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生活中,人們不曾發現自己過著脫離日常、脫離人類的生活。直到退休後,才真正看見自我生命,而這段生命將伴隨著無力感與憂鬱展開。
朋友年逾九旬的老母親跌倒,導致骨盆與大腿骨折。朋友一邊說平時開朗的母親最近常提起死亡的話題,一邊問我:「我媽好像得了憂鬱症,要吃藥比較好吧?」
我反問朋友,「九十多歲的老母親躺在病床上,主動聊起死亡的話題,這算哪門子的病?如果在那樣的情況下,放棄活下去的念頭,只是被動接受治療,那反倒是不自然的、奇怪的事不是嗎?當你母親聊到死亡的話題時,你不妨問問她:『媽,你覺得死亡離你很近嗎?』、『媽,你害怕死亡嗎?』、『媽,最近常常想起誰呀?』這些提問引出的故事, 將會給你和媽媽兩人帶來一段幸福的時光。」
這種擔心母親內心越來越脆弱,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憂慮,這正是成語所說的「杞人憂天」。母女倆手握著手,坦露心中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惋惜、懊悔,這個過程就是治療與穩定的過程。
相比之下,找陌生的精神科醫師,服用抗憂鬱劑,在朦朧恍惚間離開人世, 不是更令人鬱悶、遺憾嗎?為甚麼要將這種情緒稱為憂鬱症,並且外包給醫師負責?
無論是老母親關於死亡的話題,抑或是退休後的憂鬱,都不是應該克服的對象。那反倒是讓我們跟上自我生命的旋律,隨情緒波動起伏的時機。
所有情緒 都是生命的指南針
現代精神醫學正鋪天蓋地地洗腦大眾:「生命中許多可預期的問題,都是因為體內化學失衡導致的精神障礙,只要吃藥就能解決。」在這種宣傳方式奠定的知識基礎與硬體設備上,醫療產業成為了無可匹敵的「進擊的巨人」。
父母失去子女的傷痛,怎麼能說是憂鬱症?當一個人被宣告癌症末期,他的不安和恐懼為甚麼是憂鬱症?退休後的無力感和厭煩、被害妄想等情緒,怎麼也成了憂鬱症?把孩子在學校被排擠時的憂鬱和不安,歸咎於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所造成的憂鬱症,這樣的專家既無情且缺乏責任感。
這些情緒都只是生命中經常遭遇的日常課題,也是必須在旁人的協助下一同跨越的生命難關。任何人都有可能面臨無法獨自跨越的陡峭山崖,比起盲目尋求專家的幫助,更應優先做好心理準備,思考以何種態度面對挑戰,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穩定。
本文摘自《好好回話,開啟好關係:用三句話暖進人心,做個支撐他人的成熟大人》,采實文化◇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