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1)蔡文姬:名琰,是蔡邕的女兒。留下《胡笳十八拍》傳世。《後漢書董祀妻傳》中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於音律。」唐李賢太子引劉昭《幼童傳》注曰: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並不差謬。
(2)能:能夠。
(3)辨琴:分辨琴聲。
(4)謝道韞:東晉女詩人。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5)詠吟:吟唱詩歌。
(6)彼:他們,在這裏指的是蔡文姬、謝道韞。
(7)且:尚且。
(8)聰敏:聰慧敏捷。
(9)爾:你們。
(10)當:應當。
(11)自警:自我警惕。
東漢末年的蔡邕的女兒蔡文姬,能從琴聲分辨出吉凶之兆。晉朝宰相謝安的侄女謝道韞,則能出口成詩。她們是女孩子,天資尚且聰慧,你們這些男生更應當自我警惕,好好努力充實自己才是。
這裏提到了兩位才女,中國歷史上共有四大才女,除了班昭、李清照,就是這裏提到的蔡琰和謝道韞了。為的是從女子都如此好學有作為的角度,勉勵男子更應該好好讀書。不過,這兩位才女,雖然都才華驚人,但是性情卻大為不同。
蔡琰,字文姬,東漢末年蔡邕之女,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多舛,大家自然很熟悉,也非常同情,一個弱女子,婚後一年丈夫去世,後被俘虜嫁給匈奴王生下子女,之後被曹操重金贖回,再度嫁人,忍受母子分離之痛。一生留下音律作品《胡笳十八拍》,是她最大的貢獻。但是她其它詩文著作,留下的很少。《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估計跟其主旨多為離恨悲情有關。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的文學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主旨還是悲憤。
其作品雖情真,但哀怨與傷悲之情過重,雖令人同情悲憫,終究跳不出女子狹小的情感。而東晉的謝道韞則完全不同,同樣遭逢變故,丈夫子女全被殺害,但其心志堅強,正氣凜然,令人敬仰。大家看完下邊的故事,就會發現謝道韞的境界與人格,與眾不同。完全領悟了讀書人真正的目的。敢於踐行忠義,守護百姓,絲毫沒有哀怨。因此其作品意境高遠,氣勢宏大,不渲染過度的哀傷情緒,正氣十足。
【故事天地】 「詠絮才」謝道韞 更是巾幗英雄
謝道韞被後人尊為中國四大才女之首,她不僅出身名門,才華橫溢,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名揚天下,更是堪比花木蘭的巾幗英雄。
《世說新語》中記載:謝道韞十四歲時,有一次的冬天家族聚會時,碰巧大雪紛飛,身為宰相的叔父謝安一時雅興大發,問在座的晚輩們:「白雪紛紛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朗搶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意思是說,謝朗的比喻不如柳絮因風而起更加形象、飄逸。謝安聽了拍案叫絕,沒想到他的這位小侄女,竟然可以對出意境這麼美的詩,於是大大誇獎她,認為她比喻精妙、文思敏慧。後世也就以「詠絮才」來稱讚有文才的女子。
人人皆知她為柳絮才,卻不知她為人忠義,臨危不懼,男子不及。謝道韞父親為將軍,自己是長女,家教是文武並重,因此她被薰陶得文才堪比李清照,膽識堪比花木蘭。
當年,丈夫王凝之任會稽太守,孫恩叛亂,戰火綿延到會稽。她為保城,親自招募了數百家丁天天加以訓練。孫恩大軍長驅直入衝進會稽城後,丈夫王凝之及子女們全都被殺。謝道韞目睹丈夫和兒女蒙難的慘狀,竟能挺住莫大的悲痛,毫不畏懼,手持兵器帶著家中女眷奮起殺賊。最終,因寡不敵眾被俘,孫恩一度要殺她的外孫劉濤,來威逼她,謝道韞亢聲而辯:「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孫恩早聽聞謝道韞才華出眾,今見她品德如此高尚,能大義凜然,毫不畏懼,心生感佩,釋放了她們。
之後,她一生不再嫁人,獨居山中,過著隱士般清靜的生活,還寫下一首著名的《泰山吟》,儘管丈夫和孩子均在孫恩之亂中被殺,她的詩中不但沒有流露一般女子那樣的哀怨。反而意境宏大高遠。正因如此,謝道韞所寫的其它詩作也被後世所稱讚,能流傳於世。詩文反映出她不凡的胸襟和人格,讀來揚人正氣,心境開闊,熱愛自然。所以人們對她是敬仰,而非悲憫。◇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