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一場秋雨一場寒
大暑之後十五日就是「立秋」日,當太陽年中位置到達黃經135度時,每年約在陽曆八月七~八日之間交秋。立秋在二十四節氣中是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一種節氣,是炎熱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也是酷夏即將過去的預告。
雖然,這時期副熱帶地區還很熱,感受不到「秋」來了的氣息,可能要到中秋才真感受到秋天的涼爽,有道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立秋以降,氣溫逐漸下降,入夜就能感覺到涼意。
梧桐一葉知秋,南宋宮中報立秋
秋天何時來?古有「一葉知秋」的觀察,這敏銳的一葉來自梧桐。北宋文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有〈梧桐〉(注1)詩寫「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以詩情畫意傳達出梧桐的對秋氣的敏覺。
秋
天來了,物候、人文也隨之對應更變。南宋宮中有報秋的儀式,等「立秋」節氣一到,就向民間通報。從南宋人吳自牧撰《夢粱錄》「七月立秋」一條,可以看到官吏通報「秋來」場景,立秋一到,都城臨安(杭州)宮中和民間一片應時序過活兒的熱絡景象: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於禁廷內,以梧桐(注2)樹植於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編按:謂穿禮服而執朝笏 )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都城內外,清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唐宋應時風物詩,立秋剪戴楸葉
南宋立秋時節的應景風物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人人爭買來剪出花樣戴鬢邊,這種風俗唐朝就有了,傳至北宋,在南宋時依然熱絡地流傳。
據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木二》「楸」一條的記載,其中提到了唐代的立秋風俗:「唐時立秋日,京師賣楸葉,婦女、兒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北宋遺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立秋」條目中記載北宋汴京的立秋景象,同於唐時:「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南宋則延續了這種風俗。
立秋的節令物候
在古書中記載立秋的節令物候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對於季節的感受,花草蟲鳥這些大自然中的棲生物比人還敏銳。寒蟬,體形較其它的蟬小,《爾雅》稱為寒螿;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天地‧氣候集解》云:「鳴於秋者曰寒蜩,即《楚辭》所謂寒螿也。」又云:「此物生於盛陽,感陰而鳴」,寒蟬感應節氣而鳴,牠一叫也就是立秋時節到了。寒蟬叫聲急疾,俗稱「都了」。
農夫們一定要趕在寒蟬鳴叫,也就是立秋前完成插秧工作,晚的話就會影響稻作的生長。二期稻作若遇上低溫期,稻子會長不好,所以要趕上時機插秧播種。
立秋節氣俗諺
對農夫來說,節氣俗諺中累積著農業社會的經驗傳承,節氣俗諺也是一般人民的生活參考。以下是常見的和立秋相關的俗諺:
1.「雷打秋,年冬高地半收,低地水漂流」:農夫觀察立秋當日的天候來預測農作物收成。立秋這一天對農作來說怕遇上打雷,立秋日打雷,高地的收穫會減半,低地的水稻則會歉收。
2.「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立秋日喜雨不喜乾,如果當日下雨則是豐收好預兆,對樣樣農作物來說都能期待好收成。
3.「立秋溫度高,果梨灌漿飽」、「立秋溫度高,果子著色好」:立秋日喜高溫,水果能飽滿、著色也好看。
千年前,立秋節氣一到,官吏報秋,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好個立秋的風物人合一光景!後人可能起疑竇,梧桐豈有知,何能應聲而落?不管今人知與不知,開天闢地以來,天地轉動循序而不亂,萬物感發應氣而不違,這是創物主造就的天地,人與天地合和生機自在,好生品味天地的節氣魔術吧!
注1:司馬光〈梧桐〉
紫極宮庭闊,扶疏四五栽。
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
實滿風前地,極添雨後苔。
群仙儻來會,靈鳳必徘徊。
注2:梧桐是吉祥樹木,中國皇宮殿中皆種有梧桐。傳說中鳳凰只肯棲身梧桐木。漢朝的《西京雜記》就記載:「上林苑桐三,椅桐、梧桐、荊桐。」◇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