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還未結束,世界軍力前三名的差距卻一再被拉大。美軍一騎絕塵,無人可望其項背;俄羅斯和中共軍隊應該暫時還能留在前三名的榜單上,但綜合軍力與美軍難以匹敵。

俄軍在實戰中暴露了多方面的差距,包括情報、遠程精準打擊、空戰和空襲、聯合作戰、總體規劃、組織和指揮、士官戰術素養、補給等。

接上篇:俄烏實戰凸顯世界軍力前三名的差距:聯合作戰

戰鬥人員

再好的作戰計劃需要人來執行,再好的裝備也需要人來操作。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表現,反映了俄羅斯軍隊的人員質素問題,與世界軍力第二的位置不相稱。

一、兵員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軍隊經歷了數次並不成功的改革,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軍隊被大量縮編,大量軍官離開了軍隊。因徵兵難度較大,加上軍隊內部長期存在的欺凌、腐敗問題,俄羅斯的徵兵制一改再改,最後變為適齡男子需要服役12個月。

這些短期服役的義務兵被倉促投入烏克蘭作戰。直接指揮這些義務兵的是合同制的士官。中共軍隊的構成也類似,士官按級別有薪水,士兵同樣是義務兵;中國人口基數大,暫時沒有反映出徵兵難的問題;但士兵參軍的動機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今後的出路。

美軍是全員志願兵,最基層的士兵也有薪水,參軍的人都清楚隨時可能參戰,很大程度上確保了軍隊的職業化、專業化,預備役部隊的訓練同樣能保持高水準。

因為資金問題,俄羅斯無法保持數百萬的前蘇聯軍隊,目前現役總計約101萬人,但很多單位一直沒有滿編。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羅斯軍隊沿用了前蘇聯軍隊的作戰模式,曾被英國學者評價為「糟糕得令人震驚」,甚至無法組建和部署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相當多的俄羅斯軍隊單位僅達到80%的人員編制,也催生了營級戰術單位的雛形,當時經過臨時調整,旅級單位只能拼湊出部份完整的營級單位參戰。

為滿足迅速投入戰鬥的要求,俄軍大力推動了營級戰術單位的組建,入侵烏克蘭前,宣稱已經有170個營級戰術單位,約120個被部署到了烏克蘭。然而,大量缺乏訓練的義務兵顯然難以適應戰場。

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軍隊在莫斯科紅場閱兵,仍然能看到前蘇聯軍隊的顯著痕跡。(Pavel Golovk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軍隊在莫斯科紅場閱兵,仍然能看到前蘇聯軍隊的顯著痕跡。(Pavel Golovk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二、士官質素

短期服役的義務兵自然無法指望,合同制的士官必然要承擔更多責任,他們畢竟算職業軍人,但他們並未真正實現從前蘇聯軍隊模式向現代化軍隊的轉變。

前蘇聯軍隊和中共軍隊一樣,都是特權階層、腐敗盛行,軍官選拔的標準是政治,不是軍事才能。前蘇聯解體後,沒有人能成為天然的領導者,俄羅斯領導人不得不首先關注軍隊的領導權,而不是建立一支有效的軍隊。前蘇聯的官僚習氣仍然橫行,武器被偷偷大量轉賣,經費不足;不難想像,有些專業本領的軍官會選擇離開。前蘇聯延續而來的軍事院校,被隔絕於世界軍事強國之外,閉門造軍的結果可想而知。

過去10多年來,儘管俄羅斯軍費逐步提高,但還是難以滿足軍隊現代化的要求。新研發的武器採購不足,舊武器的升級改造、維護也捉襟見肘,訓練經費更難保證,腐敗繼續存在。俄羅斯的陸基戰略導彈和戰略核潛艇是最優先的項目,以保持與美國的核對抗能力,常規的陸軍、空軍、海軍無法獲得更多現代化裝備,也不能進行足夠、有效的訓練,各級軍官對現代化戰爭的理解同樣有限。在烏克蘭戰場上,俄羅斯軍隊未能展現出立體化的聯合作戰能力。

俄羅斯空軍擁有比較先進的Su-35、Su-34和Su-30戰機,但無法掌控絕對的制空權,還不得不為了躲避防空雷達而低空飛行,甚至俯衝投擲傳統炸彈。俄羅斯海軍的「莫斯科號」巡洋艦沒有遠離海岸,卻停留在岸置反艦導彈的射程之內,遭遇襲擊時,其導彈防禦系統完全失靈。「莫斯科號」沉沒後,黑海艦隊才意識到犯下嚴重戰術錯誤,趕緊全面後撤。

