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聯同悉尼大學及西悉尼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DNA端粒較短的患者有較高風險併發末期腎衰竭,並可作為有效的生物標記,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避免情況惡化為末期腎衰竭。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是導致末期腎衰竭的主要原因,在亞洲人當中非常普遍。研究團隊分析了4,08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DNA數據,這些數據來自1995年成立的「香港糖尿病登記資料庫」。
研究人員從患者白血球中提取DNA,量度他們於基線(即加入研究時)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並跟進這些個案逾14年。結果發現564名在此期間併發末期腎衰竭的患者,在基線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僅為4.2單位,相比沒有併發末期腎衰竭患者的4.7單位較短。
端粒是每條DNA的末端部分,包含着重複的基因編碼,並且會隨着細胞分裂而愈縮愈短。DNA端粒縮短與重複的基因編碼流失相關,象徵細胞衰老。中大醫學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於2020年公布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已經證明DNA端粒縮短是有效的生物標記,能夠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因為正常衰老,一般人由中年開始,腎功能指標「估算腎小球過濾率(eGFR)」會由基線值每分鐘約100毫升,每年下跌1%。一般糖尿病患者的eGFR則會以兩倍速度下降。當eGFR跌至低於每分鐘15毫升,便屬於末期腎衰竭,需要接受透析治療。
今次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的「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每縮短一個單位,出現末期腎衰竭的風險則增加20%。調整其它因素(如年齡、性別和基線時的腎功能)後,這種關聯仍然十分明顯。此外,基線「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較短的患者,他們的eGFR以每年超過4%的速度急速下跌,反映其腎功能於10年間喪失了40%。
今次研究是全面評估基線「白血球端粒相對長度」與2型糖尿病患者腎病發展之關聯的最大型前瞻性研究,14年的跟進時間也是同類研究報告中最長。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兼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創所主任陳重娥教授指,研究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糖尿病是『沉默的殺手』,在傳統風險因素以外找到能夠準確預測相關併發症的生物標記,有助我們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個人護理,降低住院率、殘疾率和過早死亡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學術)馬青雲教授表示:「除了傳統的風險因素外,我們的新發現反映DNA端粒長度可作為生物標記,用於識別具有末期腎衰竭和腎功能急速衰退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進行個人化和較高強度的治療。早期干預和治療有助減慢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速度,並可避免情況惡化為末期腎衰竭。」
研究詳情已於醫學期刊《Diabetologia》上發表。@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