楷書新意其實是歷經勤奮鑽研,並且回溯傳統之路,取法於古風而得。
按真蹟所見[1],顏真卿的楷書風格有三個發展階段:
一、學習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風格,代表作為《王琳墓誌》。
二、學習盛唐「官楷」,發展出前期顏體風格,代表作為《多寶塔碑》。
三、在前期顏體中加入篆隸的筆法、筆意,發展出成熟的顏體風格。一般認為《麻姑仙壇記》是「顏體」楷書風格確立的里程碑(真蹟未留下),而《顏勤禮碑》是為圓熟代表作。
顏體書法的基礎與開創
顏真卿對於書法,篤志一生,用功甚深。顏體書法的奠基與發展歷程也涵容了幾大要素的影響。
家學淵源
顏真卿的書法具有深厚的家學淵源。他在《草蒙帖》自述,說自南朝以來「上祖多以草隸篆籀為當代所稱」。明代陳繼儒提到,顏真卿的先祖都是書法的能手,從他的九世祖顏騰之以降,以書法聞名天下的有10人。(妮古錄‧卷三)顏真卿的父親唯貞以草隸擅名。(清代葉昌熾《語石》卷七)而且,他的外家曾祖、祖父也有書名,清末書法家沈曾植認為「魯公書源出殷氏父子,後得筆訣」。(《海日樓題跋》)
這些書法的家學未必點出顏真卿書法的源本,但是對顏真卿書法的植基和開創必然是有影響作用的。
時代風尚
在唐太宗、高宗的盛唐時代,上承隋人書法,下開唐一代楷書書風的是褚遂良(褚河南),劉熙載《藝概‧書概》說「褚河南書法為唐代之廣大教化主,顏平原得其筋」。顏真卿早期的書跡《王琳墓誌》,明顯可見褚河南《雁塔聖教序》筋力瘦勁的風格。
到了顏真卿成長的開元年代,唐玄宗喜愛篆隸,也喜愛豐肥的字體,對當時的書風發生了很大的影響。米芾說:「開元以來,緣明皇字體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時君所好,經生(研究經學的人)字亦自此肥。」(《海岳名言》)這也是顏真卿書體字跡後來漸漸轉為渾圓雄厚特色的一個時代背景。
師承張旭
顏真卿的書法筆意得到張旭的傳授。《顏魯公文集》(黃本驤補訂本)記載,顏真卿三十五到三十八歲之間拜訪書法巨擘「草聖」張旭,得到他傳授的筆法。文集載:「(天寶)二年癸未三十五歲罷醴泉尉事,詣洛陽訪吳郡張旭於裴儆宅,請授草書筆法」,未得要領,三年後再往,「三十八歲……再至洛陽寓月餘,裴儆宅,作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記,仍歸長安。」
顏真卿向張旭請益「筆法要訣」,自述勤奮學習書法「日月滋深,夙夜工勤,耽溺翰墨……以冀至於能妙」,終而得到張旭的啟發,又述「自此得攻書之妙。於茲五年,真草自如可成矣」。他將所得作成《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傳後世。我們從顏真卿晚年成熟的巔峰之作中,如《顏勤禮碑》中赫然可以發現這筆法、筆意的特色。
碑刻古風
顏體書法的精髓「顏筋」廣納古法吸取養分,從古代金文和古刻石碑中得到進一步的啟發。這使得豐厚雄渾的「顏體」更挾帶金石之氣,表現質樸奔放的美感,形成獨特的風格。
北宋書學理論家朱長文讚其書跡有金石之氣,志氣昂揚,開展王羲之、獻之二王以來的高峰:「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清朝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則直指顏真卿的書風源出魏碑:「顏魯公出於《穆子容》《高植》,其古厚盤礡,精神體格,悉似《穆子容》,又原於《暉福寺》也。」日本學者西林昭一研究《顏真卿的字和書法》(1995)指出,「篆體演變和隸書過渡的書體」以及「北朝的別字」都是研究顏真卿書法源流的要素。
不管顏體汲取魏碑美學要素的源流為何,我們在顏真卿的書跡中的確可以找到他受到碑石書法美學沁潤的特色表現。
顏真卿的書法欣賞
《顏勤禮碑》是顏真卿於唐大曆十四年(779年)為他的曾祖父撰文書寫的神道碑(墓道碑),是顏體的巔峰之作,當時顏真卿71歲。此碑在1922年才於長安出土,所以相當來說受到較少人工的毀損,保存較多真跡原貌。《顏勤禮碑》全稱是《唐故秘書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長史護軍顏君神道碑》,碑文原為四面刻,現缺一面。碑石現移置西安碑林。
《顏勤禮碑》筆力深沉內斂,用筆變化豐富,中鋒純一筋力強勁。此碑文取用篆書特點與隸意入楷書,筆畫方圓兼具,藏鋒起筆、圓筆的轉折、隸書燕尾的特色有明顯表現。字體在結字、間距上展現寬舒和穩重的氣度,強韌的筋力和法度長貫於渾厚穩重的筆畫中,展現雄渾恢宏的大唐精神。
《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所說的楷書(真書)妙道也在本書跡中展現,比如,直畫「縱之不令邪曲」,展現穩重沉著的氣勢;撇畫「銳意挫鋒,使不怯滯,令險峻而成」,猶如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劍;末畫「末以成畫,使其鋒健」,捺筆帶有鋒健燕尾;鉤筆轉角「折鋒輕過」,表現篆書的圓轉流暢。
整體來看,「顏體」端莊寬綽、筋力遒勁、氣勢雄渾、丰姿凜烈的特色,在這塊碑文上表露無遺。反映盛世風貌,氣宇軒昂,法度完善,領千古風騷。
顏體書法:人品映書品 古道照顏色
顏真卿書跡直透真誠至性,宛如其人的忠貞、雄偉、剛烈,人品映書品,古道照顏色。宋代歐陽修《集古錄》云顏魯公「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清代劉熙載的《書概》倡「書如其人」[2]之說,體現在顏真卿身上別無二至。忠臣烈士顏真卿的楷書圓融了善與美的境界,是書家與書藝具臻完熟的典範,經過歷史波濤的淘洗,卓立後世顯露金光,引領楷書的主流。
——————
註[1] 據考察,顏真卿傳世楷書作品只有10件是真蹟,如《王琳墓誌》、《多寶塔碑》、《顏勤禮碑》等;其餘都是後人仿造的偽作,如《八關齋碑》、《顏氏家廟碑》、《麻姑仙壇記》等。見:方令光:《干祿之心、經世之書:顏真卿(709—785)楷書考論》,2016年出版,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學位研究論文。
註[2] 劉熙載的《書概》云:「書,如也,如其才,如其學,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