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至20日,四川緊急限電,工廠停工;8月21日,又發布「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限電延期到25日;後續如何,不得而知。
然而,四川是中國第一水電大省(佔全國水力發電的29.8%),每年大量電力外送(截至2021年底,外送水電電量連續五年超過1,300億千瓦時,佔自身水力發電量的約1/3),怎麼也落到了「限電」的地步呢?中共、媒體一致推卸給老天爺,稱是高溫、乾旱惹的禍,迴避、掩蓋其中的人禍。
其一,預警機制和預警能力的缺乏
多個官方機構稱,四川遭遇了罕見的「三最」疊加衝擊:歷史同期最高極端高溫、最少降水量和最高電力負荷,不得不大範圍限電。
問題是,就算「三最」疊加,如果提前採取有效措施,大範圍限電也非必然。眾所周知,中央氣象台多年來一直在搞國家級中長期天氣預報現代化成果的應用。冷氣機、雪櫃之類生產廠家和各大商場,都會根據中長期天氣預報進行生產安排、備貨,為甚麼四川電力系統就不能這樣做呢?電廠、電網、國家職能部門、四川省政府幹甚麼去了?是無知還是無能?是玩忽職守還是各藏私心?
其二,「棄水」和電荒並存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0年全國水電「棄水」主要發生在四川,四川又主要集中在大渡河幹流,約佔全省「棄水」電量的53%(大渡河流域5年「棄水」電量超過400億度)。「棄水」專指在水電站發電能力下可用來發電而因各種原因所致實際未用於發電的水量,棄水水量可以發出的電量稱為棄水電量。
大渡河「棄水」電量居高難下,核心原因是送出通道(川西水電群到負荷中心的500千伏輸電通道)能力不足、網架局部阻塞嚴重。這就得本應在四川省內消納的水電沒有出路,成都等負荷中心陷入「有電用不上」的尷尬局面,最終出現四川電網自身缺電。
一邊在「棄水」,一邊又缺電,這種矛盾反映出四川電力行業的結構性問題。四川省內電力通道和跨省外送通道問題,「十二五」(2011-2015年)期間就在討論,但直至「十三五」結束,如何解決仍無定論。四川作為國家「西電東送」水電基地,迄今並未形成與之相匹配的電力輸送通道和市場消納空間,問題出在哪?
其三,四川電力結構的隱患長期不重視、不解決
2021年末,四川水力發電裝機容量達8,947.0萬千瓦,水力發電量達3,531.4億千瓦時,雙雙穩居全國第一位。但是,水電是不穩定的,「看天吃飯」,這是常識。
首先,水電發電量受到水資源量的制約,季節變化非常大。雨季時水電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佔的比例可以達到乾季時的兩倍。其次,極端氣候頻發,加劇了水電的不穩定性。例如,2010年中國西南部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西南四省的水電發電量因此比往年下降了30%。普遍認為,未來幾十年內,極端氣候發生的概率越來越大。因此,在能源結構中提高水電的比例,將導致對穩定性能源(例如煤炭、天然氣或核電)的依賴。就現實而言,發展水電,必須同時發展煤電。煤電有兩大作用,第一兜底保供,第二調峰。水電、煤電保持適當比例,是電力安全的內在要求。
然而,在四川的電力結構中,水電佔比高達70%,煤電佔比僅20%左右。兩者不成比例,不足以應對電力短缺。今年極端氣候,四川水電發電量下降50%,煤電救不了,電荒就是必然的了。
其四,能源布局和產業布局的錯位
近年來四川全社會用電量增長較快,穩居全國增速前列,且預計「十四五」期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為甚麼?四川是不折不扣的工業大省。而且,四川和重慶正在謀劃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群,成為中國製造第4極。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2021年,成渝雙城經濟圈首次站上「7萬億」台階,比上年增長8.5%。從規模看,雙城經濟圈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從增速看,繼續領跑西部,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
但是,川渝地區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存在短板。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整個川渝的負荷中心,而川西至成都城市群負荷中心以及川渝之間的電網網架結構相對薄弱,川渝現有輸電通道已經趨於飽和。研究表明,2022年-2025年電力保供預警,四川全部為橙色,重慶2022年-2024年為紅色,發展需求與能源保障的矛盾日益突出。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四川代表團和重慶代表團共同提交《關於加快推進川渝能源保障一體化建設的建議》,呼籲國家層面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開展川渝地區能源綜合改革。建議將川渝納入全國能源保障重點地區,四川水電按「優先就地就近消納」的原則,構建起川渝電力一體化的格局,進而發展成為一個川渝共同市場。但這牽涉面廣,屬於利益格局的重大調整,難度極大。
其五,沒有全國整體性的利益調節機制
四川電荒,仍在大量電力外送。國網四川電力公司稱:「四川作為全國水電基地,按照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境內向家壩、溪洛渡、錦屏等梯級大型電站,均由國家統籌安排開發和消納。其電量在全國範圍內統籌分配,省內、省外有固定的分配比例,並不是四川優先消納,多餘電量才外送。」
這使四川水電外送和留川問題凸顯出來。數據顯示,1998年至2020年,四川累計對外輸送水電超「萬億度」,相當於11個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總和。截至2021年底,四川水電外送電量連續五年超過1,300億千瓦時,佔自身水力發電量的約1/3。
還有川氣東送。把天然氣從四川達州普光氣田送到上海,管道總長2,170公里,年輸送天然氣120億立方米。而四川自身呢?卻在缺氣。也就是說,四川「產電缺電、產氣缺氣」。
以前,東部發展經濟,享受了優質資源的紅利;等到西部經濟發展起來,需要要素支撐時,要麼是面臨無電可用,要麼就是付出更高代價。這是一個全國性、根本性的制度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各種矛盾(省際矛盾、中央與地方矛盾、央企與地方矛盾等等)都會激化。
結語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今年四川電荒,可看出中共是一團亂麻:利益集團橫行,職能部門敷衍塞責,地方政府各打算盤,中央無規劃、調整能力。如此一個僵化、腐爛、無能的體制,成為當今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不解體它留著做甚麼?!#
大紀元首發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