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說:史太林是我爸爸,毛澤東是我爸爸,還寫過一首「詩」——《毛主席賽過我親爺爺》。史太林七十大壽,郭沫若寫詩頌揚說:史太林的壽命與宇宙的生命同春秋。

北京前海西街十八號,原來是清朝權臣和珅的一處花園,一個兩進的四合院,寬敞、厚重,有著王爺宅邸的氣派。民國時期,清朝的王爺後代把它轉給了中醫世家達仁堂。達仁堂與北京同仁堂同出一脈,雖然與之分了家,但仁義沒有丟,炮製藥的絕活兒也沒有丟。

中共建政後,房子收過來做了蒙古駐華大使館,後來也做過宋慶齡在北京的寓所,按「規定」,這是副總理、副委員長一級領導人才能居住的宅院,朱門由警衛把守著。大躍進過去後,宅子搬進了新主人,新主人跟宅子的老主人一樣,非常善於炮製,不過他炮製的不是濟世救人的膏藥,他炮製的是讓領袖舒舒服服的錦繡文章。而且,老主人那份能傳世的仁義之心、濟世之術,他可就一點兒都沒有了。

他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大的知識份子。他才華橫溢,他臭名遠揚。如果說當代中國知識精英已經很難找到傳世的楷模來引導自己靈魂的方向,那麼這一位,倒是可以提供一面鏡子,讓精英們知道人可以無恥無極限到哪一步,來做出自己的抉擇:你要真能無恥到這程度,你繼續努力,也許可以在這個黨國暫時混得一份好差事;如果你做不到這麼無恥,還是不要耽誤自己了,安身立命就好。

郭沫若。(公有領域)
郭沫若。(公有領域)

他是誰?關於他的介紹,有兩個版本。

官方版本基本沒有升級版,從七十年代到現在都一樣:郭沫若同志,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致力於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書法家,學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會活動家。嘿,一小段貫口。拜師說相聲,你要能把郭沫若的名頭說一遍利索的,就可以出師了。根據這個版本,郭沫若是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官方版本不用翻牆可隨時查閱。

民間的版本,從「五四」運動開始,就不斷的有升級版,隨著他的靈魂的不斷下走,版本也在不斷的更新。咱們就按照民間版本來說說吧。

始亂終棄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在四川樂山,家裏給他定了一門娃娃親,20歲完婚,掀開蓋頭一看,嫌棄長得不好,五天後離家遊學日本,留下第一任妻子守活寡68年。

在日本,郭沫若追求女護士佐籐富子,給她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安娜。安娜為郭沫若與父母斷絕關係,還為他生下五個子女,郭沫若回國後拋棄安娜。1949年後,安娜對孩子們說,你們的爸爸是中國人,你們要回中國工作生活,帶五個孩子回中國,毛澤東給她政協委員身份和副部級待遇,一直生活在大連,郭沫若卻至死避之不見。郭沫若在回國之後,與情人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結婚,姐姐因為郭沫若始亂終棄,受刺激自殺。

見風使舵

在政治上他也是首鼠兩端。國共合作時,蔣介石重用郭沫若,給他中將津貼,郭沫若卻十分急切要求加入共產黨,回過頭痛罵蔣介石是軍閥中的軍閥,流氓中的流氓。抗戰爆發後,他又主動前往拜見蔣介石,請求蔣委員長饒恕,寫了一篇《蔣委員長會見記》,讚頌蔣介石是民族的幸福,最高尚的精神力量。

郭沫若是跟賀龍同一批入的黨,共產黨武裝暴動被打散後,他跑回日本,做了十年考古研究。因為日本人對中國古籍古文物蒐集的最全,這一期間,他成了甲骨文專家,還開創唯物史觀派,他這種為個人利益所用、為黨派需要所用的歷史觀,成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大陸編纂歷史的基本準則。

胡適是赫赫有名的「新文化運動」主將,他第一次見郭沫若的時候,告訴郭沫若,他讀過幾遍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郭沫若一聽說胡適讀了幾遍,竟得意忘形到親吻胡適。後來,郭沫若名聲大了,與胡適分道揚鑣,最終成為批判胡適的頭號打手。

「令人作三日嘔」的諂媚

1938年,中共中央決定,統一宣傳口徑,把郭沫若捧為魯迅之後的革命文化界的領袖。1949年後,郭沫若擔任國務院副總理。這個文化界的領袖開始領導文化界歌功頌德了。史太林七十大壽,郭沫若寫詩頌揚說:史太林的壽命與宇宙的生命同春秋。還說,耶穌的死是真的,復活是假的;史太林的死是假的,復活是真的。意思就是史太林怎麼也死不了,想復活就活過來了。

這肉麻的歌頌,我發現,不是我自己一個人看了想吐,宋美齡給廖承志的公開回信當中說,猶太人都拋棄了同宗的馬克思,中共卻要奉為神明,還要訓練全國人民去相信,並提到了郭沫若,說他宣稱史太林是他爸爸,「實無恥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嘔」,吐得比我厲害。

在中共建政的歷次政治運動中,郭沫若的喇叭聲總是最響的。歌頌毛澤東的詩篇更多。

連失二子

文革期間,郭沫若之子郭世英被造反派綁架。晚上郭沫若參加周恩來宴會,夫人于立群說,你讓總理救救世英,郭沫若就坐在周恩來身旁,終究沒有開口。第二天,兒子墮樓死亡。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第三個兒子也在文革中自殺。

到了深夜,郭沫若將兒子的生前日記一行行的謄寫在宣紙上,整整抄了八本,可以想像那是字字帶血呀。我不忍心對一個失去兒子的父親說「報應呀」這樣的話,可是我們真的很想知道,是甚麼讓中國的知識份子連拯救自己的兒子的勇氣都沒有了?

知識份子曾經是一種道德的同義詞,代表的是正義、涵養、甘於清貧、不趨炎附勢。過去說十儒九丐,就是說老年間的知識份子呀,很多都很窮。現在不同了,十儒九發財,不過這能被收買了的,還能稱作民族的脊樑麼,還能拯救民族麼?

有個大知識份子叫梁漱溟,是當面批評毛澤東的第一人。當然了,他也有資格,他跟毛澤東在北大就有來往,那時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打工,梁漱溟是北大教授。1953年他指責中共執政後把革命起家時依靠的農民給忘了,並勸誡毛澤東要有讓人講話的「雅量」。

他第一個公開提出文革是人禍。批林批孔當中,他寧肯挨鬥也不批孔夫子,他說:「匹夫不可奪志!」並解釋道,「『匹夫』就是獨人一個,無權無勢。他的最後一著只是堅信自己的『志』。甚麼都可以奪掉他,但這個『志』沒法奪掉,就是把他這個人消滅掉,也無法奪掉!」
郭沫若從「大儒」變成「大犬儒」,中間只多一狗;從大儒到大犬,只少一儒。◇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