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香港男子歌唱組合Shine有一首《燕尾蝶》唱得街知巷聞,歌詞提及城市在高速的發展下,一些自然生態遭到改變和破壞。20年過去,新一代人未必再認識《燕尾蝶》,Shine亦各散東西,但香港依舊「摘去鮮花、種出大廈」,而被「摘」去的,還有一個又一個本地傳統鄉郊工業,到底「建造繁華」是否真的要犧牲自然生態和傳統工業?

香港政府過去一直在收地發展的問題上引起大大小小的爭議,今年在新界的多項收地工作,包括古洞北新發展區、屯門藍地公營房屋項目、橫洲發展計劃二期和北部都會區等更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多項收地計劃除了受到當地的居民反對外,亦影響了當地多個鄉郊工業,當中包括已經擁有數十年歷史的本地生產公司。

除了近期經常登上新聞版面的志記鎅木廠和德保雪粒廠之外,受到上述多項收地計劃影響的鄉郊工業其實遠不止於此,當中還有同樣位於北區的兩大本地醬油廠悅和醬園和同珍醬油,另外亦有位於橫洲的香港木庫以及一些經營多年的車房等各類型大大小小的鄉郊工廠。由於醬園這種廠房需要在面積較空曠以及能夠與陽光接觸的環境下生產,一些傳統工業被政府回收用地後可能無法找到其它合適用地,繼而被迫遷出香港甚至結業。

雖然上述大部份本地工業未必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有很直接的關連,然而當中不少本土工業其實是默默陪伴著香港數十年的「老字號」,例如志記鎅木廠擁有逾70歷史,而悅和醬園更加成立接近80年。被通知需要在2025年遷出的德保雪粒,亦已經營逾40年,現時每日最多可生產800噸冰粒,佔全港食肆約三成供應,不單止對大眾有一定關連,而且亦不是所謂的「夕陽工業」,甚至有重要的保留價值。

既然不是夕陽工業、且擁有悠久的歷史,那麼政府在回收用地時有提供足夠的支援讓這些工業能夠繼續營運嗎?答案其實頗為尷尬,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沒有,政府計劃在元朗洪水橋興建多層工業大廈,讓受收地影響的棕地作業者搬遷至該處繼續運作。

然而這個計劃仍未落實,對受影響的作業者來說根本「遠水不能救近火」,而且政府亦承認多層工廈的樓層高度有所限制,未必適合一些涉及重型機械的作業搬入。德保雪粒執行華董事陳衍行曾經表示,製冰廠的用電量遠超工廈供電量的數倍,而且需要大量用水,加上要重新投資適合在工廈使用的機器高昂,估計需要投資達一億元,可見多層工廈亦非所有棕地作業者的完美解決方案。

非政府組織「本土研究社」根據政府2017年分布的棕地研究統計指,現時香港約有59間鄉郊工業,佔地面積約為23公頃,即約一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就可以容納本港所有鄉郊工業,讓他們繼續運作,而政府現時未有具體規劃的棕地則仍有數百公頃。發展局上星期就表明,「用地一換一」並非當局的現行政策,換言之,現行政府的政策和計劃都無法為用地被回收棕地作業者提供即時的重置幫助。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曾經呼籲棕地作業者要「升級轉型」,惟當局只作補償、不作換地的政策實際上更似是「去工業化」。

面對著失去作業用地的困境,一些棕地作業者能夠倚靠的並不是政府,而是民間的有心人。上月底被回收用地的志記鎅木廠,負責人王鴻權近日表示已經獲得熱心人士願意租出一幅位於粉嶺坪輋的土地,讓鎅木廠可以重開。雖然總算是解決了用地的問題,但權叔仍要繼續和政府「交手」,希望當局能夠酌情發還原本留在舊工場的機器和木材,到頭來一切還是需要民間和個人「自救」。

近期多個被政府回收的鄉郊工業用地,涉及多個發展項目,當中亦包括興建公營房屋。政府落實解決住屋需求問題需要回收土地是一個現實問題,但過程中忽略持份者往後的重置安排,甚至忽略部份本地工業對香港的影響和文化的傳承,做法卻令人感到官僚和不近人情。然而在當局幾乎沒有商量餘地的收地政策下,這些工業、文化,最終只會因為城市的急速發展而遭到犧牲,正如《燕尾蝶》後半段的歌詞一樣:情懷,終究承受不起風化。@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