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逾3個月,戰火狼煙之中有不少外國人決定加入烏克蘭外籍志願兵團。一名參與其中的英籍港人Derrick接受訪問,分享前往烏克蘭的心路歷程,並呼籲欲參戰的港人做決定前要三思而後行。
具英國陸軍服役經驗
港人Derrick是80後,是「居英權」(英國政府1990—96年間給予香港指定合資格人士擁有英國公民國籍)第二代,持有英國公民護照。在千禧年隨家人定居英格蘭,曾加入英國陸軍,服役數年,並曾駐守塞浦路斯和直布羅陀,具一定軍事經驗。
他在2013年曾回流香港工作,任職一間大型保安公司主管。直至2021年,因香港政局問題決定返回英國,從事私人保鑣工作。
對一般人而言,親赴戰場是重大決定。但他在3月下旬就決定辭職,聯絡了烏克蘭駐英大使館後,便打點行裝和購買前往波蘭的機票。一些同事和鄰居聽到他的決定都是憂心如焚,異口同聲勸阻他。
面對一系列的勸阻,對於Derrick而言是何其熟悉。他也曾參與兩年多前的香港「反送中」抗議,穿梭於港警的催淚煙與橡膠子彈之間。當時在英國的親友都勸他回來,更一度造成家庭關係緊張,「我父母是做餐館和進出口貿易,口說政治中立,但就是典型的『兩頭蛇』,吃盡兩家茶禮。所以不想我被捕,節外生枝,影響自己與中國大陸的生意。」
他認為烏克蘭從某種意義上就如香港當年那樣,人民不願生活在獨裁政權的心情。故感受到切膚之痛,「參軍的原因是為自由世界而戰、為這個體制貢獻一份力。我是有能力拿起槍枝作戰,總不可能要烏克蘭人獨自去承受俄羅斯的無理侵略吧?」
「自由」這一詞,成了他決定奔赴烏克蘭的原動力。
邊境曾遇「菜烏」港人 勸對方折返
「距離戰爭不是很遠」。4月8日,Derrick在收到大使館的回覆之後,飛抵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Krakow),從相熟渠道取得防彈背心和軍用頭盔後,便前往波烏邊境的志願軍報到處,但卻發生一段小插曲。
他表示,在梅迪卡(Medyka)邊境管制站遇到一個滿腔熱忱的香港人打算進入烏克蘭參與志願軍。在對話間得知對方僅在保加利亞接受數天的業餘槍擊訓練,卻向大使館訛稱自己有豐富的軍事作戰經驗,「他是因《國安法》而申請BNO簽證來英國,經歷過香港『反送中』抗議。參戰原因是希望用以往保衛港人自由的未竟之志,去幫助烏克蘭對抗強權。但我跟他說,香港的是抗議,烏克蘭的是戰爭。他的舉動無疑是去送人頭。」
最終,在Derrick的勸說下,該名港青經歷一番思想鬥爭後,改變主意,決定折返波蘭,協助抵埗的難民,「他眼中只有激情,我跟他說你不能只是對戰事感到擔憂而走來參戰。你欠缺軍事經驗反而會在戰場上成為他人的負擔。正如看電影和實際感受,是不一樣的。我是在拯救一個生命。」
Derrick在此提醒任何港人,在決定作為志願者到烏克蘭參戰之前必定要三思。因為他發現許多前往參戰的志願者很顯然對於現代常規軍進行戰爭的殘酷現實毫無準備。
合約結束無期 有人堅持有人退卻
Derrick表示,參加外籍志願軍人士在進入烏克蘭後,先要再經過約兩輪面試,被確定錄取後,必須簽署一份合約,始會獲發武器等裝備。合約要參軍人士同意在烏克蘭領土防禦部隊所屬的國際志願軍團中無償服役,直至戒嚴令結束,「這意味我一旦簽下合約,要履行至戰爭結束為止。換言之,我沒有權利離開烏克蘭。」
他表示,眾人在收到合約後,不少人大感詫異,有部份人決定離開,形容現場的空氣就像凝固了似的,安靜到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有一個挪威軍人告訴我,沒可能做無限期義工。而且護照更被收起,最少應賦予權利能隨時退出。由於戰爭何時結束是未知之數,他最終決定返回波蘭。」
