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願意提起「死亡」這個話題,因為誰都不想面對生離死別的痛苦。香港大律師查錫我認為,人從來到世間的那一刻起就得到很多人的幫助,人與人之間互相關聯,因此活著的時候大家應該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生命才會變得豐盛,離世的時候才不會有那麼多遺憾。

死亡是人生的課題

查錫我認為,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一直朝著死亡而活著。死亡是人生無法逃避的課題。而人們不願意面對死亡,提起死亡就感到害怕,一方面是受「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消失了」這種觀點的影響,另一方面,大家對死亡後的世界一無所知,以及無法預知死亡過程會遭受甚麼樣的痛苦折磨,因而恐懼。

他表示,對人而言,死是一件大事。而不同宗教對死亡的看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認為人的元神不死。因此真正信仰神佛的人,提起死亡就不會那麼害怕。人死後腐朽的是肉體,而元神依然存在,將來還可以復活,再次與親友相見。這樣的觀點比較正面和積極。

查錫我多次在節目中提到了古希臘的先知蘇格拉底如何對待死亡的故事。據維基百科的資料,西元前399年,70高齡的蘇格拉底被當局污衊為不敬神和腐蝕雅典的年輕人,被判處服毒而死。

蘇格拉底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事,堅決不認罪、不道歉。其實,他可以選擇繳納贖金或逃往其它城邦,但他拒絕這麼做。

面對死亡,蘇格拉底非常平靜,如常與他的弟子們展開討論,只不過討論的主題圍繞著死亡是甚麼和死亡之後如何?

蘇格拉底認為死亡不可怕,死亡後可能存在2種可能性:一個就像睡著了一樣不再醒來;或者死亡後還有另一個世界,一個和塵世不同的地方,而非存在的終結。他認為元神不滅,到了那個世界就可以見到先賢智者,還可以向他們請教很多知識。

當然也有很多人害怕死亡過程要經歷漫長的病痛折磨。查錫我說,現在醫療技術有多種藥品和方法減輕臨終患者的肉體痛苦,因此不必對此過多擔憂。

那麼查錫我如何看待生死呢?他認為,也許,死亡就是一堵門,推開後就進入另外一個世界,那裏也許很熱鬧,過去的老友們也許正在開派對歡迎自己,大家都沒有痛苦……

看透生死 放下執著

查錫我經常思考,人生雖然短暫且無常,雖然都知道人死了此生就完結,但是大家對人生卻無比留戀。既然死亡不可逃避,是人生必須面對的課題,那麼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看透看通?「我會深入的思考,尋找其他人如何看待死亡。通過網絡可以看到許多探討死亡的文章和觀點,你越多探討死亡,內心的恐懼就越小。」

查錫我說,人的生命到了最後,剩下就是一堆白骨,並被燒成灰燼,既然如此,還有甚麼東西執著放不下呢?「人生短暫且無常。我們今天見面,也許明天我就不在世了。就在這當下,外面就有救護車飛馳而過,誰在救護車內呢?我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提醒自己活著的時候多做有意義的事情,令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豐盛。」

例如3周前,他與幾位好友相約吃飯,大家回顧往事開心聊天。但是,2周後,其中一位就不在世了。「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因此我們的內心也要儘早做好準備,該處理的事情及時處理好,能幫人就儘量幫,珍惜身邊的人,多留時間陪伴家人或親友,不要留下遺憾。」

清醒的活出自己

查錫我認為,人不是孤島,從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得到許多人的幫助。比如有了接生的醫護人員的照顧,自己才能平安落地;有了父母的養育,自己才能長大成人。大家都有父母生養,呼吸同樣的空氣,分享許多資源,人與人之間有緊密的關聯。因此我們對每個人都懷有慈善之心,人與人之間需要關懷,也不介意接受他人的關懷。

年輕人可能認為死亡很遙遠。但是年長者的感覺就不一樣。特別是近十年,查錫我出席同輩人的喪禮越來越多,「這對我的衝擊就比較大。熟人中,這個走了,過一段時間,那個走了,令我清晰的認識到死亡越來越逼近了。」

查錫我曾經陪伴很多臨終患者,發現他們人生最後的願望往往都很低微。因此他領悟到:死亡無法避免和逃避,只能積極面對,因為生命有限,如何活出自己就是人生最大的課題。

 「我常常問自己:我來這個世界是否做了一些事情令世界好了一點點,或者儘心的幫助過他人?這就是自己給自己的交代。我們不需要宏大的理想,只要每天清醒的活著,儘量做好該做的事情,把遺憾減少到最低。」

「一朵花能否開放最重要,至於是否有人欣賞自己,不重要。你在世時幫了多少人不是用數字來代替,不是你幫了多少人就比別人好,而是你有沒有儘心儘力活出自己。每天反省自己,糾正錯誤,這就是精進、提升自己的生命。就如尼采所說:每日都做的比昨天好一點,就是了不起。」@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