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鄭月娥昨日(1月28日)出席記者會宣布防疫政策時,稱「動態清零」是大陸的策略,自己不是「始作俑者」。「始作俑者」一詞比喻惡例的首創者,林鄭月娥以此形容中共當局,引起外界熱議。

當被記者問到「動態清零」的定義,是否「動態清零」才可通關,林鄭月娥回應說,「動態清零」是大陸的策略要求。她從大陸專家得悉,「內地沒有說要零(確診),但是每次出現,可以透過他們的制度、能力可以儘快令一波疫情停止,叫作動態清零。」

她又笑說:「我不是始作俑者,如果你要權威的『動態』兩字定義,對唔住解釋不了。」她表示,香港市民希望的是通關,無謂太計較用詞,如果大陸接受香港實施的是「動態清零」就是「動態清零」。

「始作俑者」一詞出自《孟子》中引述孔子的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厭惡人殉的風俗,說最開始用像人的人俑殉葬的人,大概要斷子絕孫吧?後世用「始作俑者」來比喻壞風氣的開創者。

不少網民在網上批評林鄭月娥用錯成語,也有人說她是「推卸給中央」,「反了反了」。

作家馮睎乾在社交媒體撰文說,「年年考第一」的特首沒理由不知道「始作俑者」一詞的意思。她使用「始作俑者」,顯然知道「動態清零」不是好東西,將「禁食店晚市,封市民大廈,斷旅社生意」的責任推給中共。

他又指,孟子引用孔子的話,是批評當權者不行仁政,令到「民有飢色,野有餓莩」,用來形容中共的「動態清零」、「社會面清零」對人民生計的影響,可謂「用心良苦」。

香港發生Omicron疫情以來,港府多次收緊防疫限制,連日進行封區強檢,包括封鎖葵涌邨逸葵樓7天。今早解封後,有居民表示圍封在大廈內,排隊很久做檢測,如同「困獸鬥」,增加感染風險。也有居民表示,封區後失去工作。

林鄭月娥昨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將限聚措施延長至2月17日,以及將在2月24日推行「疫苗通行證」,儘量包括室內場所。

外界擔心香港「清零」政策不足以防止疫情,反而會重創香港經濟。彭博社日前引述香港歐洲商會的一份報告草案指,香港的「清零」防疫政策可能令其與世界大部份地區隔絕的狀態持續到2024年,並導致國際人才大規模離開。@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