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的例子展示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關愛、忍耐和包容,會在不知不覺間演變成對孩子的縱容和溺愛,容易造成孩子不負責任、不守規則、甚至横蠻無理的弊端,尤其是在父母沒有做出事後跟進,與孩子詳細解釋及分析他們犯規的原因和後果時。又或是父母給出的指令不一樣,一個說可以,一個說不可以,這都容易使孩子混淆困擾及無所適從,最後孩子也只會選擇喜歡的方法行事。
關愛包容等於溺愛縱容?從遊戲中學習規矩
當孩子對「規矩」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時,會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容易養成孩子任意妄為,以不同的方法逃避責任和後果,與父母對立、刻意挑戰父母權威等惡果。
那麼要如何避免或糾正這種情況呢?首先要讓孩子清楚明白自己的角色、權限及責任,但這些概念對兒童來說,的確是艱深難明又抽象,筆者喜歡通過簡單扼要且有趣的方法——例如「角色扮演」等遊戲來說明。
不論團體、機構、學校、甚至家庭,每一位成員都有它自身的權責和需要遵守的規條,如此整體才能有效地運作。孩子小的時候,我最喜歡和他們玩角色扮演的遊戲,不論扮演父母、醫生、老師或警察,他們都有其自身不同的侷限和規矩。當孩子角色扮演父母時,我們也會用玩偶扮演其孩子,藉此從旁觀察和指導他們做父母的責任,甚麼應該做,甚麼不可以做,為何不可以等等。
父母可在角色扮演中,從旁解釋及引導孩子,更可以易地而處用他們的玩偶扮演角色的子女做出錯誤、耍賴、無理哭鬧的行為,從而與他們分享及面對這些行為時的感受,誘導他們思考其他向爸媽表達自己不滿和訴求的方法,而不是用耍賴或者無理取鬧的方式。父母甚至可將孩子自身的缺點融入到角色扮演中,透過玩偶表達出來,讓孩子了解及面對自己的缺點,討論以第三者的角度目睹這樣的行徑有何感受,再和孩子一起集思廣益想想如何糾正這些不當表現,並從旁教導他們守規則的重要性。
從生活例子中學習規矩
不管是在學校,日常生活或者遊戲中,都有相對應的規矩需要依循,父母宜多與孩子傾談及分享他們在學校和與朋友的相處情況。每當孩子投訴朋友、同學們的不是,犯規或不守秩序時,那都是一個讓孩子學習規矩重要性的好機會。
家長可細心聆聽並以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如:你有何感覺?會否覺得那不守規矩的人討厭?還喜歡繼續與這種不守規矩的人玩耍嗎?當孩子說出他的感受時,讓他們清楚明白,沒有人會喜歡跟不守規則的人玩耍或做朋友;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只有眾人都循規蹈矩,才可以開心圓滿地去完成一個遊戲,甚至一件事情。當孩子年紀漸長時,更可循序漸進地引申說明,讓他們明白只有合理守規,一個群體或社會才可有條不紊地運作。
回顧上期分享例子中那位九歲的小孩,他的父母顯然未能有效地透過方法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行為。當他犯錯時,父母沒有及時阻止,或只簡單說不可以,並沒有跟進及解釋,讓小孩明白為何事不可為?有關行為有何不妥?為何他人會不喜歡這行為等等一連串問題。父母簡單的「不能夠」,「不可以這樣做」容易令孩子出現困惑、不滿、甚至反抗情緒,這種不滿的情緒容易促使孩子重複犯錯,故而父母應在適當的時候坐下來跟孩子解釋,也可以舉例示範,讓孩子以第三者角度去看待自己的行為,再跟孩子討論分析、引導孩子分辨對錯的觀念,繼而逐漸糾正其陋習。
孩子必須要有正確的責任感和對錯觀念,如此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愛戴的人,我們作為父母的責任,就是要引導孩子清晰明白自己的權責,從小培養他們正確的責任感,對錯觀,勇於承擔,還有做事前要衡量後果的觀念,那麼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下期筆者將會繼續與大家分享父母持續性的關懷的重要性。
歡迎讀者電郵florasen2021@gmail.com或聯繫www.facebook.com/Parents4SEN,大家一起研究及揣摩教兒之道。下期「教子有方」將於10月21日(五)刊登。◇
作者簡介
Flora現為育兒及烹飪專家。她畢業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具多元化才能。Flora將其獨具一格的育兒技巧寫成《擁抱缺陷》一書,面世後,旋即獲各大傳媒訪問和香港教育大學邀請主持、分享講座。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