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衛生部的消息,截至當地時間2020年6月25日8時,印度確診病例已升至473,105例,僅次於美國、巴西、俄羅斯,累計死亡14,476例。自1月30日確診首例病例以來,印度疫情擴散的速度已明顯加快:例如,5月28日以150,793例上升為全球第9名,6月13日以320,922例高居全球第4名;又如,確診病例從零到突破10萬例用時109天,但從10萬至20萬例僅間隔16天,而後僅用10天就突破了30萬例。更嚴重的是,專家警告拐點仍未到來。

印度疫情為何近期快速蔓延?瘟疫為何重創印度?根本原因,大紀元的兩篇特稿——《病毒針對共產黨而來》和《越親中共疫情越重 防疫有良方》已有透徹論述。

或曰:中印近日不是爆發邊境衝突了嗎?中印關係不是長期為「歷史積怨」因素和「大國抗衡」因素所糾纏嗎?中共與印度的關係怎能說好呢?

的確,中共與印度有一段恩怨交織的歷史。但是,時至今日,共產主義仍在嚴重滲透、困擾、毒害著印度;2014年以來莫迪政府雖高舉民族主義旗幟,但在諸多重大政策上或與中共妥協或搖擺不定,或想左右逢源,不與中共切割。所以,瘟疫重創印度,其來有自。本文試作論述如下。

共產主義肆虐印度

共產主義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侵擾印度:第一,「尼赫魯社會主義」設計了印度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第二,印度共產黨至今仍是印度的重要政治勢力。

先談「尼赫魯社會主義」。尼赫魯是印度獨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印度國大黨領袖、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理,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1952~1964)。尼赫魯提出一種「在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正統實踐之間的中間道路」,在印度建立 「民主式的社會主義」。印度憲法規定,印度是主權的、世俗的、社會主義的民主共和國。印度經濟體制是以資本主義為基礎,以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為主導,建立大量國有企業,仿照前蘇聯實行五年計劃。

尼赫魯逝世後,其唯一的女兒英吉拉·甘地曾分別擔任兩屆總理(1984年在最後任期期間遇刺身亡),繼續走社會主義道路,而國大黨內部的左翼勢力和印度共產黨也陸續站到了她的身後。這個時期,印度GDP平均增長率約為3.2%,這種速度與人口增長率相當,被戲稱為「印度式增長」。

長期積累的種種經濟體制弊端以及國際形勢的巨變(尤其是蘇聯解體),終於迫使印度於1991年開始改革,走向自由市場經濟。雖然印度自改革以來經濟有長足發展,呈現出一種與中共跛足改革大異的「印度模式」,2015年以來經濟增長率超過中國,在主要經濟國家中名列第一,一些研究認為印度經濟發展潛力超過共產中國,但是,印度經濟中的「社會主義因素」遠未肅清,也難以肅清,改革還有一些大關、難關要過。

再談印度共產黨。1921~1922年間,印度的加爾各答、孟買、拉合爾、馬德拉斯和康浦爾等地都出現了馬克思主義小組。1925年12月26日召開印度共產主義者第一次全國會議,印度共產黨成立。1933年12月加入共產國際。印度共產黨的黨內鬥爭頻繁激烈。印度獨立後,時而提出要採取俄國十月政變的道路,時而提出採取中共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推翻政權,時而與宣稱要建立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國大黨左翼結成統一戰線。不過,印度共產黨還是參加了歷次的國會選舉。

20世紀60年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生了大論戰,印度共產黨分裂,主要有印共(馬)和印共(1964年),還出現了一些極左的共產黨組織,如印度共產黨(馬列)等等。

目前,印度的共產黨黨員總數接近200萬,是世界非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強大的一支共產主義力量。印度的共產黨人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影響印度政治。

一種是合法鬥爭。印度的共產黨人和其它左翼力量組成左翼陣線,在西孟加拉邦、特里普拉邦和喀拉拉邦都(曾)組成過自己的邦政府。而在西孟加拉邦,從1977年開始,左翼陣線連續執政幾十年,是印度執政時間最長的地方政府。甚至,2004年,印共(馬)和印共二者及其它左翼力量在國會選舉中所獲選票之和超過了60張,這個數目雖然還不足以組織政府,但卻對欲組成政府的大黨聯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雖然,左翼陣線的影響近年下滑,例如2019年印度大選,左翼陣線僅獲6席(較上屆下降5席),其中印共(馬)3席、印共2席。但是,印度的共產黨人仍在積極活動,例如,2020年5月19日,印共發動全國抗議活動,聲稱反對中央政府反人民、反移民、反貧困的立場,反對莫迪宣佈的20萬億盧比一攬子經濟計劃及隨後工會財政部長宣佈的五項一攬子計劃。

另一種是暴力鬥爭。2003年2月,印共(馬列)中的「人民戰爭集團」和「印度毛主義共產主義者中心」決定兩派之間今後無論出現何種分歧均不能發生衝突;2004年9月,兩者合併,印度共產黨(毛派)正式成立。前溯歷史,印度共產黨(毛派)的武裝鬥爭在印度持續了半個多世紀。2009年,印度共產黨(毛派)控制著印度1/3的土地和人民。2013年8月,印度共產黨(毛派)公開宣稱將在2050年前通過武力奪取政權。

