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天氣持續酷熱,7月「熱夜」日數更是打破歷來單月紀錄。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昨日表示,居住在劏房及天台屋等不適切居所的基層住戶反映,室內溫度相比室外更高,但因屋內沒有獨立電錶及水錶,很多時候水電費都是由業主定價,加上《租務管制條例》未能有效監管,導致基層不敢使用冷氣,在酷熱天氣下為求降溫,「熱到沒辦法惟有睡公園,睡到半夜天氣涼點才回家繼續睡。」
本港近年酷熱天氣屢破紀錄,天文台7月曾錄得逾22個「熱夜」,打破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個月。持續超過14日的酷熱天氣警告,雖於7月30日早上9時45分取消,但於7月31日早上9時30分再度生效。
> 施麗珊與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昨早接受商業電台節目訪問,林超英先解釋,造成本港酷熱天氣的原因有兩個,其中一個固然就是全球暖化,導致氣溫持續上升,再加上香港城市化及石屎化,石屎早上吸收太陽熱力之後,晚上釋放熱力,導致晚上氣溫提高。
> 他又提到,本港50年代期間,一年僅有一至兩晚能被稱為「熱夜」,生活未受太大影響,當時人們可以選擇睡到冷巷,但是光是去年已錄得61晚「熱夜」,即代表超過兩個月晚上天氣炎熱,而且不易睡到街頭。
> 施麗珊則透露,社協早前曾就劏房、天台屋及組合屋等不適切居所的室內溫度作一調查,發現基層在酷熱天氣下煎熬更甚,室內溫度往往相比室外為高,尤其天台屋大多由鐵皮建成,比較吸熱,有天台屋住戶反映曾錄得攝氏43度高溫,即使其它不適切居所的溫度,亦比天文台的公布為高,動輒達6度之差。
> 她亦批評,由於劏房住戶沒有獨立電錶及水錶,很多時候水電費都是由業主私下定價,雖然《租務管制條例》規定業主須要提供水電費單核實,但是據她了解,高達九成業主均沒提供,變相令到條例形同虛設。
> 施麗珊引述社協早前的調查所得,電力方面,現時電力公司獨立電錶收費僅每度電約0.9元,但是社協發現基層住戶每度電中位數高達1.6至2元;水費方面,現時水務署最高水費僅約11元,惟基層住戶的每立方米水費竟為13至15元,反映劏房業主濫收水電費的情況嚴重,條例無法阻止有關情況,基層往往繳交比原價高四至五成電費。
> 她續表示,一家幾口本來在收入穩定時,或許能夠月入2萬元,但疫情下很多基層工作不足或是失業,月入可能少於1萬元,部份基層甚至被逼出現欠租情況,生活過得非常吃力。她更得悉有基層不敢使用冷氣,在酷熱天氣下為求降溫,「熱到沒辦法惟有睡公園,睡到半夜天氣涼點才回家繼續睡。」亦有基層把冷氣開到深宵時關上,節省電費。◇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