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來人往的港島街頭,搭「叮叮」從堅尼地城到灣仔,途經地帶的商舖雲集。在百年間,香港怎樣從一個小漁港發展成大都市?「購物天堂」的美譽如何得來?從收藏家張順光的舊照片和明信片中,可以一窺舊時香港變遷的歷程。
透過電車上層的車窗望向街道,途經的每一區都各有特色,張順光翻開《電車.維城──歷史圖片集》,細數當區昔日的風景。德輔道西的「鹹魚欄」漸漸演變成今日的海味街;中上環一帶見證著百貨業的興起,由華商創辦的先施百貨、永安百貨、新新百貨、大新百貨在20世紀初逐一進駐,被譽為「四大百貨公司」;昔日靜謐的銅鑼灣電車廠,拆卸後發展成新地標時代廣場;銅鑼灣的羅素街漸漸從名不見經傳到眾多國際名店進駐,一度成為「全球最貴街道」。回顧珍貴的歷史相片,透過電車沿線商舖的更迭,港島區的商業史一覽無遺。
「鹹魚欄」變海味街
乘搭電車進入德輔道西,海產味瀰漫了整條街道,時光回到100年前,這裏的魚腥味恐怕更加濃厚。「這裏現在就是海味街啦,以前這裏叫『鹹魚欄』!」張順光翻開舊照,1920年代的街道感覺比現在闊落很多。人們推著運送貨物的小車忙忙碌碌來往,低矮的房屋下舖上居,工場和員工宿舍都在唐樓內,當時漁業發達,「鹹魚工場」盛行,舊式唐樓的天台通常用以晾曬鹹魚,從生產到售賣,可謂是「一條龍」服務。鹹魚欄的全盛時期,發展至有13個大欄商,合稱為「十三隆」。在五十年代,西營盤一帶的鹹魚店曾高達二百多間。
過去人們沒有冷藏工具,鹹魚可以保存的時間長,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佐膳品,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本地漁業的衰落、舊式樓宇的清拆,直接導致了「鹹魚欄」演變成了「海味街」,鹹魚欄東主紛紛轉型成海味店,以經營鮑參翅肚等海味乾貨為主,漸漸變成了當下的格局。
上環「大笪地」昔日熱鬧風景
電車駛出干諾道西,轉彎經過港澳碼頭巴士總站,張順光回味地說:「這裏就是當年的『大笪地』,有個俗稱叫『平民夜總會』,上環新填地的一大片空地,夜晚很多檔口,人們在這裏擺檔,有避風塘炒蟹、炒蜆啊,又有賣衫,也有講古佬、賣唱,好熱鬧的!」
上環大笪地的熱鬧場景一直持續到1992年,隨著中區填海計劃的推進,這片平民樂土也隨之消失,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
洋行進駐 華商百貨公司興起
香港開埠後,大量洋行進駐,來自英國的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太古洋行﹙Swire﹚、和記洋行﹙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Ltd.﹚及會德豐﹙Wheelock Marden﹚並稱「香港四大洋行」。追溯香港電車的歷史,也離不開怡和洋行。1922年,「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由英國遷至香港,經營權歸屬香港,變為一間獨立控股公司,主要股權屬於怡和洋行所有。
除了英資企業,不同地區也有洋行進駐,例如上世紀初的日資公司大佛洋行(DAIBUTSU)位於軍器廠街與皇后大道東交界,坊間有說法「大佛口」的地名因此而來。二戰後大佛洋行撤出,韋氏家族在此處開設二天堂中藥行。
電車途經德輔道中,見證著百貨業的興起。張順光對照舊相片,從1930年代德輔道中近永安公司的舊照可以看到,店舖木招牌林立,商戶門口紛紛掛起布招幌打廣告,世界各國的旗幟在街道兩旁飄揚。張順光一邊看風景,一邊講解道:「『四大公司』指的是先施、永安、新新(中華百貨公司)和大新,你看到這個區啊,非常之熱鬧,有點像當年上海南京路的風光。」
二十世紀初進駐中環的先施百貨一改華人的消費習慣,過去華商經營常常「討價還價」,但先施倡導「明碼實價」,並首度招聘女售貨員,對後期華商開百貨公司開創了先河,上萬款商品任君選擇。百貨公司的老闆逐漸累積資產,漸漸發展餐飲、娛樂、酒店、保險等多重業務。中上環一帶孕育了一批商人,從電車兩旁的熱鬧氣氛也可以看到昔日的光彩。
時代廣場的前身 銅鑼灣電車廠的舊時光
如今的銅鑼灣時代廣場街頭燈火通明,大型廣告牌亮起燈光,這裏食肆、商場雲集,人們在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間穿梭,手中提著大袋小袋的「戰利品」,「一站式購物」的商場文化全面改變了眾人的購物習慣。
將時鐘調前大半個世紀,銅鑼灣電車廠方是該處的地標,同樣人聲鼎沸,不分晝夜。張順光提到:「銅鑼灣是不夜天啊,這個區是最熱鬧的!」位於羅素街的車廠周邊舊式店舖林立,電車軌聚集了各類小販,有車仔檔賣各類美食,有擺滿日用品、小飾物的木頭車,一到電車入廠,小販紛紛「走鬼」,讓出一條路給電車經過,成為當區的一大特色。
在1920至1950年代,銅鑼灣迴旋處位置設有一個電車的候車亭,乘客可以進入候車亭等車,免於日曬雨淋,如今的場景也只能在舊相片中找到了。
張順光解釋,電車廠建於羅素街,鄰接堅拿道發電廠,車廠旁邊是一條內河,非常方便獲得水源及煤的供應,因此第一條電車線的終點選在此地。每天的破曉時分,電車就從廠內開出,深夜又回到廠內檢查維修,往復如是。一直到1989年3月,車廠正式搬往西灣河及屈地街。
如今堅拿道天橋下方的位置被稱為鵝頸橋底,每年驚蟄都有「打小人」風俗,張順光展示舊照片,講述鵝頸橋的歷史,他提及,1846年英國政府計劃在黃泥涌谷開闢馬場,但當處黃泥涌谷是一大片沼澤地,政府便推行計劃沿黃泥涌興建一條運河,運河形狀蜿蜒曲折如鵝頸,以當時在任的第四任港督寶靈爵士之名,將其命名為寶靈頓運河。運河上方建有一條供居民過河的橋,故稱為「鵝頸橋」。唯在1922年至1929年間,寶靈頓運河被改為暗渠,於是拆去原本的鵝頸橋。到了1970年代,因紅磡海底隧道快要通車,堅拿道西天橋建起,連結海底隧道銅鑼灣出口。
銅鑼灣車廠拆卸後,該處由發展商九龍倉負責重建,新地標「時代廣場」拔地而起,1994年落成。借鑑海港城的經驗,建成「一站式購物」的商場,共有16層,上蓋兩座甲級寫字樓,整棟大廈集購物與辦公於一身。羅素街在短短二十多年間,從電車廠發展成名店林立的街道,一度在「全球最貴街道」榜上有名,壓倒世界上名店雲集的紐約第五大道、倫敦牛津街、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和東京銀座,香港被冠以「購物天堂」的美譽。◇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