「幾天前的決定,如今即將成為現實,更成為沒有確定的終結點。」Derrick明言簽約的一刻,自己腦海中閃過很多回憶。但自己沒有後悔決定,更笑言在邊境看到周遭的景色時,放鬆好幾分鐘去享受一下和平世界的最後風景。
他坦言,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但仍要作最壞打算。於是,在出發前的一晚,草擬好遺囑,向父母親友交代身後事,「你很難想像咫尺之近的地方會發生二戰後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而我決定參加志願軍後就做好心理準備,做人要有交代,所以我在遺囑中詳細寫下財產處理等事宜。」
前線資源匱乏 烏東戰事激烈
隨後,Derrick接受數天的高強度軍事訓練,有一些志願軍抵不住這波嚴酷訓練舉手離開,當中不缺與他在同一個志願軍報到處來的人,「烏克蘭軍官使用的是北約式訓練,部份是取自英軍和美軍的訓練方法。我過往在服役時有相關經驗,還能應付開來,只是有點生疏。但一些人根本沒辦法短時間適應,只好打道回府,避免成為戰場上的負擔。」
雖然烏克蘭已獲多個歐美國家援助,但他表示戰爭當下的烏克蘭都是極度匱乏的物資狀態,組織工作混亂,軍人處境也更加艱鉅。自己從訓練到抵達第二大城市卡爾科夫(Kharkiv)的交戰區,已超過十多天沒能換衣服和洗澡,能夠喝到一杯暖水更是難能可貴的事,「軍用口糧曾經吃到快沒有了。我記得有一晚的配給只有一瓶礦泉水和麵包。有一些好心的居民拿了一些食物慰勞我們,但我們都婉拒好意。因為平民是最難拿到物資的。」
卡爾科夫是烏克蘭東部經濟重鎮之一,俄烏雙方為了爭奪城市控制權,爆發了一場被外界描述為這次戰爭中最致命的戰鬥。Derrick目睹大量建築淪為頹垣敗瓦,寸草不生,「每天到處都有火災,消防都因炮擊連連無法外出救火。空氣中瀰漫一般火藥和血腥的混合味道,有些建築周遭更是屍橫遍野,已經不知道是俄軍、烏軍還是平民。」
卡爾科夫的戰鬥持續到5月14日,餘下的俄軍被烏軍擊退,絕大多數被迫撤回至俄羅斯境內。
無悔決定 現身處烏東作戰
Derrick進入烏克蘭作戰後,《大紀元時報》記者持續與他保持連繫。但因部隊管制手機或地處偏僻欠缺通信而經常失聯。目前他仍身處烏東地區作戰,表示烏軍仍以守勢為主,雙方經常用炮彈轟來轟去。
至於手機基本上是不允許使用,更禁止使用網絡上載任何圖片和影片到社交平台,「因為擔心被俄軍定位發動炮擊。這種事已經屢見不鮮,雙方都會發生。所以我們儘量不使用這些通訊工具。」
Derrick在烏東作戰逾一個月,表示整天都是處於緊繃狀態,槍枝隨時上膛,其餘裝備在睡覺時也不會離身,以防突發狀況,「特別是我們這些外國志願軍,都是俄軍優先擊殺的目標。而且我們不受《日內瓦第三公約》的戰俘待遇,一旦被俘很可能性命不保。」
他表示,車輛運送物資都只能在夜間摸黑進行,更不能打開車燈避免成為俄軍的目標,「摸黑開車非常困難,但又不能和前車太遠距離。但撞車的話有機會造成巨大聲響引起敵方注意,非常危險。」
「誰人不想家?」Derrick表示,各國的志願軍在基地會分享自己的家鄉故事,又會掛上自己國家的旗幟。自己也在基地一角掛上英國旗和香港旗,慰藉思鄉之情外,也讓其他人知道有來自香港的前英軍與他們一同奮戰。
「你說我怕不怕?我怎樣會不怕呢?但我無悔進入烏克蘭的決定。各個民主自由國家都是用鮮血去建成,我有能力就應該幫助有需要的人和事。」儘管如此,Derrick仍希望戰爭早日結束,烏克蘭在戰後可以浴火重生,自由的種籽可以在各處的土壤中發光發亮。#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