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發布的一張新圖片中,一個離地球2,900萬光年的耀眼螺旋星系得以再現,形似「骨骼」圖像的清晰程度前所未有。

該星系名為IC 5332,直徑約66,000光年,大約比地球所在的銀河系小三分之一。該星系「骨骼」通常被塵埃遮擋,如今卻完整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也稱歐洲空間局)的一份新聞稿,IC 5332「值得注意的是,它與地球幾乎完全面對面,使我們能夠欣賞到其旋臂的對稱性掃射」。

根據該新聞稿,為了拍攝這張圖片,韋伯望遠鏡使用了它的中紅外儀器,即MIRI,這是該天文台探索宇宙的四個強大工具之一。

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先前使用其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ide Field Camera 3,WFC3)通過紫外線和可見光觀察到了這個星系。

根據新聞稿,「哈勃圖像顯示了似乎將旋臂分開的黑暗區域,而韋伯圖像顯示了與旋臂形狀相呼應的持續糾結的更多結構。」

這些圖像中顯示了不同的恆星,這取決於各望遠鏡的可探測波長。

這張來自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圖像描繪了星系IC 5332的螺旋結構。哈勃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FC3)將星系臂與中間的暗塵斑區分開來,這些暗斑阻擋了哈勃望遠鏡敏感的紫外線和可見光。(ESA/Webb/NASA & CSA/J. Lee and the PHANGS-JWST and PHANGS-HST Teams)
這張來自NASA/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圖像描繪了星系IC 5332的螺旋結構。哈勃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FC3)將星系臂與中間的暗塵斑區分開來,這些暗斑阻擋了哈勃望遠鏡敏感的紫外線和可見光。(ESA/Webb/NASA & CSA/J. Lee and the PHANGS-JWST and PHANGS-HST Teams)

兩張圖像的差異是由於星系塵埃區造成的。紫外線和可見光會被星際塵埃散射。所以在哈勃視圖中,塵埃重的區域顯得更暗。

這張螺旋星系IC 5332圖像由NASA/ESA/C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及其中紅外儀器(MIRI)拍攝。(ESA/Webb/NASA & CSA/J. Lee and the PHANGS-JWST and PHANGS-HST Teams)
這張螺旋星系IC 5332圖像由NASA/ESA/C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及其中紅外儀器(MIRI)拍攝。(ESA/Webb/NASA & CSA/J. Lee and the PHANGS-JWST and PHANGS-HST Teams)

而韋伯紅外光探測能力可以穿透星際塵埃,從而揭示出同一個星系更多組成結構。

為了正常發揮作用,韋伯所有儀器都必須保持極低溫度,因為物體只要稍有溫度就會發出自己的紅外光,使圖像失真。

哈勃無法觀測到中紅外區域,因為它的鏡子不夠冷。韋伯的中紅外儀器(MIRI)可以保持在最冷零下447華氏度(零下266攝氏度)。

韋伯由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和加拿大航太局(CSA)營運。這個耗資100億美元的太空觀測站於去年12月發射,它有足夠的燃料來持續拍攝大約20年的精采圖像。

與其它望遠鏡相比,這個太空觀測站的巨大鏡子可以看到微弱、遙遠的星系。到目前為止,韋伯已經拍攝了火星、木星和海王星的圖像。#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