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團體周一(11月21日)呼籲當局應為工業界提供更多支持,以實現中國以外的貿易多元化。目前,柏林正在研擬新政策,希望減少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性。

據路透社報道,德國外交部計劃收緊對企業相關規定,以避免因對華過度依賴而承受過大風險,新規要求公司披露更多信息,並對地緣政治風險進行壓力測試。

文件中說:「目的是用市場經濟手段改變德國公司的激勵結構,使減少出口依賴性更具吸引力。」文件特別提到了化工和汽車行業。

這份文件是由綠黨領袖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所領導的外交部起草,仍需得到其它部會的同意。預計柏林將在明年年初公布新版的對華戰略。

德國工商總會(DIHK)對此表示,當局若要求進行壓力測試,並對中國投資進行更多審查,可能成為企業的行政負擔,呼籲當局給予企業更多支持,以減少對中國依賴。

DIHK外貿部門主管Volker Treier對路透社說:「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聽到有關德國政府對華戰略的所有內容,都是極具防衛性的。」

「在建立可持續經濟關係方面,特別是在更廣泛的亞太領域,缺乏一個鼓勵性的戰略,以避免片面依賴。」Treier說。

俄烏戰爭揭示了德國經濟對俄羅斯能源的過度依賴,這正促使人們重新審視柏林與北京的關係。尤其當中共越來越咄咄逼人,多次提到不惜武統台灣,這種擔憂正變得更加強烈。

這種擔憂使國際投資卻步,許多國際企業也加緊將供應鏈移出中國。

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的數據,投資者在10月份從中國的股票和債券中撤出了88億美元,延續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開始的出逃行動。據IIF的數據,在3月份開始的4個月內,外國投資者拋售了約700億美元的中國債券。

德國製造業與北京有著密切的關係。

據美國經濟諮詢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一項研究指出,在過去幾年裏,歐洲對華投資正變得更趨集中。在2018年到2021年之間,僅在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指大眾、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和化工集團巴斯夫,這四家公司就佔歐洲對華投資總額的34%。

外交部文件表示,包括汽車和化工在內的關鍵行業,必須避免在中國投資過多,使企業和國家蒙受風險。

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的一位發言人拒絕對文件中的具體政策發表評論,但表示該公司認為「努力使供應鏈更加多樣化是我們的任務」。

該發言人強調:「在原材料、電池或半導體方面,我們在歐洲需要一個積極的、有彈性的工業政策和戰略。」

寶馬的一位發言人也拒絕對該文件的細節發表評論,但表示該集團在歐洲和美洲的投資與在中國一樣多,並將「繼續追求在未來開闢新的銷售市場」。

福士汽車和巴斯夫拒絕發表評論。

化工製藥集團默克公司在江蘇無錫擁有生產基地。該公司在被要求對德國政府的計劃發表評論時說:「面對國際集團建設,我們需要建設性的對話,目標是加強多國主義。」#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