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緬甸軍事政變後,中共支持軍政府,引發緬人憤怒,緬甸示威者多日在中共大使館外集會,要求中共當局不得干涉緬甸國家事務。這凸顯了中共對緬政策的困境(可參見筆者「緬甸政變 中共陷困境?」一文)。而緬甸又是中共「兩洋戰略」的樞紐節點,這又意味著「兩洋戰略」遭到沉重打擊。
所謂「兩洋戰略」,指中國在現已擁有的太平洋出海口之外,再間接擁有印度洋出海口。為實現「兩洋戰略」,中共「一帶一路」所規劃的「六大經濟走廊」中的三條都與此相關,即中國-中南半島經濟、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後又增加了中緬經濟走廊。
從近幾年的情形看,中共「兩洋戰略」脫離現實,存在重大誤判,推進緩慢,步履維艱,尤其國內國際形勢大變,可以說是掉進泥潭裏了。本文略談兩點。
首先,「兩洋戰略」源於中共的爭霸世界野心,暴露了其驚人的戰略弱智。
中共取代美國、爭霸世界的野心,內生於其意識形態,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本質使然,從毛澤東的「超英趕美」到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一以貫之。因此,雖然中共自稱「始終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而非挑戰者,是國際秩序的建設者而非破壞者,是國際秩序的貢獻者而非所謂『搭便車者』」,實際卻恰恰相反。中共政權作為美國主導的現行國際秩序的挑戰者、破壞者和「搭便車者」,「兩洋戰略」就是一個例證。
中共搞「兩洋戰略」,最初的直接目的是破解所謂「馬六甲困局」。大家知道,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是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控制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海運貿易和一半以上的石油運輸;中國是馬六甲海峽的最大使用者,但中共海軍卻鞭長莫及,一旦出現意外,將給中國的「安全」造成極大隱患。
2003 年11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時任黨魁胡錦濤公開提出要破解「馬六甲困局」。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第一次提到了海上運輸通道的安全問題。2012年,中共18大報告首提「建設海洋強國」。2013年,中共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 初始時期,「一帶一路」以中國周邊國家為對象,最遠也就到歐洲,不過很快就超越了這個範圍,把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北冰洋都包括進去,擴張到了全世界。其不僅是經濟區域合作規劃,更是以全球化為名、集合了政治、軍事、意識形態等等內涵的全球擴張路線圖。
事實上,迄今中國使用馬六甲海峽並未出現甚麼問題,在美國主導的現行國際秩序中馬六甲海峽也並未出現「困局」,反而是「安局」。國內外研究表明,所謂「馬六甲困境」是個偽命題。
第一,「馬六甲困境」的前提是中美開戰,如果中美不開戰,美國封鎖馬六甲海峽,扼殺中國「海上生命線」幾無可能;而二戰後的美國國際戰略演變和中美關係史表明,除非中共首開戰端,美國不會主動開戰。第二,繞過馬六甲海峽的種種應對,例如建造泛亞石油大陸橋(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中亞-中國油氣管道),建設從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到新疆的輸油管道,鋪設從緬甸實皎漂港至雲南昆明的輸油管道等等,實際表明,都無法有效緩和與化解困境(只要美國海軍繼續保持對中共海軍的絕對優勢,那麼中國的海上生命線就隨時隨處都有被其隨意切斷、封鎖的危險,華盛頓若下定決心,何須只在馬六甲動手?)第三,中共通過發展遠洋海軍來抗衡超級大國也不是可行的途徑。這不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還可能陷入海上軍備競賽,在這樣的競賽中,中共並沒有多大的勝算,反而是越擴軍越不安全。
綜上所述,「馬六甲困境」偽命題暴露了中共對美的深深敵意和終必一戰的戰略企圖;中共為破解所謂「馬六甲困境」的種種應對,如同毛澤東時代基於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早打、大打、打核戰爭」而大搞「三線建設」一樣,勞民傷財、耗費國力。
其次,「兩洋戰略」路線設計好大喜功,脫離實際,缺乏嚴格經濟論證。
中共「兩洋戰略」設計了四條主線路,即中國-中南半島經濟、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緬經濟走廊。目前,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仍舊處於議題討論階段,尚未進入實質性的啟動運轉期;其它三條走廊的建設,都遠未達到中共的預期目標。
僅以中巴經濟走廊為例。巴基斯坦被稱為中共的「巴鐵」,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預計總工程費560億美元(始初宣佈為450億美元),從2013至2030年分三期建設。走廊起點在新疆喀什,終點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0公里,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其以瓜達爾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為重點,形成「1+4」合作佈局。目前,走廊項目已有70個,其中4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或已完工;2020年爆發大瘟疫,中共官員稱「中巴經濟走廊已經成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成功統籌防疫與生產的標桿」。
但是,許多研究指出,中巴經濟走廊缺乏經濟可行性。例如,有研究指經過這個走廊的貨運量,還不夠維持日常營運成本的零頭。又如,設想中的中巴石油管道穿越區域自然條件惡劣,工程建設技術難度極大,建設和營運成本極高,而且大陸能源消費主要在東部,中巴跨境輸油過去得不償失。再如,建設中巴跨境鐵路,不僅所經地區是世界屋脊的延續、地質構造脆弱、地震頻發、運行維護非常艱難外,而且以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口岸為圓心,直徑1,000公里範圍內基本上沒有工業,試想,這條鐵路建成後主要運甚麼?(此外,中共貸款正在讓巴基斯坦的償債義務激增,使其掉進「債務陷阱」。)
的確,「中巴經濟走廊是令中國納稅人恐懼的深淵」。中共耗費巨資,最大的收穫是獲得了瓜達爾港的四十年經營開發權,試圖將瓜達爾港變成挺進印度洋的「珍珠鏈戰略」中的「珍珠港」。但是,如美國教授張欣所指,即使中共要在瓜達爾港建立海軍基地,也不值得花100億美元,因為菲律賓決定在Subic Bay重建一個海軍基地,預算僅僅是1260萬美元。
事實上,「兩洋戰略」、「一帶一路」等等國策成了中共的「大撒幣」工程,中共內部也是有不同意見的。例如,中共一位資深外交官驚呼「一帶一路」可能成為絞殺中共外交的「兩根繩索」。
結語
中共「兩洋戰略」的結局將如何?本文以為,其受如下三大因素的影響。
第一,中國經濟增長率近年來持續下墜,中共日子過得越來越「緊」,「大撒幣」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自身的衰勢和全球產業鏈重組的「去中國化」,使中國對周邊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下降。這些都意味著中共「兩洋戰略」的經濟動力走向衰竭。
第二,中共「兩洋戰略」,潛藏著取代美國,爭霸世界的野心,是對現行世界經濟、政治秩序的重大「修正」,嚴重威脅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美國的反制是必然的。中美較量勢必極大牽制中共「兩洋戰略」的推進。
第三,中共間接獲得印度洋出海口,要想在印度洋和南亞暢行無阻,首先應與印度搞好關係,因為印度畢竟是印度洋和南亞的主導國家。但是,從2017年的洞朗對峙到2020年的中印邊境致死衝突,中印關係正處難關。中共現在強推「兩洋戰略」,勢必加大中印戰略對抗。
概而言之,由於「兩洋戰略」的自身缺陷和最近幾年來國內國際形勢的巨變,尤其圍剿中共已成為國際格局演變的主線,這些都使中共「兩洋戰略」難逃「爛尾」的命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