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後當局高調推出意在全國推廣的社區大食堂試點,未料三個多月就面臨困境。官媒報道顯示,第一批社區食堂營運已經虧損,開始關店了。網民直指社區食堂的出現本身就是違反市場規律的怪胎。

2月4日,中共官媒《半月談》報道,該媒體近日實地探訪發現,第一批社區食堂(大食堂)營運已經虧損,不得不停業。

報道稱,目前社區食堂營運,有的是街道提供場所,減免租金,引入市場主體營運;有的是依託所謂的「第三次分配」支持營運,即靠捐贈和志願者支持;有的靠市場營運。但報道沒提普遍受質疑的國營食堂。

報道稱:「營運中存在一些困擾。」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據官媒報道,社區食堂陷入困境的三個原因,一是場地成本給社區食堂營運造成較大壓力。一家社區食堂稱,店面產權屬於街道,房租按照市場標準收取,從一年多的營運情況來看,每個月核算下來還是虧損。

另一個原因是眾口難調,難以權衡。其中保定市一家社區食堂招聘了4名廚師,但每天只有三十多人來用餐,人均消費10元,食堂僅人員工資每年就超過26萬元,收不回成本,只能暫停營業。

還有部份居民擔心食品安全。有居民認為社區食堂具有公益性,本身利潤較低,一些經營者可能為了獲利使用臨期食材、降低衛生標準。

微博上一個被網民熱轉的評論說:「呵呵,果然,第一批社區食堂營運已經虧損,開始關店了。社區食堂、供銷社等話題,去年還一度被人津津樂道,其實真搞不明白,過去已經被人證明失敗過的東西,為甚麼有人就偏偏不信邪呢?

「過去搞不好的,有些人憑甚麼就認為現在能搞好呢?在任何時代,人性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市場規律也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這一番實驗下來,除了勞民傷財,另外就是總算使人再次認識到市場經濟的必要性了。(江南奇葩)」

另有網民貼文說:「在市場經濟下的商業社會,一切的經濟活動都要遵循經濟規律。所有違反經濟規律的行為都會受到市場的制裁。社區食堂如此,供銷社也是如此。這是我們多少年來搞計劃經濟所總結的經驗和教訓。」

「社區食堂持續經營之道:永久性的財政補貼,或者,清除1公里範圍內的平價餐館。」

「事實上,社區食堂的出現,本身就是違反市場規律的怪胎,它一出生就決定了夭折的命運。」

(網絡截圖)
(網絡截圖)

在推特上有不少網民譏諷:

「xiaoxing」:「首批社區食堂已經開始虧損關店了,供銷社還會遠嗎?加速師再不出手,估計又多一項爛尾項目了。」

「吳文行wenxingwu」:官方社區食堂,出現營運虧損,關店潮。計劃經濟產物在市場環境下,早就證明無法生存,為甚麼上層來回折騰。除非領導腦袋有問題?

「不吃魚的貓」:「國營社區食堂虧損關店潮,供銷社還會有錢賺嗎?逆潮流大勢而動,最後的結果就是粉身碎骨。」

「Taotao」:「我認識的第一批做社區老年食堂的老闆,一年虧損70萬。原因社區內的老人數量太多吃優惠飯的人太多。但因為是第一批做所以當地電視台天天報道,省裏來視察也是必到他的食堂參觀。虧了70萬得到收穫政府官員的關注。從而一洗錢,二獲得各小區、大廈、單位的物業管理權。」

去年10月31日,中共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通知,稱未來兩年要在全國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通知中要求社區配建食堂。當局稱將遴選一批樣板,在全國範圍內宣傳推廣。隨後多地高調推出社區食堂,官媒爭相報道。

在這之前,河北省衛健委去年6月發文要求2022年各市至少要建設50家食堂,到2025年達到每市建設不少於500家、全省不少於5,000家的目標。

由於在中國消失已久的供銷社開始死灰復燃,當局再推社區食堂引發輿論大譁,認為中共欲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

儘管中共住建部一名官員去年11月2日向財經網澄清,「不可能一下子出現大批的國營食堂,沒有這種要求」。但大陸民眾質疑官方在刻意掩飾,「一面在暗中搞,一面說沒有推廣。實際上各地都出來了,國營食堂成立時,敲鑼打鼓的。」

官媒紅星新聞去年11月3日曾報道,一些城市和地區掛牌成立了「國營食堂」。#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