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其實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這一夜燈火通明,沒有宵禁,單身男女總在此夜邂逅或相聚。

宋朝以後,不但放燈的時間延長,更有了專門的燈市;各種花燈爭奇鬥勝,加上發明了煙火,男男女女藉由賞燈相會的情況也更普遍了;愛情經由燈會而滋生,卻也常在燈會過後結束!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去年正月十五的夜晚,

燈會明亮得就像白天一樣;

我們相約於黃昏過後,

月兒升上了柳樹枝頂時見面。

今年正月十五的夜晚,

月兒和燈還是那麼明亮;

我卻看不見去年相約的那個人了,

淚水不自禁地流下,

沾濕了春天薄薄的衣裳。

這闋詞相傳為歐陽修所作,

一說是才女朱淑貞。

詞的上半闋充滿了幸福嬌羞的情感,下半闋卻涕泣心酸,以今昔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失戀女子的情傷。

開場只用簡簡單單三個字:「燈如晝」,便生動描繪了燈會的輝煌景象,也暗示主角沉浸於愛情的歡悅燦爛。接著,作者沒有說出與情人會面的具體時間,而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點出兩人的相約是私下進行的,所以只能借著月兒的上升位置做為信號;造語淺白,卻又含蓄而婉轉。

下半闋以月與燈的依舊,帶出「物是人非」的失落感;在這春光明媚的時節,正值青春的女孩,卻因一時衝動愛上了一個不長久的人;月光和燈會的明亮,如今倒成了主角孤單的對比。

整闋詞淺白質樸,短短幾句話將情與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末句「春衫」二字,既點出了春的時間,又暗示了青春的年華;鮮亮輕透的春衣質料,不著痕跡地描畫出主角單薄,而又楚楚可憐的形像。

清.佚名〈升平樂事圖.花燭鶴燈〉(網路圖片)
清.佚名〈升平樂事圖.花燭鶴燈〉(網路圖片)

附錄:破鏡重圓的故事

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後主有一位非常美麗又聰慧的妹妹,叫做樂昌公主;她不喜歡虛榮富貴,自己作主嫁給了年輕而有才華的太子舍人徐德言。夫妻倆過著恩愛幸福的生活。

陳後主整日沉迷於酒色,荒廢國政,沒多久就被隋朝給滅了。

當隋文帝楊堅的軍隊兵臨城下時,徐德言與樂昌公主相對而泣,徐德言說:「以妳的才華和容貌,國亡後必定會落入權貴之家,那麼我們就夫妻緣盡了。若還能有一線希望相見,必需留個信物做為線索。」於是將一面銅鏡破成兩半,讓公主與自己各持一半,相約如能在大難中活下來,就拿著這半面銅鏡,每逢元月十五日到都城販賣,以此尋找對方。

陳朝滅亡後,才貌雙全的樂昌公主果然被俘,成為當朝宰相楊素的寵妾,徐德言則流亡在外,受盡磨難辛苦;……兩人都沒有忘記對方。

天下終於安定了,徐德言想盡辦法來到京城,就在元月十五日那天,帶著半面銅鏡進入集市,尋找樂昌公主。

他漫無目的地走著,忽然看見一位老人拿著半面銅鏡在叫賣,還賣得非常昂貴,市集中自然無人願買。徐德言心中一動,拿出自己收藏的那半面鏡子與之相合,果真就是當初破開的那面銅鏡。

徐德言問:「老人家,您怎麼會有這半面鏡子的呢?」

老人家如實回答,原來他正是樂昌公主的僕人,受公主囑託出來叫賣破鏡。得知公主已經成為權傾一時的楊素的寵妾,根本奪不回來了,徐德言一陣心痛,於是在那半面鏡子上題詩,讓老人帶回:

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當初鏡子與人一同離去,

現在鏡子尋回了,人卻沒有辦法回來。

再也看不見那美麗的嫦娥影子,

徒然留下明月空蕩蕩的光輝。

老僕人將鏡子交還公主。公主看了鏡上的題詩,傷心欲絕,再也不吃東西了,成天只是哭泣。楊素覺得很奇怪,一問之下知道了真相,也不禁為他們真情感動。

楊素派人找來了徐德言,設下宴席,將公主還給他,並贈給他們一筆金錢生活。人們聽說了這事,也都忍不住感動,熱烈談論起來。楊素叫樂昌公主作首詩以表心聲,公主百感交集,寫下: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今天是怎麼樣一個流轉的日子呀?

我的新任丈夫與我的前任丈夫相對而坐。

我笑也不是哭也不敢,

終於明白了做人有多麼困難。

把她的處境和心情,

淋漓盡致地描述了出來。

徐德言和公主告別楊素後,一同返回江南居住,白首偕老,恩愛地過完了一生。後來人們便以「破鏡重圓」這句成語,來比喻夫妻失散或決裂後,重又團圓或和好的幸福。

選自《獨釣寒江雪──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