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兩岸分別起風浪,起因不同,結局也不盡相同。在美國,市場擔心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十年期國債利率一度跌破1.3%關口,美股震盪,不過股市債市很快恢復正常,S&P500再創新高。中國政府從多方面推出對科技巨企的監管措施,港股暴跌,A股也受到衝擊,中國人民銀行意外全面調降存款準備金率,才為股市挽回一點面子,不過港股全周仍大幅下跌,恒生指數跌至去年底的水準。

歐洲央行宣稱雙向跟蹤通貨膨脹,歐洲股市跟隨美國走勢。日本則在東京奧運會前再次宣佈緊急狀態,日股跟隨港股慘跌。油市、債市大動盪,VIX一度急升至38,最後回落到穩定水準。美元指數跟隨美債情緒,先升後跌。OPEC+因意見無法統一,取消了周一的會議,布蘭特原油期貨價一度急升,不過之後因為擔心復甦進程而倒跌。市況波動,避險情緒抬頭,黃金價格上揚。

港股上周大跌,恒生指數和S&P500之間的比率,已經跌到歷史新低了,甚至低過1998年水準。這有幾個原因,第一資產增值在香港更多升在樓價上,美國則更多升在股價上,這和資金結構有關係,美國的機構資金佔比較高。

第二科技股成為股指大權重在香港只是這幾年才發生的,美國二十年前已經是了,這個中長期來看令美股升幅更大。第三美國在過去一年拚命印錢,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翻了一倍有餘,而中國政府較早進行貨幣環境正常化,這在過去一年的資產價格上也反映了出來。

港股下跌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在監管平台公司上發力,針對科技平台公司既要求資料安全,又打破壟斷經營,還促使降低收費。這一次中國對科技企業監管上變化的港股衝擊,遠遠大過聯儲政策微調對美股的衝擊。不僅是力度,而且突發性強,很多政策出乎預料,短期市場作出反應,規避風險,筆者認為是正常的。

但是這是一個流動性氾濫的大時代,哪怕各國央行收一點水,太多資金追逐有限資產的情況並沒有改變。所以筆者一直提倡的資產為王的觀點沒有動搖。全世界都將進入資料時代,中國可能是率先進入的,港股聚集著中國最好的、最大的、最有活力的互聯網精英企業。

另外中國政府在大搞自主創新,還要仰賴各個巨企的科研能力,不能一棍子打死。筆者看好港股,認為這是一個時機,不過下半年全世界貨幣政策都變成雙向變化,所以市場會比較動盪。

美國國債市場上周出現大動盪。市場上突然蹦出一種論點,說「peak in growth, a peak in inflation and a peak in policy stimulus」,增長見頂了,通脹見頂了,刺激措施見頂了。這個帶來沽空盤離場,債券急升,利率急跌。的確,美國的政策刺激應該已經見頂,經濟增長估計沒有見頂,通貨膨脹肯定沒有見頂。

在筆者看來,上周發生的是市場去槓桿降風險所帶來的一時性條件反射,並不意味著衰退的重臨。如果變種的新冠病毒重新拉高感染率,美國的復甦過程可能被拉長,但不太會被反轉,因為不會再有另一次封城堵路了。

國債利率大幅下降,意味著資金成本下降,意味著銀行裏、債市中的資金被擠向股市,意味著資金增加槓桿。等市場情緒穩定了,的確可能有更多的錢湧向股市。另外,債市這麼走,聯儲的壓力也減輕了不少,反過來聯儲突然做大動作的機會也減少一點。

美國S&P500指數公司第二季度預計盈利增長60%以上,第三季度也極強。歐洲預計第三季度開始盈利大幅反彈。筆者暫時看不到基本面上的原因導致美股持續大跌。在排除美國經濟兩次探底的前提下,債市利率下降,對美國股市是好事,對全世界股市是好事。

中國人民銀行全面降準,在意料之外,於情理之中。市場普遍估計不會全面降準,央行只會定向降準,但是中國人民銀行卻宣佈全面下調準備金率50點。中國經濟率先走出疫情困境,貨幣政策也隨之正常化,但是五月份開始經濟資料顯示經濟出現下滑。

估計本周公佈的第二季度經濟增長資料中,也可能浮現出進一步的經濟增速放緩的跡象。這次降準大約釋放出一萬億元,但是相當一部份會被近月到期的MLF對沖掉,央行實際釋出的流動性是有限的。降準能不能幫到中國經濟,取決於釋放出來的流動性有多少流入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

歷史上看,央行的降準效果一般不佳。如果銀行不借錢,降準就如同用力推一根繩子,並無法將力氣傳遞到另一端。不過這次降準的象徵意義重要,政府開始擔心經濟下滑了。

本周資料兩大焦點,1)美國6月核心CPI,預計環比0.5%,繼續高出政策目標;6月零售則出現較大的負增長。2)中國第二季度GDP,此資料可能十分波動,預計在8-8.5%之間,更值得留意的是第二季度零售和投資增長情況。除此之外,日本銀行例會,估計沒有政策改變;英國通貨膨脹,預測略有上升。

本欄所闡述的是作者對經濟、政策與市場的理解、認識,為個人觀點,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