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老闆施永青於本周出席東亞銀行經濟及市場展望研討會時表示,港府於處理人口問題上反應過慢,坦言「有人先會有人才」,一語道破香港目前身處的人才危機困窘局面。近常聽聞當局往外搶人才,但這些人才就算能「搶」來港,又有幾個最後會Stay在這裏?Expats一向「搵完錢」就走人,普遍不會落地生根。
反思,香港人本來就是全球人才發源地之一,因這兒就是金融界的少林寺,猶如「天下精兵出趙地」,古時雁門關一帶靠邊境,戰國時期常與匈奴人拚個你死我活,兵經日久琢磨自然精銳。
人口外流差過九七
據2月中旬統計局公布的人口調查數字,香港人口已連續三年下降,累計流失18.7萬人,跌至2022年年底的總人口733.3萬,下破2016年水平。當一個城市於瞬間失去那麼多勞動力,經濟不倒退已算走運、遑論能撐出甚麼實際增長來,對各行各業包括樓市造成不同程度打擊,難怪施永青劍指人口,港府稅收亦會縮水。
於去年流失的近7萬人口中,逾半由淨移出人口做成,值得留意的是,人口結構中「20-24歲」與「25-29歲」組別的佔比份額於短短一年間竟分別由4.4%、6.1%驟降至4.0%、5.8%,變化幅度明顯比以往快,尤其是相比2019年前。這兩個年齡組別乃未來十至二十年關鍵的經濟支柱,相信當中不少人才就這樣沒了。他們要移民相對較容易與輕鬆,懂英語、屬搵工好年齡、子女家庭負擔較少等。
港府若不能拿出甚麼方案留住年輕港人,不少擁國際視野的後生仔何不衝往倫敦、紐約、悉尼等一試身手,反正海外主要城市此刻的失業率低、富起來成為有錢佬的年齡絕對比香港低,意味商界「新陳代謝」的速度快,對年輕人來說這便是希望、夢想,值博率高。
施永青於研討會上直指自香港政制改革出現爭拗起,便開始擔心樓市發展,後因分歧加深,終導致社會運動與人口流失。自己人離開了,靠搶對港沒感情的外人來充數,絕非長久之策,因除了搵夠後隨時Bye Bye與把錢帶走外,一旦別處更具吸引力,這些「人才」亦將毫不猶豫Pack箱便去。
唉!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原本香港咪幾好,百川匯聚,旅客、商人川流不息,人財雙旺。
當年1997前好幾年,港人是有移民的,但亦有數目眾多的人來港,除1990年外,整個90年代其他的年頭竟每年錄得淨流入。當年不少內地人因香港生活質素與搵食機會勝於大陸,故不管港人要走,他們就是要來。然而,今天內地專才是否還見到同一光景?很難說。
生寶貝需要有希望
香港出生人口近年斷崖式下降,2020年更是有紀錄以來首見出生低於死亡,隨後情況持續,意味著除移民外,人口亦正在自然減少、老化。
人口老化等現象於內地亦普遍存在,放寬一孩政策後都無人生B,「以前是不准生,現在是不想生」,而香港於曾蔭權時代曾呼籲生三個,民眾不但沒予以理睬,反而愈生愈少。
據統計局資料,香港2017年有約56,500名嬰兒出生,但在2022年則大跌至32,500名,當中不排除涉及疫情因素,但整體趨勢無疑下滑。再觀察總和生育率,香港婦女自1980那一年起,每位女士的平均生育數目已再沒超過兩個,到了1999年曾一度跌破平均一個,隨後輕微反彈但改變不了方向,最新數字為2021年所錄得的0.77個。
另結婚年齡亦在往後推延,女性首婚平均歲數於2020年首次上破30,最新報30.6歲,而男性則為32.1歲。近年的婚姻滯後、生育銳減,均令人才流失問題百上加斤,最終零售銷售、樓市等終將面對更長寒夜。
近年見不少中港受訪者表示,不生的理由許多,主要可歸咎於生活逼人,買不起樓、負擔不了成本開支,還有對未來前景不抱有希望,免得讓孩子長大後受苦。上海於去年不是爆出一句「這是我們最後一代,謝謝!」而瘋傳網絡嗎?當時,有一群大白強拉一對年輕夫婦作核酸檢測,男子不肯,被威脅「如果你拒絕被轉運,將會受到治安處罰。處罰以後,要影響你的三代!」他就在這時不卑不亢說出那句經典話。
施永青一句「有人先會有人才」具無限經濟意義,港府或需花時間參透箇中道理與如何解結,讓人才再次聚集獅子山下。◇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