俄軍的營級戰術單位沿著公路向基輔快速推進時,完全忽略了側翼防護,也沒有空中支援,屢次遭遇伏擊。俄軍的空降軍應是最精銳的部隊,但因為缺乏重武器和空中支援,戰鬥中數次失敗、傷亡慘重,甚至因運輸機被擊落而失去了整建制的單位。俄軍發射了不少導彈,但缺乏目標捕獲能力和評估能力,戰果有限。

烏克蘭軍隊的前身也是前蘇聯軍隊的一部份,但自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美軍和北約軍隊開始全面指導、訓練烏克蘭軍隊,並在實戰中展現了訓練成果。烏克蘭軍隊總體上能夠保持嚴格的戰術紀律,大量消耗了俄軍的同時,繼續保存了實力,將戰事拖入了持久戰。烏克蘭軍隊在實戰中步入了成功轉型。

俄軍因為輕敵,很快遭遇了多次失敗,整體士氣急轉直下,士兵抗命事件時有發生。俄軍失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人員質素,反映在整個作戰計劃、部署、指揮和一線執行、應變上,導致部份現代化裝備無法發揮效能。俄軍失利的另一個直接原因是補給。

2018年9月13日,俄羅斯在距離西伯利亞與中國和蒙古邊境不遠的楚戈爾訓練場舉行軍事裝備閱兵式。(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2018年9月13日,俄羅斯在距離西伯利亞與中國和蒙古邊境不遠的楚戈爾訓練場舉行軍事裝備閱兵式。(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補給問題

三國時期的歷次大戰中,屢次演繹了因糧道被斷而被迫退兵的戰例。當時的補給主要是口糧、草料和箭矢等,如今的補給顯然要大得多,特別是油料、彈藥、口糧等。

美軍早已掌握了俄軍的入侵計劃,烏克蘭軍隊也按美軍的建議全面後撤,引誘俄軍長驅直入,實乃驕兵之計,以逸待勞、出其不意地伏擊突出的俄軍。此舉也拉長了俄軍的補給線,令補給車隊極易遭到攻擊。過於突前的俄軍裝甲部隊油料耗盡後,若不能及時得到補充,也只能棄車逃離,以免成為靶子。

在第一階段戰事中,俄軍始終受到補給的困擾,不僅是油料,連口糧都成了問題,無法連續組織大規模進攻,也是俄軍不得不放棄進攻基輔和大城市的關鍵原因之一。

烏克蘭軍隊得到了美軍和北約源源不斷的補給,俄軍直到第二階段戰事之初,才開始有針對性地轟炸或空襲烏克蘭的鐵路樞紐,但似乎沒有阻止烏克蘭軍隊的後援。俄軍在俄羅斯境內的補給據點,也越來越多地遭受打擊。在完善補給和打擊對方補給方面,烏克蘭顯然做得更好,應該也得到了美軍的大力協助。

美軍雖未參戰,但戰時補給已經啟動,根據不同戰事階段的需要,不斷將各種武器裝備、彈藥和口糧送入烏克蘭。美軍應該也幫助烏克蘭在境內建立了多條補給線,為烏克蘭軍隊的持續抵抗提供了能量。

結語

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上暴露了全方位的問題,兵員不足、士官質素不佳,缺乏現代戰爭理念,不少現代化的裝備沒有發揮真正的作用,導致第一階段作戰目標無法達成。

中共軍隊長期受前蘇聯軍隊影響,比俄軍更缺乏實戰經驗,軍官體系也更加腐敗、落伍,軍事裝備多數模仿前蘇聯/俄羅斯,同時也試圖模仿美軍。儘管中共軍隊不斷吹噓,也只敢稱基本實現機械化,數碼化還只是未來的目標。

美軍20年前在伊拉克戰爭展現的模式,中俄還無法追趕;如今,美軍沒有直接參戰,僅靠支持烏克蘭軍隊就令俄軍進退兩難。

烏克蘭境內的實戰,凸顯了世界軍力前三名的差距,新的戰例還在不斷地演繹當中。(完)

大紀元首發#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