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歲晚,突然在家中尋得一套廣東麻雀牌。憶起兒時一家人在黃曆新年前後一起玩樂麻雀的情境,很是溫馨。因父母懂得玩麻雀,我和姊弟自小學已懂得玩這遊戲。很多人以為這只適合成年人的玩意,實情是在於家長怎樣從麻雀耍樂中教導小孩。家父嫌我們玩得慢,多在外面耍樂。家母不曉得怎樣恰當地從遊戲中教導我們,但她勝在給我們三姊弟極大的自由,讓我們在麻雀遊戲發揮各自的長處。

首先,麻雀需要四人一起玩樂。在大節日中,家人一起「圍爐」耍樂。談天說地,多是講笑話,說娛樂圈是非,很是輕鬆愉快。其次,便是算術的學習。在搭牌時,每人需要砌18排,為何家母總比我們搭得快?她會樂於教導我們3排為一組,分成6組,便不用逐排數。然後就是計算「番」,也是較為複雜的一部份。由擲骰子,誰是「莊」到牌面是「雞糊」、「對對糊」、「混一色」、「清一色」等。有正花加一「番」,這些都是要心算。正好訓練小學正在學習運算的我。中學時我的數學成績優異可能與麻雀遊戲有關。計算完「番」之後,贏的一方便計算收取各人多少錢,輸的確保贏方計算準確。「出沖」者需付雙倍款項。由於我的競爭對手是一姊一弟,各人爭相計「番」,然後由家母決定對與錯。學習麻雀初期,我們只顧自己的牌面而忽略另外三家的牌。家母提醒我們人家持有某一隻牌的機會率,相同圖案的牌有四隻,從而估計自己獲勝機會。同時「叫糊」前,做牌令到兩隻牌或以上均可「食糊」,勝出機會便增加。她教我們的機會率,何嘗不是日常應用所需?

最後,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教育。我們一家是以真錢作賭注,當然每局銀碼只涉及數元至十多元。玩麻雀前,大家可以商議賭多大。但有時運氣不佳時,隨時可以輸掉一百元。這時各人的情緒智商便可表露無遺。姊姊通常很急躁,嚷著要回本為止,即使打通宵麻雀在所不辭。弟弟通常擲麻雀、大吵大鬧。我沉著應戰,輸少當贏的心態。家母當然當旁觀者,讓我們三人自行解決「爛攤子」。@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