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發現,愛滋病毒(HIV)感染者對病毒及藥物引起的慢性疾病的認識及關注度不足,亦普遍忽略精神及社交健康。

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邀請本地多間香港愛滋病服務機構聯盟的主要成員,包括香港愛滋病基金會,於去年2至5月進行了一項質性調查,訪問香港28名HIV感染者,他們年齡介乎20至65歲,而且正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不少於一年及病毒受到抑制。

調查發現,阻礙HIV感染者提升身心健康管理有3大情況,包括大多數HIV感染者較注重短期生理狀況,普遍忽略精神及社交健康;對於慢性疾病的認識及關注度不足;感染者與醫護人員的溝通較為被動。這些情況最終有機會對HIV治療效果,甚至感染者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調查指,受訪HIV感染者較注重短期生理狀況。調查發現他們認為最重要的5個身心健康(well-being) 指標,依次為感染症狀及藥物副作用、睡眠質素、人際關係及社交、情緒健康及對未來的期望,但他們在覆診時鮮有向醫護人員提及這些情況,有受訪者表示,即使長期受睡眠問題困擾,但亦沒有向醫護人員提及。

另外調查發現,HIV感染者對疾病及藥物對健康的長遠影響,例如增加心血管病及腎功能衰竭的風險等,認識及關注不足。

調查亦顯示,診症過程中主要由醫生講解病情,包括病毒量控制情況及免疫指數等,HIV患者較少主動提出自己在慢性疾病、精神及社交方面的疑慮,在溝通過程處於被動角色,影響溝通及治療效果。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聯席副主席、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現時HIV感染者的壽命已大大延長,要重視他們的心理、社交健康及慢性疾病的管理,希望他們的家人及照顧者可協助感染者積極參與健康管理。他指,保持良好的情緒健康及社交生活,對HIV感染者的整體健康管理非常重要,否則不僅降低生活質素,同時亦會影響治療效果以及生理健康。

香港愛滋病基金會項目副總監黃文達表示,不少HIV 病友組織也提供各類的資源或溝通工具,與及不同的活動協助患者與醫護人員就治療、精神健康、社交活動等開展更有效的溝通,提升他們對管理病情及生活的信心及能力,令整體生活質素得到改善。@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