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規會本月6日收到申請,有發展商擬將元朗博愛醫院旁的一級歷史建築潘屋發展成安老院舍等設施,引起關注。保育人士認為,潘屋對於中國與香港的歷史意義重要,呼籲政府承擔更多責任,並質疑這項發展計劃是以保育為名,清拆為實。
根據城規會文件顯示,發展商計劃將潘屋一帶發展成安老院舍以及美術館、收藏品展館等,地盤面積4,322.4平方米。計劃興建的安老院將提供530個床位,暫定會議日期是11月26日。
全民保育行動發言人袁智仁接受本報訪問,批評這個發展計劃以保育為名破壞歷史建築,「美其名是保育,實際上是清拆」。他認為,興建老人院與歷史建築的用途沒有相關價值。
他表示,這個業主無心保護歷史建築,之前也曾向城規會提出清拆,又任由建築丟空10年,木門、雕刻被人偷走。
雕樑畫棟裝飾精美 近年遭盜竊破壞
袁智仁說:「我自己見過的中式大宅,潘屋可以算作最靚。」
潘屋雕樑畫棟,裝飾精美。其中一幅彩繪圖案是30年代的香港中西區,有維多利亞港的輪船與樓房、汽車及人力車,體現了香港華洋雜處的特色。
潘屋前門頂的木雕金獅子像,成為特色之一,因此又稱為「獅子屋」。不過,獅子像目前已經不翼而飛,而且出現切割痕跡,疑似被盜。木製屏風有金色的雕刻,刻著花鳥等造型,近年也受到破壞,只剩下一扇。中堂瓦頂則因為打風破損。
雖然潘屋受到不法之徒的盜竊、破壞,幸而建築物結構仍然保持完整,廚房、浴室、琉璃瓦仍然保留下來,現狀還可以維持。
90年潘屋見證中港歷史
根據古物古蹟辦資料,潘屋由梅縣商人潘君勉建於1930年代,在2010年2月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潘屋又名「蔭華廬」,以紀念潘君勉的父親潘蔭華。
90年歷史的潘屋見證了香港從戰前到戰後的重要歷史事件。潘君勉是知名商人,對元朗區影響尤大。他與革命黨關係密切,曾經捐款支持同盟會。中共總理周恩來及元帥葉劍英也與潘交好,兩人來港時曾住在潘屋。在日據時代,潘屋也曾經被日本人徵用作元朗軍事總部。
袁智仁認為,鑑於潘屋重要的歷史意義,政府應該介入,與業主商討完整保育潘屋,如果由私人來保育,無論在專業水平與資源上都力有不逮。
除了潘屋本身,袁智仁說,潘屋附近的小商新村及村校也具有歷史意義,可以與潘屋視為一個建築群進行保育。如果中間加上一個老人院,就會破壞建築群的整體性。
一級歷史建築不免清拆改建
對於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築,過往政府所做的十分有限,即使被列為法定古蹟的何東花園,也無法避免清拆。袁智仁指,香港的保育政策基本沒有政策可言,只是勸喻式、寄希望於業主的良心。他感嘆:「整個評級制度只是紙上談兵,是沒有法定效力的。」
「一級歷史建築可以丟空、可以完全無人理會,也可以大規模改建、清拆。」袁智仁舉例說,皇后碼頭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後被拆;赤柱瑪莉諾神父宿舍被改建成豪宅,其中大部份被拆。
成功保育多賴私人團體 政府職責待加強
那麼香港是否也有保育成功的例子?袁智仁表示,成功的案例大部份是由私人團體進行,或者經過社會運動爭取,並得到大財團的資助。
其中一個例子是舊大埔警署,如今由嘉道理活化成為「綠匯學苑」,以推廣永續生活。舊大埔警署是港英政府在1899年接管新界時舉行升旗典禮的地點,之後成為新界第一間警署,是殖民政府在新界興建的第一間永久建築。舊大埔警署的復修過程注重保護古蹟的真實及完整性,且具有可逆轉性,即復修部份可以移除而不損害現有結構。
袁智仁希望政府對保育歷史建築上承擔更多責任。「政府應該有一個更積極的角色,一方面政府有資源,另一方面也涉及政策層面。」
他又建議,古諮會應增加公眾參與機制,同時能夠注重保育「社區地標」。近年來觀塘裕民坊,土瓜灣的轉角唐樓愛華大廈均被清拆,對於古蹟辦來說這些建築並非古蹟,但是對於維繫社區身份十分重要。◇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