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翩翩的貴公子,腰間總是垂掛著長長的玉珮;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行走之際也是環珮叮噹,如聞清樂。它們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類——腰飾。
華夏民族自古就有佩戴飾物的風俗,他們除了使用冠、簪、珥等飾品妝點頭部,另一類穿戴方面的重頭戲就在腰部。古時候男子和女子,皆注重腰間配飾,無論是固定衣著的精美腰帶,還是懸垂在腰帶上的各類掛飾,都代表了他們對禮的崇尚和對美的追求。
有趣的是,人體比例存在巧妙的黃金分割,腰部恰好在身高的0.618比例位置,因而腰部是視覺焦點所在,其裝飾物更在整體服飾中起到點睛之用。傳統腰飾,包括繫結於腰部的帶子,以及點綴或懸掛在腰帶上的所有飾物。自從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傳統服飾不僅具有保暖蔽體的實用功能,更具備敬天法祖、確立名分等級的深層內涵。
周朝腰帶,君子之佩
通過服飾確立君臣、尊卑等綱常理念,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定型,經過歷朝歷代不斷傳續和發展,形成了體系完備、等級分明的朝服制度,是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周代的《禮記》和各代正史的《輿服志》,都對包括腰飾在內的服飾做出詳細規定。
古代的腰帶,分大帶和革帶兩種。大帶由布帛製作,用於束腰,實用性強,兼具等級理念;革帶是皮革質地,用於鑲嵌、點綴各類飾物,突出標識性和裝飾性。
古代服飾沒有今天的彈力設計,大帶是不可或缺的配件,因而從天子到士人都必須繫大帶進行各種禮儀活動,《禮記·玉藻》篇詳細描述了大帶形制體現的等級之分。比如天子的大帶是白色熟絹配朱紅襯裏,整條鑲邊;諸侯大帶無襯裏,餘同天子;大夫的白色熟絹帶,只有大帶垂下部份鑲邊。
大帶的佩戴方式是自後向前束結,下垂的尾端叫「紳」,因而大帶又名「紳帶」。身份越高,垂紳越長。紳亦可書寫記事以應急,不過官員通常在狹長的手板「笏」上寫字,隨身攜帶時插入紳帶,名為「搢紳」。像「縉紳」「紳士」一類的詞彙,都是從紳帶引申出來的。
革帶根據佩戴者不同的品級,在帶身上極盡裝飾之能事。從先秦到清朝,革帶形制出現很多變化,其中沿用時間最長的當屬「笏頭帶」。革帶的基本結構,包括帶鞓、帶銙、帶扣和帶尾四部份。
鞓即帶身,是整個腰帶的基礎,所有的帶飾要鑲嵌或懸掛在鞓上呈現。鞓的表面包裹布帛,以顏色區分,故有紅鞓、黃鞓、青鞓之名。鞓分前後兩段,前段較為簡單,一端裝飾帶尾,帶身鑽若干小孔;後段用於裝飾帶銙。除去布帛,革帶其實和今天常用的皮帶非常相似。
帶銙是固定在帶鞓上的飾物,由金、玉等名貴材質精製而成,銙面上雕刻著人物、神獸、花卉等吉祥紋樣,鑲金綴玉,是整條革帶最華美的部份。其材質和數量也是體現官員品級的最重要的標識。
各種帶銙中,玉帶最尊,多為歷代天子視朝禮見所用;其次是金帶,多為達官顯貴所用。如《新唐書》的輿服志規定,一、二品官員的革帶配金質帶銙,六品以上配犀銙,九品以上配銀銙,庶人只能用鐵銙。明才子唐寅曾感嘆:「深慮鬢毛隨世白,不知腰帶幾時黃?」黃金腰帶象徵著榮華富貴,成為古代男子嚮往的物品。
最實用的皮帶:蹀躞帶
傳統的革帶有兩大分支,一是流行於漢民族的「笏頭帶」,二是興起於北方遊牧民族的「蹀躞帶」。古人出門,隨身攜帶的零碎玩意兒都藏在哪裏?一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掛在腰帶上,這就是不得不提的古代最具特色的蹀躞帶了。
「蹀躞」一詞,本意是小步來回疾走,這裏指從帶銙穿孔引出的下垂小帶。大概人們在行動時,小帶隨之來回晃動,便得到這個名字。蹀躞帶的款式,是以革帶為基礎的流蘇式的皮帶,帶銙多是圓形或方形的裝飾物,下墜圓環,每個環連結一條小皮帶,可以繫佩各種隨身所需的各種物件。
《夢溪筆談》提到,蹀躞帶屬於北齊時期的出現在中原的一種胡服樣式。「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後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環所以銜蹀躞,如馬之鞦根,即今之帶銙也。」一條蹀躞帶,幾乎可以攜帶任何古人生活所需的任何東西,後來雖然減去小帶,帶環依然保留下來,因而可以非常適合出門遠遊、行軍打仗所用,受到漢人的普遍喜愛。
在唐朝,中原文化和周邊民族文化交流密切,蹀躞帶在漢地風行一時,更被列入官服體系。《舊唐書·輿服志》載,五品以上的武官可佩戴「蹀躞七事」,即腰帶上懸掛佩刀、刀子、礪石、契芯真、針筒、火石帶等七樣物品,直到開元初年罷去。
