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香港電車已陪伴港人度過了118個春夏秋冬。回溯1904年7月30日,首批英國製造、香港組建的電車啟程,沿著港島北部的海岸線行走,乘客可以從堅尼地城搭乘至銅鑼灣。當年的乘客,一路可以欣賞到一望無垠的海景。百年後,當年鋪設的電車軌道仍在,沿途的風景卻漸漸更迭成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揚起千帆的漁港,已變成繁華的大都市。前香港收藏家協會會長張順光帶上他的電車明信片收藏品,伴隨著「叮叮——叮叮——」悅耳的聲音,沿途欣賞電車駛過的風景,回溯歷史更迭的足跡。

前香港收藏家協會會長張順光帶上他的電車明信片收藏品,沿途欣賞電車駛過的風景,回溯歷史更迭的足跡。(陳仲明/大紀元)
前香港收藏家協會會長張順光帶上他的電車明信片收藏品,沿途欣賞電車駛過的風景,回溯歷史更迭的足跡。(陳仲明/大紀元)

若要以一種交通工具作為港島區的特色,那麼一定是電車。自小在港島區生活的張順光,多年來收藏了頗多與電車相關的舊照片、明信片。對他而言,電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歷史的印記,從一張張電車沿途風景舊照可以看到城市變遷的點滴:「搭乘電車的時候,其實可以看到香港城市的縮影,每一區人們的生活方式都不同,所見的景象都是不同的。」回顧昔日風景,穿梭港島東西區,與張順光一齊來一趟「叮叮歷史遊」。

1930年代香港電車途徑灣仔風景,乘客在電車上可觀海。(張順光提供)
1930年代香港電車途徑灣仔風景,乘客在電車上可觀海。(張順光提供)

若要以一種交通工具作為港島區的特色,那麼一定是電車。(陳仲明/大紀元)
若要以一種交通工具作為港島區的特色,那麼一定是電車。(陳仲明/大紀元)

《電車.維城──歷史圖片集》。(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Facebook)
《電車.維城──歷史圖片集》。(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Facebook)

回味消失的海岸線

無論城市發展的腳步有多快,電車總在既定路線上緩緩前行。翻開《電車.維城──歷史圖片集》,令張順光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電車路沿途那廣闊的海岸線風景:「我們從屈地街電車廠出發往東方向,一路已經看不到海了,你看到的這些樓都是在填海的地段起的。」

1930年代西環海旁「均益倉」一帶,堅尼地城平房不過三層。(張順光提供)
1930年代西環海旁「均益倉」一帶,堅尼地城平房不過三層。(張順光提供)

在1930年代的黑白菲林相片中,有一張攝於西環海旁「均益倉」一帶的風景照,眼見停泊在海傍的帆船桅杆高聳,路人在全無欄杆遮擋的維多利亞港海邊行走,電車沿著軌道前行,自然景觀一覽無餘。在金鐘到灣仔一帶的海傍的電車舊照中,亦可以看到船隻在此停泊。當年的西環堅尼地城平房不過三層,道路寬敞,昔日風景與如今的臨海高樓形成強烈對比。

另一邊廂的灣仔在1921年至1930年期間啟動了「海傍東填海工程」,當時的中、上環在地理上可以發展的空間差不多用盡,因此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下環」(「灣仔」的舊稱),填海範圍由海軍船塢以東的軍器廠街開始,至銅鑼灣怡和洋行貨倉。張順光提及,灣仔的修頓球場、會展中心、康樂大廈,都是填海後建起的建築。

1930年代灣仔至金鐘海旁舊照。(張順光提供)
1930年代灣仔至金鐘海旁舊照。(張順光提供)

到了19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對金融商業區的辦公室需求大增,中區再次展開大型的填海工程,香港的風貌再次改變,風光一時的西式古典建築大多被拆卸,另一批新式建築拔地而起。干諾道中以北填海土地,成為新建築的集中點。

