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暴露了中國科企「缺芯」病。日前黨媒又披露,中國許多種子靠進口,隨後指九成豬種也是從國外引進,都可能面臨被「卡脖子」的問題。

黨媒《中國新聞周刊》3月9日刊文稱,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豬肉消費國和生豬生產國,平均每年消耗7億頭豬,其中90%都有引進品種的血統。

報道引述專家的話表示,中國本土豬存在出欄慢、消耗大、豬肉脂肪高等缺點,必須進行改良。但因為種豬繁育需要巨額資金,而當前中國經濟只追求短平快,在育種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導致中國種豬市場上銷售的仔豬90%屬於洋豬後代。

報道稱,種豬繁育位於生豬養殖金字塔體系的頂端,因此稱其為「豬晶片」毫不誇張。目前種豬繁育技術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法國、丹麥等少數國家,中方在這方面面臨和晶片類似的困局。此前,新華社旗下刊物《半月談》雜誌也刊文稱,中國種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弱,一些品種、領域和環節過度依賴洋種子,進口受制於人,隱藏「斷種」風險。文章提到,2019年中國蔬菜種子進口2.24億美元,佔種子進口額一半以上。許多蔬菜種子基本都靠洋種育成。一些地區、一些品種的洋種子佔比超過80%,甚至幾乎全靠進口。

2021年中共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打好種業「翻身仗」。在去年12月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也強調,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