揚州的隋煬帝墓,發掘出一副十三環蹀躞金玉帶,應該是中國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等級最高的腰帶。這條金玉帶,現存玉質帶扣、玉質扣身、2枚鏤空柿紋方銙、13枚附環玉方銙、2枚尖拱形玉銙、13枚玉環扣眼和玉質帶尾。其中扣身和銙的背面均有金襯板,白玉溫潤、黃金璀璨,共同構成皇家金尊玉貴的氣象。
溫其如玉:君子最愛的組玉珮
除了腰帶本身的裝飾,古人為腰帶搭配的飾品更是多樣。如果讓古人選擇一類飾物隨身佩帶,那麼玉珮一定是最佳選擇。《禮記》中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的崇玉心理,從先秦時期就已根深蒂固。
玉,石之美者,玉石經過雕琢,可用於祭祀、典禮,也是古人美德的化身。古詩詞中「言念君子,溫其如玉」「積石如玉,列松如翠」,就是用玉石讚美君子的品行。古人佩玉,不僅為了美化形象,更重要的是時常自省,以玉之品德修養自身。
傳統的玉珮飾品,最受矚目的是「組玉珮」,也叫雜佩、大佩、德佩等。它是不同形狀的玉飾,搭配寶珠、綬帶,製成的繁複多樣的玉珮形制。根據玉料和組綬的質地、長短以及複雜程度,組玉珮同樣可以反映佩戴者的尊卑之別。總體來說,身份越尊,組玉珮材質越上乘,形制越長、越複雜。
在不同朝代,組玉珮的組合及串連方式有所不同,但大多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多達十幾或幾十枚配件組成,看上去沉重繁瑣卻端莊大氣。《大戴禮記》中闡述了早期組玉珮的形制:「上有雙(蔥)衡,下有雙璜,沖牙玭珠以納其間,琚瑀以雜之。」
組玉珮的一類結構是,上有玉衡,下有雙璜,衡、璜之間繫三道組綬,以沖牙、玭珠連綴,琚、瑀點綴其中。雙衡經考證應是「蔥衡」之誤,是一種橫向的圓弧形玉器,下部繫三道組綬;它位於在頂部正中,起骨幹作用。璜是指半璧形的玉器(璧是邊兩倍於孔的環狀玉器),繫於左右組綬的末端。
玭珠就是珍珠,牙指懸墜的璜,繫於中間組綬末端,可左右衝擊雙璜發出聲響,故名「沖牙」。琚和瑀在不同時期,形態也不相同,在某些典籍中分別指紅玉大珠和白色方形玉器,繫於組綬之中段。左右為琚,當中為瑀,可美化組玉珮。
在實際的出土文物中,組玉珮的款式更加豐富多彩多樣了。比如安徽蔡侯墓出土一副玉珮,包括玉環、玉管、玉璜、玉璧、扁形玉、龍形玉等玉器,有21件之多;湖北一座楚墓發現的彩繪木俑,自胸至腳部佩戴兩列對稱的組玉珮,每列由玉環、玉璜、圓珠、方形玉管等配件組成;徐州市一座漢墓出土的一款組玉珮,由玉環、玉衡、玉觿、玉舞人、玉鳳等配件組成。
環珮叮噹,起節行止:女子的禁步
佩戴組玉珮的古人,行動之際步伐受到約束,這就體現出組玉珮「禮」的內涵。玉珮上懸墜的玉飾會隨著人體的動作相互敲擊,發出玉振之聲。古人比德於玉,認為玉石「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因而組玉珮舒展悠揚的聲音,代表了君子智慧無窮,能夠流被四方。
《禮記·玉藻》也記載:君子行動時,玉珮應符合五音的律感,發出演奏《採齊》《肆夏》般的樂音,鳴玉之聲鏗鏘清悅,中規中矩,進退有度,這才是君子風度。如果組玉珮聲音雜亂無章,就是佩玉之人失禮的表現。因而,組玉珮還衍生出「節行步」的作用,發展到明代,便成為流行於士庶女子的一種功能性飾品——「禁步」。
古代女子深居閨閣,腰間佩飾以裝飾性為主,「禁步」雖然沒有嚴明的等級之分,材質不限於玉石,形制也更為靈活。禁步和組玉珮相似,因其長度和重量,可以壓住衣襟或裙擺,避免服裝隨意移動;同時,禁步發出的撞擊之聲,也時常提醒女子注意自身儀態是否端莊,行止是否合禮。
一般來說,貴族女子穿戴禮服時,往往佩戴古樸莊重的玉質禁步,日常則選取金、玉、珠翠等名貴材質的禁步;而平民女子,也以奢華新奇為尚,佩戴華貴精美的禁步,財力不足者,也盡力使用仿珠玉的材料打造禁步,力求達到妝飾的最佳效果。
明代梁莊王與王妃的合葬墓,出土的禁步飾品中,既有端莊的類似組玉珮的禁步,更有一副形制奇特的「玉葉組佩」。這組玉飾頂部的玉衡缺失,主體由四組絲線連綴,五排成對的玉葉和五排石榴、桃、魚、鴛鴦等瑪瑙雕刻件交替分布,點綴於絲線;當中一枚長條形玉版,把四列配飾分成上下兩部份。
玉葉組佩的整體造型,靈動而不失貴氣,而且每件玉件蘊含豐富吉祥的寓意:葉代表金枝玉葉,彰顯王妃身份尊貴;瓜果有多子多福、福壽平安之意;魚鳥更是表達對莊王和王妃美滿姻緣的祝福。
除了組玉珮、禁步這種大型的腰飾外,古人還會在腰間繫掛香囊荷包、盤繞宮絛等。這一件件玲瓏精巧的腰飾,凝結著古人對禮的價值理念和獨特的藝術品味,也是過去那段歷史最生動鮮活的見證。
點閱【古代首飾】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論文:《中國古代男子朝服中的腰飾》《明代女子佩飾「禁步」研究》#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