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研究社和綠色和平今(10日)發佈《失棕罪——香港棕地現況報告2021》,發現政府最新的棕地數據較實際少近380公頃,接近四分之一。全港實際有近2000公頃棕地,團體更發現部分棕地侵入郊野公園範圍。
研究團隊用近半年時間,透過衛星圖、現有數據庫等資料,以及實地考察,發現政府的數據存在過時、不全面、錯漏百出的情況。團體表示,他們採用的研究方法與政府相若,質疑政府有心低估棕地情況,以便提出填海及開發郊野公園方案。
團隊指出,現時香港約有1985公頃棕地;而發展局及規劃署2019年公佈「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的數據,則指只有1579公頃,兩者相差近380公頃,若取其一半以中低密度發展,相當於13個彩虹邨,約等於9.5萬個單位。
政府無確認及無持續更新棕地資料 最舊參考2015年資料
團隊指出,政府有「三棕罪」。其中,政府網頁顯示它的棕地資料更新至2020年5月,惟團隊揭發政府的參考資料最舊為2015年的資料,而部份資料是2017年或2018年的,過時3至5年。
本土研究社成員蔡諾正指出,政府網頁棕地資料使用的地圖底圖,其實是2015年政府的航空圖。他以新田信芯園附近(新界軍營以北)的土地為例,根據Google Earth 2021年的衛星地圖,及政府2015年的航空圖做比較,可以發現信芯園附近的露天貯物場未被計入棕地。蔡諾正表示,經過他們現場勘查,證實該處被用作放置建築物料,如鐵枝等。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陳可淳質疑政府「數棕地」敷衍了事,她指出其實政府其他部門已經有比較更新的資料,惟沒有用於更新棕地資料,「這樣(政府)肯定掌握不到最新的棕地狀況」。蔡諾正則補充指環保署已經有關於貯物場資料,因業主傾倒或放置物料須得到當局許可。
據報告引用地政總署測繪處2018年的圖片,其實已經可以清楚見到該貯物場。
無全面的研究棕地範圍 不計算荃灣葵青的棕地
陳可淳指出,政府的棕地資料研究範圍完全剔除了荃灣及葵青區,只以一句「都市範圍」輕輕帶過,未對此合理解釋以何準則來劃分研究範圍。經過實地考察,研究團隊在該區發現4.7公頃棕地,部分棕地更入侵郊野公園範圍。
蔡諾正則表示,團隊發現荃灣區川龍一帶的棕地曾因非法傾倒而被環保署檢控,惟政府不參考這些資料計入有關棕地。
無計算「隱形棕地」
「隱形棕地」指的是過往曾被平整或填土,但隨時間長出植被或被植被遮蓋的地塊,從衛星圖片見到是一片綠地,其實這些地方隨時可變回棕地發展。團隊指出,這些隱形棕地可透過翻查過往的衛星圖片辨認出來。研究團隊發現共有70公頃的「隱形棕地」,是相當可觀的土地資源。
蔡諾正指政府竟然刻意無視「隱形棕地」,當局收集棕地資料的研究範圍寫明不會計算「從表面觀察上沒有明顯破壞跡象的植被或(灌)木林等」的土地。
他以元朗蓮花地的「隱形棕地」為例,1982的衛星圖片可見,該地塊已被平整破壞,部份土地被用作露天貯物場,面積一度達9.7公頃,其後該棕地被閒置。據2021年的衛星圖片觀察,該土地大致是一片草地,現時被新世界有關公司持有。
規劃署:研究棕地情況 無包括港、九、葵青、荃灣
規劃署承認報告反映2017至2018年情況,新界土地活動會隨時間有所變化,不排除網頁資料與最新的土地情況不同。為避免誤會,署方會在網頁修改「更新時間」的字眼。當局亦承認有顧問在實地考察期間發現有棕地重新綠化,但在研究上未有視為棕地。署方強調研究計劃主要是為了掌握新界鄉郊的棕地情況,故研究範圍不包括香港、九龍、荃灣及葵青。
規劃署表示規劃的方向是將棕地作業逐步整合到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地方,以防止棕地擴散到不當的地方。當局強調不會容忍任何違反《城市規劃條例》的發展行為,一旦發現會採取執行管制行動。
蔡諾正則表示更新時間字眼不會改變棕地數目接近2000公頃,以及數漏約380公頃棕地的事實,要求當局更新現有的棕地政策,在確定棕地發展潛力前擱置郊野公園或海洋等破壞自然的發展計劃。
陳可淳就形容當局的回應「懶懶閒」,承認錯誤卻不提出解決辦法。她指出,團體揭發問題不只是期待當局承認問題,更希望當局有後續的跟進,解決問題。蔡諾正亦批評當局對棕地政策漏洞視而不見。
對於署方「防止棕地擴散」的言論,當局僅重申會根據現有條例去監管和執法,陳可淳指出短短3年(2018-2021年)棕地在現有條例下已經擴散約380公頃,情況嚴重。她認為規劃署非對症下藥,並不想解決棕地政策的問題。
數漏棕地影響政府房屋政策和房屋供應
報告指出,政府計算棕地的漏洞會減慢房屋供應,如在新田潘屋村數漏約3.5公頃棕地,這些棕地毗鄰古洞北新發展區,政府當初可透過發展計劃一併收回發展公營房屋。
數漏的棕地亦會令部分棕地群變得分散,導致政府誤判其潛在發展潛力。如元朗馬鞍崗的一棕地群本來共有10.34公頃,政府卻只辨認出6.8公頃,發展潛力變相減低。
棕地政策的漏洞威脅自然生態環境
研究亦發現有棕地出現擴散、「越棕越入」趨勢。「越棕越入」意即遠離主要道路,逐漸迫近甚至進入綠化帶及郊野公園範圍,威脅到郊野公園的自然環境。例如規劃署研究收回的沙埔選址外的棕地,在2021年已增長至約45公頃。
團隊對政府發展棕地的建議
團隊建議政府,面對迫切的房屋供應需求,可回收部份棕地發展約6-12層的中低密度鄉村式公屋。根據當局規定,該類屋宇每公頃最高可建500個單位。團隊批評政府刻意隱藏「中低密度鄉村式公屋」的選項,呼籲政府「細有細做,大有大做」,妥善利用棕地的發展潛力。
報告亦指出,現時已有工業大廈滿足物流及工場的用途。團隊建議政府重置棕地作業,以合理價格讓受影響的作業員優先重置。部份無法修復環境的棕地,建議用作發展多層工業大廈。
團隊亦要求政府收回侵入郊野公園等生態敏感地帶的棕地,並安排環境修復,又建議政府將部份不適合發展房屋的棕地發展成較低基建壓力的公共設施,例如公園、體育館或墟市等。@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請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