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除生產不了圓珠筆的筆珠外,中國院士譚建榮日前披露,高端機械裝備上的螺栓「幾乎需要100%進口」。
據《科技日報》11月1日報道,10月28日在濟南召開的智能製造發展研討會上,多名國業內專家討論了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今年前8月,大陸機械工業實現利潤1.14萬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4.12%;在進出口方面,2016年機械工業進口額2727億美元,出口額3748億美元,順差1021億美元。
報道稱,這些數據看似漂亮,但「老機械工業人」蔡惟慈卻高興不起來。作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的蔡惟慈說:「中國低壓電器、緊固件、軸承等量大面廣的基礎元器件和零部件雖大量出口,但其中高端產品卻必須進口。幾乎每個小行業都存在著低端大量出口,高端不得不大量進口的現實。」
蔡惟慈認為,中國機械工業的主要制約因素是「創新能力弱和基礎不強」。
譚建榮從另個一角度說明高端裝備上的螺栓「幾乎需要100%進口」這個問題。他說,「高精度、大尺寸等關鍵零件的精密加工需要高端鍛壓機床,後者也是重大工程的基礎」,但隨著中國高精度、深拉伸、超低速等極端工況的需求增加,中國鍛壓機床自主設計開發面臨重重困難。
他列舉了越高端越需要的一組數據:2016年大陸金屬加工機床外貿逆差45億美元,儀器儀表逆差126億美元,汽車逆差更高達338億美元,高端供給不足矛盾突出。相同型號、用於小型精密零件的高速力機,日本設備的下滑塊速度可達每分鐘4000次,而中國產品的最高速只有每分鐘1200次。歐美鍛壓機床數字控制化率可達80%,而中國只有不到30%。
蔡惟慈更是表示:「沒有高水平的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及基礎機械的支撐,就無法改變中國製造『低檔貨』的形象。」
在今年兩會提交的專題調研報告顯示,上海大眾汽車發動機廠維修部高級經理徐小平曾經去一個民營企業調研,發現這個企業的產品做得非常好。該企業老總說:「連一個國產螺栓都不敢買。」
徐小平說:「不要簡單看這個價值幾毛錢的小螺栓,哪怕我們的高端國產發動機上,幾乎100%用的是進口螺栓。」
徐小平認為,國產的專業水平不夠。國產「螺栓裝在某個部位,時間一長就鬆掉了,造成安全事故」。
據大陸官媒去年報道,中國有3000多家製筆企業,年產圓珠筆400多億支,中國是當之無愧的製筆大國,但大量的圓珠筆筆頭的「球珠」卻需要進口。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