印度共產黨(毛派)的崛起使印度的國內安全形勢日益嚴峻,成為了印度「最大的內部安全問題」。印度政府採用了「兩條腿走路」(「招安」和「圍剿」)的策略,但都沒有取得滿意的效果。印度政府計劃從2009年11月至2014年投入300億美元用於更新武器裝備以清剿印度共產黨(毛派)。在歷時5年的清剿行動中,印度政府實際開支遠遠超過300億美元,仍未完全達到目的。2013年度,印度有93名印度共產黨(毛派)分子被擊斃,但印度安全部隊和平民卻有166人喪生。

雖然國際社會普遍將印度共產黨(毛派) 的暴力活動視為恐怖主義、雖然2005年中共駐印度大使聲稱中共願助印度消滅毛派分子,然而,中共內部的一種意見卻認為:印度共產黨(毛派)的活動代表了當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方向,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印度乃至全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前途」。

印度多屆政府與中共政權「合作」

印度1947年獨立,有著強烈的成為大國的心態。在美蘇冷戰的大格局中,印度領頭搞「不結盟運動」,要做第三方,維持自身獨立的外交空間。隨著國際形勢演變,在南亞,巴基斯坦、美、中為一方,印度、蘇聯為一方,雙方對峙。中共「改革開放」後,調整南亞政策,中印關係解凍。中共先以「超越邊境問題,發展兩國關係」,後以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05年)這兩大話術,來誘引中印關係的走向,即使中印關係呈現出衝突與合作的雙重態勢,也使多屆印度政府對中共政權都抱有一定的幻想和誤讀。

例如,中印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國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的GDP是印度的5倍,兩國國力差距甚大,中共蔑視印度;中共2012年之後力行「大國外交」(包括外交戰狼化),對印度日益強硬;尤其,印度走民主國家道路,更與中共專政體制相對立,中共長期拿所編造的「中印對比」來支撐自己的「道路自信」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中共對印政策的背景。但是,印度政府對此並未從戰略層面進行深入考慮,對中共的狼子野心仍缺乏足夠認識。

又如,2017年特朗普執政以來,冷戰結束後混沌了二十多年的國際戰略格局明朗化,中美兩極對抗和全球清除共產主義的框架正在加速搭建。特朗普政府將重返亞太戰略提升為「印太戰略」,印度的全球戰略地位驟然提升。然而,印度政府卻仍想在中美之間遊走。

因此,在存在明顯的重大的衝突和戰略抗衡的情況下(例如,中共反對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不允許印度加入NSG——核供應國集團,不承認印度在印度洋的勢力範圍等等),印度政府仍與中共開展了實質性合作,試舉幾例。

其一,印度政府雖對中共的「一帶一路」不以為然,卻仍然參加了亞投行。

其二,雖然美國一再揭露華為5G的安全隱患,組織國際圍剿,但印度仍未明確表態。

其三,中共利用世衛組織掩蓋其對這場大瘟疫應付的責任,並使印度遭受重大損失,但印度對於牽涉到中共的世衛組織改革議題和台灣恢復觀察員身份出席世衛大會等都持保守態度。

其四,美國籌劃將7國集團(G7)擴大到包括印度、澳洲、俄羅斯和南韓,建立一個應對中共的全球聯盟,但印度也一直避免與中共強碰。

其五,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和中俄印三邊合作等機制中,印度許多時候都與中共積極合作,配合了中共的全球滲透和擴張。

正是由於印度政府對中共尚未清晰認知,所以難以跳出中共的「戰略陷阱」。這裏僅分析一個實例。2017年夏洞朗對峙後,中印雙邊關係較冷淡,但在2018年又迅速返升,並在4月的武漢峰會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為甚麼中共會對印度示好?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美國推行「印太戰略」,中美貿易戰打響了。但是,印度政府戰略近視,並未「支持『印太』、抗衡中共」,而是轉向「保持平衡、轉圜中印關係」,仍然迷信「團結中國互利共贏」。中共對此看得非常清楚,並進行了充份利用。為甚麼2017年夏的洞朗對峙會升級為2020年6月15日的中印邊境致死衝突?似乎就不難理解了。

中印邊境致死衝突後,《紐約時報》刊發了一篇文章,題為「印度準備好與西方聯手反制中國(中共)了嗎?」,開篇即說「多年來,美國及其盟國一直試圖說服印度成為其更緊密的軍事和經濟夥伴,以與中國(中共)的野心對抗,並形容這是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制衡最大專制國家的一個機遇」。文章表示,「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一直在公開表示,印度有望在該地區和整個世界發揮更大作用。但分析人士稱,與中國(中共)新的緊張關係將成為最嚴峻的考驗,證明印度是否已經準備好——或是否真正願意——與一個決心擴大自身利益和領土的崛起大國競爭。」

現在,遭受了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瘟疫和邊境致死衝突這兩計重拳之後,印度政府是否能夠清醒一些,跳出中共的「戰略陷阱」呢?

只要順應時代潮流,內清共產主義流毒、外抗中共霸權,印度就能通過目前正面臨著的最嚴峻的考驗。

我們祝願中印友好,但正如筆者在《印度應如何認識中共?》一文中所說,只有中共解體,中國才有了與印度和平友好的前提。印度助力解體中共,中印友好之花將會開放得更加燦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