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在道教中稱「上元節」,燃燈敬神祈福;佛教稱「燈節」,燃燈敬佛結佛緣。花燈點燃元宵勝景的璀璨,如明代文學家唐寅吟詠的元宵:「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宋代辛棄疾說了元宵花燈的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甚麼精神內涵呢?
元宵燈節起源
元宵點燈是人與燈之會、人與神之會。相傳,元宵這一天通宵張燈供人玩賞,開始於漢朝且有幾種緣起的傳說。
漢文帝慶祝戡平「諸呂之亂」
傳說漢文帝慶祝戡平「諸呂之亂」與民同樂,而有正月十五的「元宵」燈節起源。在漢高祖崩逝後,呂后和呂氏家族把持朝政,劉氏皇統勢衰。大將周勃、大臣陳平戡平了「諸呂之亂」迎接代王劉恆即位稱帝。那戡平亂事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後,每逢這一天漢文帝會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傳說是漢文帝將正月十五夜稱為「元宵」,這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夜,新年的熱鬧喜慶延伸到元宵,白晝為市,夜間燃燈賞月,熱鬧非凡。
漢武帝禮敬祭祀太一神
元宵燈會的起源一說和敬奉太一神有關。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上元節燃燈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是沿襲了漢代祭祀太一神的遺風,從黃昏燃燈直到天明的古俗。
單就祭祀太一神的做法,還可往上追溯。我們從戰國時代詩人宋玉的《高唐賦》中,已經看到「醮諸神,禮太一」的表現。傳說太一神是天上最尊貴的天神。[1] 《漢書》記載漢武帝對天地神靈非常敬畏,很重視祭祀。方士謬忌上奏武帝,建言仿傚「古時天子以春秋祭泰一(即太一)東南郊」的做法,敬奉太一神。於是,漢武帝立祠舉行祭祀,非常虔誠、隆重,在《史記.封禪書》中有記載。《史記.樂書》說漢朝在正月上辛日在甘泉寺祭祀太一神,從黃昏祭祀到天明,盛大的祭祀燈火通宵達旦,而且常見流星劃過壇的上方,真是天人共會的盛景。
漢明帝弘揚佛法 燃燈敬佛
漢明帝崇尚佛法,從印度迎佛法入東土。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他並說在印度正月十五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於是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一律「燃燈敬佛」。據說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節俗。
此後,隨著佛、道信仰文化廣傳,正月十五元宵夜燃火點燈的風俗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唐宋明清燈會盛會
在唐代時就有精彩的上元夜(元宵)燈會了,萬民和皇上同樂。《事物紀原》記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夜,胡人婆陁請燃百千燈,睿宗御駕臨幸安福門觀燈,這是天子御樓觀燈的開始。《舊唐書.卷七》記載,唐中宗在上元夜連續二年微服出宮賞燈會,而且放宮女數千人看燈。
唐文宗作有《上元日》詩二首。一願以虔誠的丹心感動群仙、玉帝保護我朝國祚;二願四海內黎民都蒙福:
《上元日二首其一》
上元高會集群仙,心齋何事欲祈年。丹誠儻徹玉帝座,且共吾人慶大田。
(「大田」指「大田之禮 」是天子諸侯田獵並檢閱軍隊的活動,表國運富強。)
《上元日二首其二》
蓂生三五葉初齊,上元羽客出桃蹊。不愛仙家登真訣,願蒙四海福黔黎。
初唐詩人盧照鄰在「十五夜觀燈」描寫燈市,「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王維描寫的元宵夜,「遊人多晝日,明月讓燈光」,不負今時景啊!
