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話,即使在嚴冬中也可讓人溫暖;一句傷人的話,縱使在炎熱的六月也會使人感到心寒。古人的這句話是在告誡人們說話要三思,不可隨意出口傷人。

「修口」,自古聖賢之道必備的功課。做好「修口」的功課得要有三個基本的條件:正確的心態、善良的標準、希望的語言。

真誠待人,與人為善,遇到磨難時忍辱不辯,不對他人評頭論足,才是正人君子之所為。

「貴人語遲」 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在中國古代,人們在對待守護口德的態度上都非常嚴肅。有句話說「貴人語遲」,其實這句話很有內涵。

過去說皇帝是金口玉言,不輕易表態,不輕易下定論,謹言慎行。皇帝講出的話是聖旨,稍有不慎,民間就要人頭落地,命運翻轉;隨隨便便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沉浮,或者一群人甚至更大範圍的人的福禍榮辱。所以,一般皇帝都自稱「寡人」「孤家」。

貴人語遲,不是要人話到嘴邊留半句,也不是叫人明哲保身該說的話不說,更不是叫人口是心非,而是叫人明白自己說話的責任,叫人明明白白說話,真正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

孔子傳的「中庸」之道,其中的「中」字是口字上貼了一個封條,告訴你不要亂講話。古代專業修煉的人,包括僧人、道長,幾乎都是閉口不說話,怕造業要償還。佛家講的「修口」指的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佛家講別造以上這四種口業。

在民間,一般有智慧,有涵養的人,講話也是很注意的,怕惡口傷人,失德損德,難以在眾人中立信。

《鄧析子‧轉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意思是: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

一句傷人的話,可能會烙印在他人心中數十年而不去,話一出口難以挽回。

中國民間有一句話:「言多必失、禍從口出!」這個招來禍患的「口」,恐怕大多都是急言快語、閑言碎語,沒經過腦子引起的。所以,人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說話也要想明白再說。

不談他人是非 才子免禍上身

自古聖賢之道必備的功課——「修口」。因此,要做好「修口」的功課得要有三個基本的條件:第一是「正確的心態」,其次是「善良的標準」,最後是以前兩項為基石而發展出來的「希望的語言」。

看似不大的一張嘴,所起的作用卻很大。有人能從口中吐蓮花,撫慰人心;有人則是信口雌黃,搬弄是非,害人害己。可謂福由口積,禍由口出。

有人能從口中吐蓮花,撫慰人心;有人則是信口雌黃,搬弄是非,害人害己。可謂福由口積,禍由口出。(fotolia)
有人能從口中吐蓮花,撫慰人心;有人則是信口雌黃,搬弄是非,害人害己。可謂福由口積,禍由口出。(fotolia)

明朝時期,文徵明(1470年-1559年)「吳中四才子」之一。他在書法及文學領域都頗有造詣。當時,他的名望很高,譽滿江南,很多學子都以他為師。

文徵明平生不喜歡聽人談論他人過錯。如果有人想論別人是非,他總會巧妙地用其它話題引開,從而使想談論是非的人說不下去。終其一生,他都保持著這個習慣,一生都很注重修口德。

當時,寧王宸濠有意聘請文徵明,派人攜帶文書與金幣來到文家。文徵明托辭病重,臥床不起,拒絕接受金幣與聘書,也沒有寫信回覆寧王。

使者離開之後,友人勸他:「如今,寧王是天下眾望所歸之人。他在王府空出位子,請先生去做官。為何您不能效仿枚乘、司馬相如,在王府裏享受一番?」

文徵明聽罷,只是笑而不語。他有識人鑒人之才,大概事先知道了寧王的為人,但也不去談論他的是非。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宸濠在南昌叛亂,終被王陽明所平定。寧王因為謀反,導致身敗名裂。

文徵明堅持不談論他人是非,高潔的處世態度,也贏得人們的敬重。

「三個篩子」的故事

有一次,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興奮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

蘇格拉底毫不留情的制止他,「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他的學生不解的搖了搖頭。

蘇格拉底繼續說:「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你要說的事是真實的嗎?」「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麼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應該用第二個篩子去檢查——是否是善意的?」「不,正好相反。」他的學生羞愧的低下頭來。

蘇格拉底不厭煩地繼續說:「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你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並不是很重要……」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說呢?不要聽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誹謗者的話。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

如果世人能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勤於改正自己的心性缺點,管好自己,碰到什麼不如意事,反而會體諒別人、寬恕別人,這樣自然能減少很多紛擾和怨恨。

《論語﹒衛靈公》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即:君子是從自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哪兒做的不對,從而修正自己;而小人總是從他人身上找原因。孔子還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意思是說:多回過頭來檢討自己的過錯(反躬自省)而少責備別人,就能遠離怨恨了。

「忍辱不辯 寡言不爭」 君子之道

老子在《道德經》中的最後收筆之言:「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忍辱不辯是人生修養的境界。

人生的修行重在行,而不在於辯。一天到晚爭論不休,也未必就能辯論出真理。一切真理與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實修,才能真正領悟。

 孔子在《論語·里仁》中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與別人辯論,即使面對誹謗或人身攻擊,他也能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無辜和清白。

忍辱不辯的人注重埋頭做事,懷著一顆與世無爭的心。真誠待人,與人為善,遇到磨難時忍辱不辯,不對他人評頭論足,才是正人君子之所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