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櫃是現代家庭保鮮食品,延長食物保質期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古代沒有雪櫃,他們是怎麼保存食物的呢?這個話題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似乎有些好奇。其實,古人的智慧遠超我們的想像,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保鮮方法,甚至沿用至今。

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中原土地上的歷朝歷代,多以農業為本。早在上古時期開始百姓就有儲備意識,當糧食短缺時,這些食物將是救命之寶。因此,保存食物很重要,也是一種惜食的做法。

「冰鑑」法

夏天食物很容易變質,在沒有雪櫃(又稱冰箱)的古代,古人如何讓食物不變質呢?

其實古人很早就已掌握冰的功效。古籍中早有取用天然冰的記載,也因此得知,古人會將冬天下雪結成的冰塊,儲存起來留待夏天使用。

早在周朝,就設有專門機構管理和「冰」有關的事務工作。而「凌人」是掌管冰政的官吏,隨著季節變換而調整藏冰事務。

據《周禮‧天官‧凌人》記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鑑,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賓客共冰,大喪共夷槃冰。夏,頒冰掌事。秋,刷。」

這段大意是指,凌人掌理藏冰、出冰的政令,每年十二月命令屬下入山鑿冰,以預計用冰量的三倍藏入冰室。春天來臨時,要準備盛冰塊用作冷藏食物的冰鑑。凡是內、外饔所供的餚饌在二月後,都要放入冰鑑裏冷藏。凡是三酒、五齊、六飲等酒漿也是一樣。

祭祀時,要供應冷藏食物的冰鑑,贈送來賓的食物與祭品都要供應冰塊。天子、皇后及其世子的喪禮,要供給冰屍體夷盤所需的冰塊。夏天時,天子以冰頒賜群臣,要負責執行與處理。秋天時,要刷洗冰室預備冬天貯藏新冰。

1978年出土的戰國曾侯乙楚墓冰鑑,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最早的「雪櫃」。(大紀元資料室)
1978年出土的戰國曾侯乙楚墓冰鑑,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最早的「雪櫃」。(大紀元資料室)

古人將冰塊放入「鑑」容器內製成冰鑑,再把熟食或酒漿等物放入冰鑑中冷藏,用來保存食物新鮮,其功能類似現代的雪櫃。

古代雖沒有雪櫃,舉凡食物保存、消暑、祭祀、醫療保健、屍體保存等,都源自於古人的藏冰制度——冬藏夏用,充份展現出先人的不凡智慧。

地窖法

在中國古代,地窖是人們保存食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地窖距離地面最少有七、八米,裏面充斥著濃度較高的二氧化碳,有利於食物的保存。因此,人們在下地窖取東西的時候,會先用蠟燭測試下面的空氣。在十幾年前的中國農村地區,家庭條件不好的人家仍使用這種方法存儲糧食。

掩埋法

遠古時期因物資匱乏,到了冬季的時候,人們的日常生活缺少蔬菜,這時常用掩埋的方式來保存食物。在地裏挖一個坑,將秋季及冬初收穫的大白菜、蘿蔔、紅蘿蔔、薑等食材放進去,填上土,此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蔬菜的新鮮和不變質。當需要的時候,挖出來即可食用。

醃製法

對於古人來說,醃製是保存食物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鹽,是最好的防腐劑。在中國古代,因物資得來不易,為了延長各種食物的期限,醃製是保存食物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以防腐敗變質。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詳細記錄農業栽培和食物製作的方法。其中〈卷八〉、〈卷九〉記載了各種食物釀造與保存的方式,主要有醃菜、醬菜等,如甜醬與醬油加工成的醬菜、以酒糟製作的糟菜等。

蔬菜經過鹽的醃漬,纖維組織會因脫水而軟化,酸味、澀味、苦味的汁液就能排出。當蔬菜失去活性之後,調味料滲透到原來的組織裏,就可以改善風味。吃飯配醃菜,因為有鹹味的刺激,可以刺激食慾,讓吃不下飯的人多吃一點。

曬乾法

很多魚、肉、菜類食物加鹽醃製,再曬乾,可以保存幾年,以供日後慢慢食用,古人早已認識到這一點。

魚類加鹽醃製,再曬乾,就可以多保存幾年。(fotolia)
魚類加鹽醃製,再曬乾,就可以多保存幾年。(fotolia)

在中國,有一種美食叫金華火腿,至今仍是很多華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餚。以前浙江農村的人經常把它掛在牆上,可以保存十年以上。而浙江人會用火腿來燉湯或是作為燒菜時提鮮的一項配料。

