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康涅狄格號核動力攻擊型潛艇(SSN-22)今年10月2日在南中國海發生碰撞事故,這件事已經有很多報道。我們追隨康涅狄格號的行蹤,介紹這艘潛艇的最新動態。
碰撞事故造成康涅狄格號核動力攻擊型潛艇聲納圓頂破損,使其被迫浮出水面,只能在海上航行。10月8日,康涅狄格號從南中國海抵達關島,並在那裏進行初步維修和破損評估。
經過事故初步調查,11月4日,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卡爾托馬斯(Karl Thomas)宣布,解除了該潛艇指揮官、執行長和船長的職務,理由是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美國海軍潛艇部隊指揮官威廉侯斯頓(William Houston)上個月對該艇的指揮層說,「我們有非常嚴格的航行安全程序,但他們沒有達到我們的標準。」這次事故也導致美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在上個月暫停航行。
康涅狄格號11月18日離開關島,駛向美國西海岸。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和美國太平洋艦隊潛艇部隊的公共事務部門以潛艇行動安全為由,不願透露這艘潛艇的動向,但表示該潛艇肯定需要回到美國進行額外的大規模修復,關島不具備修復如此嚴重損傷的能力。外界普遍推測,這艘受傷的潛艇將返回它位於華盛頓州布雷默頓的母港,在普吉特海軍船廠進行修復。那裏是3艘海狼級潛艇的基地。
受損的康涅狄格號經過25天總計6,182英里(9,950公里)的水面航行,從關島抵達加州聖地亞哥。這段秘密的海上旅程對潛艇上的水手們來說一定不是愉快的旅行,先不說事故造成的情緒低落,穿越洶湧的太平洋,海浪的顛簸也會使習慣水下潛航的水手們難以適應。
12日早上,人們在聖地亞哥看到了康涅狄格號。這是外界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該潛艇的受損情況,聲納圓頂已經不見。
儘管美軍海軍在11月初已經宣布,事故原因是康涅狄格號在南中國海撞上了一座未經標註的海底山峰。但是對此仍然眾說紛紜,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是中共的衛星監測到該潛艇的位置,派出無人潛艇攻擊造成的結果,聽起來有點像科幻電影。但是,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艇首的聲納罩接口結構,從接口結構的完整程度看,完全不是爆炸性攻擊所造成的破壞。而且如果是中共攻擊得手,故事的發展可能就不是今天的版本了。所以關於事故原因,美軍官方的說法應該更可靠。
康涅狄格號在聖地亞哥停靠,而沒有直接駛向位於北部華盛頓州的母港,可能是天氣的原因。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衛星雲圖顯示,沿美國西海岸往北有一個不穩定的氣象帶。康涅狄格號抵達聖地亞哥海軍基地時,當地的天氣還不錯。但三藩市灣區以北,太平洋海面上正經歷一場暴風雨天氣,一直持續到15日。在穿越太平洋的整個行程中,馬斯廷號(DDG-89)驅逐艦一直伴隨著康涅狄格號,為其提供基本的安全保護。15日下午馬斯廷號與康涅狄格號一起離開了聖地亞哥,開始了北上的最後一段行程。由於途中的惡劣天氣,對於這艘受傷的潛艇來說,這註定是一段艱苦的行程。
康涅狄格號是為取代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而設計的更快、更好的武器。由通用動力公司建造,1997年9月1日下水,1998年12月服役。該潛艇長353呎,寬40呎,排水量9,137噸。由一台S6W壓水反應堆提供動力,可以產生43兆瓦的強大功率,推進系統採用泵噴式螺旋槳。最大潛航速度為35節,靜音航行速度為20節,下潛深度為610米。編製艇員116人,其中15名軍官。
為了保持最先進的水下靜音效果,艇身包裹了全套隔音層。採用雷聲公司先進潛艇作戰控制系統(AN/BYG-1)和雷神公司的mk2火控管理系統。
該潛艇裝備了雷神公司的對陸攻擊型和反艦型戰斧式巡航導彈。對陸攻擊型戰斧導彈的射程為2,500公里,採用輔助慣性導航(TAINS)、雷達等多種制導系統,雖然速度不快,但是它的飛行高度只有20到100米,以超低空的飛行方式突破敵人防線。反艦戰斧導彈配備了慣導、雷達制導和反輻射制導彈頭,射程可達450公里。
它有8個660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50枚魚雷。既能打擊高性能水面艦艇,也能攻擊快速深潛的潛艇。魚雷戰鬥部267公斤,有主動、被動兩種攻擊方式,射程38到50公里。
海狼級潛艇的模塊化設計為系統升級和武器開發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它的電子戰系統、聲納探測系統和各種導彈的制導系統都已得到區塊升級。
美國海軍總共有3艘海狼級潛艇,包括海狼號、康涅狄格號和吉米卡特號,它們是美國艦隊大約50艘攻擊型潛艇中最大、最快、功能最強和最貴的武器裝備。它配備的魚雷和各種反艦導彈所形成的火力,足以擊沉一支護航艦隊甚至航母編隊。
康涅狄格號的造價超過30億美元。過高的成本使美國海軍縮減了採購計劃,因此這個級別的潛艇只生產了3艘。之後,美國海軍轉向支持更小、更便宜的維珍尼亞級新型攻擊潛艇。
按照慣例美國海軍對各級別的艦艇會輪流部署。因為它們配套的後勤和訓練基礎設施基本相同,為了保持所有類型的艦艇都能夠持續地參與作戰部署,通常將各級別的艦艇分成3份。三分之一執行作戰任務,三分之一在訓練中,另外三分之一在維護。這種模式解釋了為甚麼美國海軍擁有大約300艘一線艦艇,但每次只部署約100艘。
在理想情況下,艦隊指揮官能夠在危機中增加作戰部署,甚至派出所有的軍艦。可以想像,如果在西太平洋發生大規模海上衝突,美國太平洋艦隊出動的艦艇肯定不是通常的50或60艘,而是更多。
形成整體的作戰能力,不僅是艦隊規模的問題,它還需要調動大量資源同步運作。因此,一支艦隊證明它能否具備調動所有艦艇的能力,是一件大事。特別是那些代表海軍核心戰力的艦艇如海狼級潛艇,它們對海軍的意義就更重要了。
康涅狄格號在2014到2016年間,進行過一次為期3年半的大修。2019年又完成了一次為期半年,超過30,200個工日的乾船塢大修。
作為僅有的3艘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海狼級潛艇之一,康涅狄格號退出作戰部署,打亂了美國海軍的資源運作。特別是在西太平洋熱點地區,急需海軍力量依託的情況下,給美國海軍造成的影響可想而知。
目前還不清楚它的損傷程度和修復周期,美國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NAVSEA)和太平洋艦隊的潛艇部隊將決定康涅狄格號未來的命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