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古代少有的美男子,娶了曹操的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是三國時期魏末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音樂家,當時玄學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賢」的領袖;曾官至曹魏的中散大夫,但由於對司馬氏採取不合作態度,最終招致殺身之禍。他就是嵇康,被視為中國文人中不畏強權精神的代表人物。
嵇康(二二四~二六三),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銍(今安徽省濉溪縣)人。父親離世早,從小缺乏嚴格管束,母親與哥哥對他的嬌慣,使他養成了桀驁不馴的性格。
據載,年少時嵇康便顯出過人聰慧,他不是通過拜師或進入學校來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而是通過自學完成的。他博覽群書,學習了各種技藝,通曉音律,尤愛彈古琴。
史書中稱嵇康有猶如蛟龍的文采,鳳凰的姿容,風采出眾而且自然天成。還有一段故事說他去採藥,在山中流連忘返之時,打柴的樵夫竟誤以為遇到了神仙,可見其氣質非凡。
嵇康寫的《聲無哀樂論》是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重要音樂理論著作,他主張聲音的本質是「和」,合於天地才是音樂的最高境界。他作有《風入松》等作品,其中《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被稱作「嵇氏四弄」,與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
隋煬帝曾將彈奏「九弄」作為當時取仕的條件之一,足見影響之深遠。據傳,嵇康是從杜夔的兒子杜猛那裏學得《廣陵散》,他經常彈奏,但拒絕傳授給他人。
容姿俊美、才華出眾的嵇康,又娶了曹魏宗室,按說應該是仕途坦蕩,前途無限了。但他卻喜歡讀道家的著作,追求古代隱士的生活,在煉丹服食之外,主張清心寡慾、修身養性;「交不為利,仕不謀祿」,不願追名逐利,寧可在家打鐵也不出來當官。後來,他隱居於河內郡山陽縣(今河南省焦作市)。
當時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想聘嵇康為幕府屬官,嵇康就跑到河東郡躲避徵召,招致了司馬昭的忌恨。
身出名門的鍾會有一次帶著眾多官員來拜訪,嵇康一看排場就非常反感,旁若無人,繼續在家門口的大樹下打鐵。鍾會覺得無趣,正悻悻準備離開的時候,嵇康開口說話了,他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鍾會記恨在心。
景元四年(二六三年),嵇康好友呂安被其兄誣告不孝,仗義執言的嵇康出面為呂安作證,觸怒了司馬昭。鍾會便趁機在司馬昭面前陷害嵇康。一怒之下,司馬昭下令處死嵇康與呂安。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學生請求朝廷赦免嵇康,司馬昭不同意。
臨刑前,嵇康神色自若,看了看太陽的影子,知道離行刑還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彈奏的古琴,最後彈奏了一遍《廣陵散》,長嘆道:「當初袁准向我學習《廣陵散》,我都吝惜著沒有教他,《廣陵散》如今要失傳了!」然後從容赴死。
《廣陵散》樂譜載於明代的《神奇秘譜》,全曲四十五段之多,是目前存見最長的一首古琴曲,講述了一個復仇的故事:
聶政的父親為韓王煉劍,反被其殺害。聶政長大後,為父親報仇,去刺殺韓王,失敗後避到山中,遇仙人學琴八年,出山後彈得一手好琴,據稱是「觀者成行,馬牛止聽」。後來聶政被召進宮中為韓王彈琴,他自毀其容其聲,把刀藏在琴中,成功刺殺了韓王。◇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