張順光細數填海得來的風景,中環高樓林立的商業區、銀行區,還有香港大會堂、愛丁堡廣場、新郵政總局、康樂大廈、信德中心、交易廣場等,都是1960至1980年間落成的建築。此外,1851年興建的香港木球會,於1971年被政府收回土地,原址改建為遮打花園。從昔日半山拍攝的舊照,還可以看到木球會的景色。

1930年代從昔日半山拍攝的舊照,還可以看到木球會的景色。(張順光提供)
1930年代從昔日半山拍攝的舊照,還可以看到木球會的景色。(張順光提供)

歷經百年,電車沿著海岸線行走的風景已不在。圖為戰後出廠、香港最古老的第5代120號電車。(陳仲明/大紀元)
歷經百年,電車沿著海岸線行走的風景已不在。圖為戰後出廠、香港最古老的第5代120號電車。(陳仲明/大紀元)

恒生銀行總行的前身

電車駛經中環,張順光望著窗外的風景,舉起一張上色的舊相片:「這張相片是舊中環消防總局,現在是恒生銀行總行,它對面的建築就是中環街市,日佔時期曾經被稱為『中央市場』。」

於1926年啟用的中環消防總局(左側),圖為1950年代的中環街景。(張順光提供)
於1926年啟用的中環消防總局(左側),圖為1950年代的中環街景。(張順光提供)

講起昔日的建築,他又有故事娓娓道來。當年的消防局俗稱「水車館」,因昔日市民將滅火車稱為「水車」。位於中區的消防總局,樓高七層,用麻石和紅磚興建,於1926年啟用,到了1982年拆卸,原址建成20多層樓高的恒生銀行總行。

碩果僅存的新古典主義建築

自1842年香港開埠以來,隨著港島區人口急升、土地供不應求,種種原因促使了填海持續進行,電車通車前,1889年至1903年的中區填海工程已港島大變天,西環卑路乍街至金鐘道、與德輔道中至干諾道中之間的土地成為「新鎮地」,陸續落成一系列的西式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如皇后行、太子行、郵政總局等等。

1930年代上環德輔道中的舊照,右側為西港城。(張順光提供)
1930年代上環德輔道中的舊照,右側為西港城。(張順光提供)

1904年電車通車後,沿途風景少不了一系列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從張順光的電車舊照中可見一斑。1930年的一張上環德輔道中的舊照,當中有舊上環街市的一角,這座大樓建於1906年,採用英國愛德華時代建築風格,以紅磚砌成,花崗石作地基。大樓最初是海事處總部舊址,後來才改建為街市,分為南北兩座,南座如今已清拆。1990年被古蹟辦評定為法定古蹟,經過修葺後,活化為西港城,一直保留至今。

1912年建成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用作最高法院。(張順光提供)
1912年建成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用作最高法院。(張順光提供)

途經中環時,張順光提到了位於中環昃臣道8號的終審法院大樓,1984年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這種建築風格買少見少啦!」這棟1912年建成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最初用作最高法院及律政司和民事檢察專員辦公室,在日佔時期曾作為憲兵總部,1945年後用作最高法院,以及在不同時期亦為租賃事務審裁處、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律政署所用,隨着香港立法會在2011年10月遷往位於添馬的立法會綜合大樓,這棟歷史建築自2015年起成為終審法院大樓。

金鐘的歷史變遷

自香港開埠初期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金鐘一帶都是軍事重地,三軍司令官邸、威靈頓兵房、域多利兵房、美利兵房等大小兵房都設於此,「金鐘」因英軍兵房樂禮樓(Rodney Block)懸掛有金鐘而得名。昔日的電車只是經過金鐘道,並不在此停留。直到1980年代,駐港英軍將該處土地交還政府,金鐘被規劃為休憩設施、政府部門用地及商業用地,大部分原軍營用地改為香港公園,東南面的土地建成金鐘道政府合署及香港高等法院,原域多利兵房的位置建成了太古廣場。

張順光展示金鐘兵房舊照。(陳仲明/大紀元)
張順光展示金鐘兵房舊照。(陳仲明/大紀元)

如今電車途徑金鐘道,已是一片高樓林立的風景,昔日守衛森嚴的軍營痕跡蕩然無存,也唯有在昔日舊照片中,找到歷史的足跡。◇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