提到金華火腿,不經讓人想到一則故事:宋朝名將宗澤,他是浙江義烏人,常年在京任職。有一年,他由京城返鄉探親。回朝的時候,家人用鹽與硝,醃了一隻豬腿肉,讓他帶回任所食用。

因為怕悶放在袋子裏變壞,所以就把它掛在馬車上,一路風吹日曬的回到京城。取下來時,那腿豬肉變得又乾又硬,而且外皮還長了一層霉。

一想到這是家鄉帶來的東西,便捨不得丟掉,於是吩咐下人用力將外層削掉。沒想到,切開後竟然發現那腿肉鮮紅似火,蒸熟後味道竟是香甜無比,大別於新鮮豬肉的風味,於是便稱之為「火腿」。

宗澤將這塊肉分送同僚食用後,獲得大家一致的讚賞。於是將之傳揚開來,所以他的鄉親紛紛製作,並且拿到鄰縣的金華去賣。由於風味特殊,深受江南人士的喜愛,於是「金華火腿」從此聲名大噪,名揚海外。

密封法

用古代傳統的陶罐保存方式,最適合長期儲存的是黃豆和芝麻,芝麻可以保存60年,黃豆可以保存20年。而大多數豆類曬乾後,裝在罐裏密封防蟲,就可以儲存多年。

 陶器存儲罐的示意圖。(Fotolia)
陶器存儲罐的示意圖。(Fotolia)

在各種豆類中營養比較全面和豐富的就是黃豆,一斤黃豆的蛋白質含量是大米的4到5倍,還含有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成份。而且,黃豆可以做成大量的美食,最簡單的吃法,就是炒熟了吃。而炒熟的豆子只要乾燥防蟲,可以保留很久,是非常好的即食食品。

有些碳水化合物,比如白糖,冰糖,蜂蜜,有極強的滲透壓,可以把細菌殺死。只要裡面水份含量低,基本上是可以永久保存的。

糯米磚

大米做的年糕,若是烘乾,存放幾年不會變質。類似的還有粉乾、粉絲、粉條。尤其是明礬含量高的傳統粉絲,存放十幾年可以照樣吃。

在古代,中國江南人有一種特殊的囤積食物的方法,叫糯米磚。

糯米磚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糯米年糕。把糯米磨粉蒸熟,加入大量紅糖,搗成年糕,裏面還有明礬之類的防腐劑。一塊塊做成磚的形狀,烘乾,它就有了極高的硬度和強度,甚至比磚頭和木頭更結實。用這樣一塊塊糯米磚砌牆,外面刷上石灰,看起來就和最普通的牆壁毫無區別。在石灰、明礬、紅糖的共同作用下,糯米磚的存放時間是很久的。

遇到物質匱乏的年代,就把家裏的某堵牆砸開,取出裏面的磚,就可以吃。

這種保存方式非常隱蔽,無論是土匪來搶劫,或者窮人吃大戶,都不會被發現。

在中國東北,清末明初有很多土匪,經常搶糧,東北人發明了一種保存食物的辦法:把玉米糊一層層刷到牆上。乾了以後,看起來就是一面牆,沒有特殊之處。這樣,即使家裏的糧食都被土匪搶走了,還可以從牆上砸下玉米糊填飽肚子。

糧食儲備制度源於西周

早在西周時,周文王就曾教導西岐的百姓應有儲備意識,當時糧食儲備的制度,主要有三個主要作用,一是穩定糧價;二是防備災年歉收;三是保障國家建設。

《逸周書》完好地闡述了三千年前管理者調控經濟的具體措施。在《國准》中講到,周朝帝王治理天下,重要的一項就是教民儲備,以防不時之需。當糧食短缺時,這些食物將是救命之寶。因此,保存食物很重要,也是一種惜食的做法。

戰國時李悝(讀虧,又叫李克)在魏國推行平糴法,即豐年的時候,政府出面購買糧食儲存,以免穀賤傷農;荒年莊稼歉收的時候,再賣出之前的儲備糧以穩定市場糧價。

到了漢宣帝時,這種糧食儲備模式發展成為常平倉。常平倉,就是朝廷在各地設立官屬糧倉,豐收之年糧價較低,朝廷以比市價高的價格,大量購買糧食存入官庫;災年糧價攀高,國家以低價賣出糧食,以此平抑市場糧價。

常平倉的設置目的,是為了避免「穀賤傷農」、「穀貴傷民」,調控糧食市場,保障普通百姓的基本生活,以維護社稷安定。@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