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公布一項研究發現,在疫情下香港學童出現「近視爆發式增長」,本港學童近視發病率增加1.5倍。研究團隊相信,情況與學童在疫情下日常戶外活動減少,令室內近距離工作如使用電腦或閱讀的時間增多有關。團隊指6至8歲是視力發展黃金時期,建議學童每天應用兩小時到戶外活動,放鬆眼球,並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保持適當距離。
近視是全球最常見的眼疾,香港是全球近視患病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有四成以上8歲學童患有近視。研究團隊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即疫情爆發、學校停課和社交活動受限制的期間,招募709名6至8歲的兒童,跟進他們8個月的情況,了解他們的視力發展(下稱為「新冠疫情組」)。另外,團隊在2015年曾招募1,084同年齡層兒童,並在疫情爆發前完成3年隨訪,以此作為研究的對照組。團隊為參加者檢查視力,並了解他們近距離工作的習慣(包括閱讀及觀看電子屏幕)和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
結果顯示,新冠疫情組的學童近視發病率約為30%,是為對照組12%的2.5倍。在疫情下平均每年近視加深80度,較對照組的41度高約1倍。研究亦發現,學童在疫情下平均每日使用電子屏幕的時間為7小時,是疫情前(約2.5小時)的近3倍,同時平均每天戶外活動的時間由對照組的約75分鐘,減少24分鐘。
中大何善衡眼科及視覺科學講座教授兼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系主任譚智勇表示,疫情期間,兒童近視的爆發式增長令人擔憂。「香港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絕大多數人居住在市區,難以獲得足夠戶外空間。這種情況下,學童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大減少,反而有更多的時間用於近距離工作,如使用電腦或閱讀,而這兩種行為與近視極為相關。」
接觸自然光增多巴胺分泌
有助減慢近視加深速度
參與研究的8歲學童Nicole,參與研究前已有400度近視,但8個月後近視增加125度至525度。她的家長指女兒試過眼睛疲累至難以張開及流眼水,並指疫情下女兒需要3至4小時上網課,亦要網上做功課,同時減少了外出。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系副教授任卓昇表示,6至8歲為兒童視力發展黃金時期,建議每日使用2小時或每周14小時接觸戶外環境,放鬆眼球,適量接觸自然光,增加分泌多巴胺,有助減慢近視加深速度達30%。他又建議老師和家長應幫助兒童養成健康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保持適當距離,適時讓眼睛得到充份休息。在預防兒童近視加深方面,現時亦能夠透過藥物或光學方法有效控制情況,減低風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