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個省份自9月下旬無預警大規模限電,真正成因不明,有說法指出涉及中共權鬥,抑或地方政府擔心減碳政績未達標,故直接讓企業「躺平」因應。中國學者10月10日以萬言書抨擊,這是一場複雜的博弈大戲,歸咎主因為能源政策失衡,包括:煤炭限產政策、行政干預壓低電價、地方政府急於交出能耗雙控成績,導致限電危機引爆。
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指出,全國性大限電的主要原因,是佔電力供應70%以上的煤電不足所致,由於煤炭行業長期實施供給改革,導致9月28日動力煤期貨合約價格,飆升到每噸1,300人民幣,竟比實際市價更高。
陳欣表示,煤炭供給改革的後遺症非常顯著,截至去年底,中國退出煤礦累計約5,500處,使當前煤礦數量下降至4,700處以下,淘汰超過10億噸/年的落後煤炭產能;今年上半年,中國生產原煤來到19.5億噸,較同期成長6.4%,但產能利用率僅72.8%,顯見供給面改革讓煤炭產能難以釋放,成為煤價高漲的主因。
同時,2019年9月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去年初開始取消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並將標準上網電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上浮最多10%;行政干預電價暫不上浮,也促使工商業電價只降不升,去年一般工商業電價繼續下滑5%,更不利於企業營運發展。
陳欣分析,煤電為中國最重要的電源,具備優異的穩定性及調峰特性,是短期內難以取代的能源,但政策先後對煤炭行業、煤電行業實施供給面改革,打亂市場的天然周期。
此外,中共近年來對市場化電力交易的改革,要求確保工商業平均電價只降不升,使得煤電企業在博弈中處於不利地位。不過,這些政策重新分配行業利益,影響相關電力企業的盈利與價值。
陳欣表示,中國持續擴大電動汽車、5G、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在沿海企業訂單續強,造成用電量竄高,致使難以透過大量進口來解決煤炭的供應問題,加上能耗雙控對地方政府形成考核壓力,造成部份省份對高耗能、高碳排放等兩高行業「開刀」,影響巨大。
陳欣認為,中國大限電也凸顯中共原有的能源管理機制存在瑕疵,應進一步調整,才能有效控制高耗能行業的電力需求,緩解長期性的煤電供需矛盾。#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