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拉斐爾為紅衣主教科羅納(Colonna)在畫布上畫了一幅聖約翰像,其優美讓主教珍愛備至。但碰巧主教生了一場大病,治癒他的醫生雅科波‧達‧卡皮(Jacopo da Carpi)向他索要此畫作為贈禮;主教對雅科波深懷感激,為了滿足其願望而割愛相贈。此畫現歸佛羅倫斯的弗朗西斯科‧貝寧坦迪(Francesco Benintendi)所有。

拉斐爾工作室,《施洗者聖約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 as a Boy),約1518—1519年作,布面油畫,147×135 cm,佛羅倫斯烏菲齊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工作室,《施洗者聖約翰》(Saint John the Baptist as a Boy),約1518—1519年作,布面油畫,147×135 cm,佛羅倫斯烏菲齊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基督變容圖》

拉斐爾為紅衣主教兼教區副秘書長朱利奧‧德‧美第奇(Giulio de’ Medici,註1)畫了一幅面板畫,準備送到法國,畫的是「基督變容」(The Transfiguration of Christ,註2)。他手不輟筆用心經營,親手畫到了最完美的程度。(註3)在畫中,他表現了基督在大博爾山(Mount Tabor)上顯聖容,山腳下有十一位門徒在等候他們的主。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The Transfiguration,又名基督顯聖),作於1518–1520年間,木板油畫,410×279 cm,梵蒂岡畫廊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The Transfiguration,又名基督顯聖),作於1518–1520年間,木板油畫,410×279 cm,梵蒂岡畫廊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中二使徒頭像與手部草圖,炭筆素描(以白色提亮),49.9 x 36.4 cm,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中二使徒頭像與手部草圖,炭筆素描(以白色提亮),49.9 x 36.4 cm,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一個惡鬼附身的男孩被帶至此地,以便基督下山之後可以解救他。(註4)男孩扭動著伸長的身體,翻著白眼哭喊求救;他中了那個惡靈的招,身軀、血管和脈搏都透露出痛苦。他的手勢激烈而可怕,臉色格外蒼白。

這個男孩由一位老人支撐著。老人摟著男孩,圓睜的雙目放出光芒;他揚著眉毛,前額皺起,同時顯示出內心的力量與恐懼;他凝神注視著眾使徒,似乎想藉著信靠他們來汲取力量。

在婦女們中間,有一位是畫中的主要人物。她跪在使徒面前,將頭轉向他們,向著被附體男孩的方向伸出手臂,提示著他的苦難。使徒們或坐或立,還有的雙膝跪地,在巨大的不幸面前表現出深深的悲憫。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局部。(公有領域)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局部。(公有領域)

事實上,拉斐爾筆下的人物和頭像如此新穎多樣,更不用說其非凡之美,乃至所有畫師都認為,在他的大量畫作中,這幅作品最輝煌、最動人,也最神聖。

因為無論誰想了解基督變身顯聖在繪畫中的表現,都必須看看這幅作品。拉斐爾在大放光明的山巔上空,以透視法描繪了耶穌;在聖子璀璨光輝的照耀下,摩西和以利亞(註5)的形象呼之欲出。

伏在地上的是彼得、雅各和約翰,姿態各樣,妙不可言;一人將頭貼著地面,另一人抬手遮住眼,以抵擋基督身上發散出的強烈光芒。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局部。(公有領域)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局部。(公有領域)

神身穿雪白衣袍,伸出雙臂,抬起頭,似在開示「三位一體」的精髓與神性——拉斐爾完美的藝術手法使之得到了展現。畫家彷彿調用了他的全部功力,以便在基督的容顏中顯示其藝術的至高力量。在完成這最後一幅畫作後,直至辭世,他再也沒有碰過畫筆。(註6)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局部。(公有領域)
拉斐爾,《基督變容圖》局部。(公有領域)

拉斐爾與達‧芬奇

現在,描述完這位最傑出藝術家的作品之後,在講述他生平的其它細節前,我想不吝筆墨談談拉斐爾的不同風格,以期對我們藝術界人士有所助益。

他在少年時代追摹他的老師皮埃特羅‧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在畫功、著色和創意方面都青出於藍,他認為自己足夠好了。到了更成熟的年齡,他認識到自己其實還差很遠。

拉斐爾,《聖母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1504年作,木板油畫,170×117 cm,米蘭布雷拉畫廊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聖母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1504年作,木板油畫,170×117 cm,米蘭布雷拉畫廊藏。(公有領域)

佩魯吉諾,《聖母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1501—1504年作,木板油畫,234×186 cm,法國卡昂美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佩魯吉諾,《聖母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1501—1504年作,木板油畫,234×186 cm,法國卡昂美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因為,在看到達‧芬奇的作品後——後者在描繪頭像方面無人可匹,在賦予人物以優雅和動感方面也舉世無雙——拉斐爾為之驚歎不已。總之,達‧芬奇的風範比他見過的任何其它風格都更讓他傾心。他著手研究,並逐漸放棄了皮埃特羅的風格,即使這非常困難,但他竭盡所知與所能來模仿達‧芬奇。

他十分勤奮,做了大量研究,但在解決某些難題方面,他從未能夠超越列奧納多。儘管在許多人看來,他確實在風格的甜美和自然景物的刻畫上高出一籌,但就基礎藝術觀的崇高,以及藝術的宏偉氣勢而言,拉斐爾絕對無法比肩,這也正是他人難以媲美達‧芬奇的方面。然而和其他藝術家相比,拉斐爾和他走得更近,尤其是在色彩的優雅方面。(待續)

拉斐爾,《阿爾巴聖母》(The Alba Madonna),約1510年作,面板轉布面油畫,直徑94.5 cm,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拉斐爾,《阿爾巴聖母》(The Alba Madonna),約1510年作,面板轉布面油畫,直徑94.5 cm,華盛頓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譯註:
【註1】教宗良十世堂弟,後成為教宗克萊芒七世。
【註2】《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在三門徒陪伴下前往大博爾山(又譯塔沃爾山,位於以色列北部),在山上發出明亮的光,顯現出神的容貌,之後天上有聲音呼他為子,世人視為上帝對耶穌的肯定。
【註3】拉斐爾於1517年受託創作《基督變容》,他去世後,此畫曾擺放在他羅馬宅中的棺前。雖有人猜測,其門生朱利奧‧羅曼諾和助手吉安弗蘭西斯科‧彭尼畫了右下半部的一些背景人物,但1972至1976年對此畫的清洗表明,助手們只完成了左下角一些人物,其餘部份均出自拉斐爾之手。
【註4】耶穌醫好被鬼附體的男孩,神蹟記載於《新約聖經》。
【註5】摩西和以利亞,公元前13世紀和前9世紀以色列的偉大先知。
【註6】1520年4月6日,37歲的拉斐爾辭世於羅馬。他使得這個城市成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藝術文化中心。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點閱【《藝苑名人傳》:偉大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的一生】系列文章。)#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