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租務管制從去年1月生效至今已接近一年半,社區組織協會今日(2日)公布一項最新調查發現,濫收水電費情況似乎未有改善,而且只有3.6%受訪者表示或會向政府作正式投訴,逾九成半的人士選擇啞氣吞聲。協會促請政府修例加強執法權力、主動「放蛇」調查違例情況。

社協在今年5月至6月期間,訪問了376個租住劏房、板間房及天台屋的住戶,並透過其租約或近月租單了解水電收費及於極端天氣下面對的住屋狀況。另外在6月26日至30日期間,在深水埗、油尖旺、官塘、港島、荃灣等11間籠屋、板間房、劏房、天台屋擺放溫度計,以量度單位內氣溫。

調查發現,受訪者的單位租金中位數(不包括水電費)為4,600元,呎租中位數為40元;租金(不包括水電費)佔工作家庭的收入比中位數為36.1%;若連同水電費用計算,租金連水電開支中位數更上升至5,046元,而租金連水電佔收入比中位數達到41.1%,與上年調查結果比較,未見有回落。

整體受訪劏房戶的水電訂價中位數與上年同類型研究相同,每方水價中位數仍為14元,每度電價仍為1.6元。當中每度水費的分布出現三段坡幅,除最高點15元一方水外(26.5%),亦有17.8%收費回落至10元,有13.8%回落至12元,此回落趨勢於租管生效後簽訂的租賃更為明顯,但每度電費則未見有此變動。在非定額收費的受訪者中,仍有74.2%水價均比水務署最高訂價(即水費連排污費11.97元)高。

有26.5%受訪者仍繳付最高的每立方米15元,17.8%受訪者收費回落至10元,13.8%受訪者回落至12元。而在非定額收費的受訪者中,仍有74.2%人水價比水務署最高訂價為高。

另外,有約八成半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水務署及電力公司向租住的整個單位收取的水電費用,八成不知道電力公司及水務處如何訂價收費,所以難以判斷其實自己有否被濫收水電費用。

協會認為,濫收情況似乎未有改善,惟只有3.6%受訪者表示或會向政府作正式投訴,逾九成半的人士選擇啞氣吞聲。有31.5%受訪者更表示不知道可以舉報或如何舉報。

但比起認知不足,更多受訪者其實擔心投訴會有後果:52.6%受訪者擔心舉報後會影響租住或被業主算帳、五成半擔心水電費減少會導致加租(33.3%)或從其它地方收取額外費用(24.8%);22.3%覺得投訴不會成功;17.4%擔心最終無法證明是否被濫收。

被問到對租務管制立法後是否對生活有正面影響,受訪者平均評分為4.9分,近四成評分為5分或以下,當中12.8%給予0分,三成給予合格的6分,寄望未來條例執法力可以再提高。

天台屋籠屋室內氣溫比室外高

另外,協會在深水埗、大角咀、旺角、官塘、荃灣、灣仔、銅鑼灣、北角的籠屋、劏房、板間房及天台屋等10個單位放置溫度計,由居民每日記錄溫度。最近一星期香港最高氣溫達33.9度,其中深水埗天台屋及北角籠屋的室內氣溫比室外為高,前者的最高室內溫度達36.2度,比當日天文台錄得的氣溫高出約3度。

天氣炎熱,受訪者電費 (96.3%)及水費開支(83.1%)都有增加。為了節省電費,受訪者一般傾向以風扇替代冷氣(71.2 %)、或只於晚上短時間(70.4%)或只於全家在家時才開冷氣(44.4%)、或整個家庭屈於同一冷氣房睡覺(38.3%);又因水費平過電費,亦會多沖涼代替開冷氣(30%)、同時儘量到有冷氣開放的地方或室外乘涼至睡覺前才回家(21.4%)、儲起污糟水沖廁(20.6%)。

受訪者最希望政府可以再次向籠屋、板房、劏房及天台屋等住戶提供N無人士津貼(78.2%)、或每月水電費津貼(86.8%);同時亦希望有非現金的實物援助,如由政府提供津貼消暑清涼用品(69.1%)、在舊區中設立社區客廳供市區休息(28.4%)。暑期時因學童需要多留在家中,家長亦希望暑期時公眾游泳池免費開放(40.7%)、或學校可以開放部份設施(23.9%),同時政府加開避暑中心(21%)。

協會建議政府修例加強執法權力,提高定罪數字予以阻嚇;為因投訴而面對租住困難的基層家庭提供安置保障;加強罰則,強制違規者安裝獨立水電錶或豁免租戶累進收費;聯合行動主動抽查地產代理公司及「放蛇」;發放能源補助,紓緩基層壓力;恆常化「改善家居援助計劃」;改裝市區閒置建築,開放學校及避暑中心;立法管制起始租金,制訂滅劏時間表,杜絕劣質居所。@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