到了宋代宣和年間,慶賀元宵的習俗不止於一天,燒燈更勝於唐代,官民同慶。《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綵燈壘成燈山,花燈燄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吳彬彩繪的《歲華紀勝圖-元夜》的主燈「鰲山燈」氣勢恢宏,有五、六層高,每一層中都藏著巧妙機關,裏面裝有人物、雕樑畫棟啊,還有噴水流瀑。
民間的商舖準備燈燭競新奇,「諸坊巷、馬行,諸香藥鋪席、茶坊酒肆,燈燭各出新奇」。燈山從正月七日上彩,點燈看燈之外雜耍奇術異能、歌樂舞百戲都來湊熱鬧,君臣、軍民同歡,京城內外一片「萬街千巷,盡皆繁盛浩鬧」的景象。
北宋的歲時記《東京夢華錄》記載燈火通天,「天碧銀河欲下來,月華如水照樓台」,燈市裏樂舞雜藝盡陳,歡聲通天。宮城各城門都有官樂棚;每一坊巷口,無樂棚的就設小影戲棚子,至十九日收燈,午夜不宵禁。
南宋《武林舊事》記載皇宮禁中燈火逐年競新,「一入新正(正月),燈火日盛,……競出新意,年異而歲不同。」杭州專門製作燈品的技人相互競技,製作規模宏偉,燈飾品目至多,曲盡纖細精妙:「趙忠惠守吳日,嘗命製春雨堂五大間,左為汴京御樓,右為武林燈市,歌舞雜藝,纖悉曲盡」、「燈品至多,蘇、福為冠,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明代時,每年正月初十到十六日,北京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就是一大「燈市」,看燈的、看奇巧技藝的男男女女萬頭鑽動,近燈市的樓屋旅店是商燈市的好地點,價錢逢節高騰。燈市展販的有元宵節主品燈,花燈的價格可值千金,其它古今奇珍異寶也都在燈市上展現。《宛署雜記》記載:「燈之名不一,價有至千金者,是時四方商賈輻輳,技藝畢陳,珠石奇巧,羅綺畢具,一切夷夏古今異物畢至。」
清朝時,自正月十三至十七都稱為燈節,十五日是正燈節。《燕京歲時記》記載,每至燈節,內廷設宴席,放煙火;市舖商店張燈,東四牌樓及地安門盛況空前。各色花燈以紗絹、玻璃和羊角熬製成半透明的薄片做成罩子的燈最多,燈上繪畫古今故事,供人玩賞。其中「走馬燈」奇巧,新奇煙火時尚。走馬燈是以紙剪成馬形,黏在紙車輪下四周,車輪有幹,感受燈燭的火焰造成的空氣漲縮就自轉,同時帶動紙馬,故而叫「走馬燈」。《清稗類鈔》記載咸豐時,有一西人到中國看見走馬燈感到驚異,買了一個回去,因而發明空氣漲縮轉動機械之理。
花炮廠製造各色煙火競巧爭奇,名目五花八門,有:盒子、花盆、煙火桿子、線穿牡丹、水澆蓮、金盤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腳、飛天十響、五鬼鬧判兒、八角子、炮打襄陽城、匣炮、天地燈等等。富豪人家爭相購買,銀花火樹,光彩照人。光緒時,由內務府營造司設廠施放新奇煙火。燃放時,空中停頓,變換成花,孝欽皇后請各國公使夫人同觀煙火。
元宵花燈 展現敬神之心 象徵賜福之意
中國人的傳統一直蘊含深厚的神傳文化,中華民族因此而能久能遠。元宵節源於對神佛的敬仰和禮佛,元宵燈火喜氣歡慶,代表敬神的虔誠、象徵賜福之意。元宵這一天璀璨的燈節就是天上人間精神交流的盛會。年復一年,元宵燈會祈福,金碧燈火聚來璀璨輝煌;世復一世,輪轉中的生生世世,從花燈中承傳對神佛的信念,堅持善心善行的修為,就是走上神佛指示給人的通天之路。
註釋:[1] 《漢書.天文志》記載的名稱是「泰一」,即「 中宮天極星」,後人稱為玉皇大帝、天帝。道教信仰稱太一神又稱「太一上元君」,統領萬仙;正月十五上元節是主宰天庭的天官大帝的誕辰,在這一天「天官賜福」給人間虔誠、善良的人。#
─點閱【璀璨中華文化】系列─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