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是本港女性頭號殺手之一。臨床腫瘤科陳穎樂醫生指,約三成乳癌患者即使接受1年單標靶輔助治療,仍存在復發或死亡風險。聯盟促請政府盡快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將術後雙標靶藥物納入藥物名冊。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昨日指,香港乳癌發病率持續上升,由2000年約2千宗上升至2018年的4,600多宗,每年更有逾700人因此死亡。現時國際上有研究發現,對於高復發風險的HER2型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採用「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化療」的雙標靶藥物組合,比起單標靶,有效減低28%的復發或死亡風險。

現時五大國際乳癌治療指引,已經建議HER2型乳癌患者使用雙標靶治療方案。陳穎樂表示,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已經將雙標靶藥物組合納入常規治療並提供援助,但香港至今未將有關藥物納入藥物名冊。

聯盟在過去兩個月進行網上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會根據醫生建議(98%)和治療費用(85%)來選擇治療方案,反映醫生根據常規藥物指引作出的建議,和經濟問題會極大影響患者的治療決定。調查亦發現,受訪者非常擔心出現復發和病情轉差(92%)、未能治癒(85%)及出現經濟問題(82%)。

陳穎樂表示,本港每年有230名HER2型乳癌患者適合使用雙標靶治療方案,但實際用藥的比例僅約15%,估計與治療費用有關。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促請政府盡快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將術後雙標靶藥物納入常規治療。

聯盟亦邀請47歲乳癌康復者Vicki出席記者會分享她的經歷。Vicki於去年確診HER2型乳癌,曾在私家醫院接受全乳切除手術,事後被轉介到公立醫院接受療程。由於當時Vicki出現淋巴擴散,有較高的復發風險,故公院醫生接受私家醫生的建議,採用雙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方案。現時Vicki病情已受控,並在今年2月接受化療後返回工作崗位。

Vicki表示,治療費用高昂,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建議政府應與時並進,持續增加資源包括檢查、治療及藥物資助,並提供更多嶄新及不同種類的治癌藥物。對於在公院等候治療的時間較長的問題,Vicki亦希望政府能增聘更多人手縮短輪候時間。

陳穎樂說,現時政府對新藥物納入藥物名冊的審批流程長達1至5年,遠低於受訪者的期望。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女士認為,癌症的治療時間十分關鍵,建議政府加快檢視常規指引。Vicki亦希望政府能在6個月內,將效用和安全性受國際認可的治療方案納入藥物名冊,認為新藥或治療方案能增加患者對治療的希望及信心,減少抗癌時的心理壓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