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藝術學院及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藝術文學士課程,26名學生透過三年的努力,在風雨飄搖的2020年畢業。從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到七十來歲的退休人士,因藝術而成為同學。在「限聚令」前夕,今屆的畢業展《20/20》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包氏畫廊成功展出,當中的繪畫、陶瓷、雕塑及裝置作品探究社會議題、文化身份、時間與記憶。


在「限聚令」前夕,今屆的畢業展《20/20》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包氏畫廊成功展出。(陳仲明/大紀元)
在「限聚令」前夕,今屆的畢業展《20/20》在香港藝術中心的包氏畫廊成功展出。(陳仲明/大紀元)


香港藝術學院院長陳育強教授(左四)表示:「學習藝術的最大得著是以柔軟的心來處理危機,並視之為更新的機遇。」(陳仲明/大紀元)
香港藝術學院院長陳育強教授(左四)表示:「學習藝術的最大得著是以柔軟的心來處理危機,並視之為更新的機遇。」(陳仲明/大紀元)

香港藝術學院院長陳育強教授在畢業展場刊的前言中提到:「若干年後,大家應該還記得2020是大家畢業的一年,這是香港以至全球格局大變的一年,外部沸騰和內心當有著相應的拉扯,所有存在的都可以被重新估量,何嘗不是一個更新的契機?學習藝術的最大得著是以柔軟的心來處理危機,並視之為更新的機遇。」

亦幻亦真的城市印象

今次展覽中有不少學生作品描繪城市印象,透過不同的視角去探討一座城市與人的關聯。

韓承灝的素描畫,展示了銅鑼灣天橋上徬徨奔跑的人們,背後建築上的巨型燈牌「耶穌是主」充滿了暗諷的意味。韓承灝說:「當城市人失去了信仰,我們所相信的其實餘下甚麼?」城市中無辜死去的雀鳥也是一種無聲的控訴。創作時,他正身處於一種不安的社會氛圍中,筆下的畫也是用支離破碎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苦楚。


韓承灝說:「當城市人失去了信仰,我們所相信的其實餘下甚麼?」(陳仲明/大紀元)
韓承灝說:「當城市人失去了信仰,我們所相信的其實餘下甚麼?」(陳仲明/大紀元)

另兩幅描繪香港城市風景的作品出自林嘉儀之手,屋邨中美好的家的記憶用橙色表現,而密集的城市和急速的腳步則用藍色展示,兩種不同的色調繪出她對不同的生活地點的觀感。


林嘉儀創作的作品,用不同的色調表達不同的心情和城市觀感。(陳仲明/大紀元)
林嘉儀創作的作品,用不同的色調表達不同的心情和城市觀感。(陳仲明/大紀元)

在過去的兩年中,潘岩因工作的關係需要在大陸和香港兩地奔波,她設計了一個面具,自己作為模特兒穿梭於不同的場景請路人拍攝,每次戴上面具出現在不同城市的角落時,潘岩都有一種超越現實的感覺。活在面具的背後,誰是主,誰是客?


每次戴上面具出現在不同城市的角落時,潘岩都有一種超越現實的感覺。(陳仲明/大紀元)
每次戴上面具出現在不同城市的角落時,潘岩都有一種超越現實的感覺。(陳仲明/大紀元)

以紙皮為媒介 關注社會議題

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退休後不斷探索新興趣,嘗試在書法、繪畫、語言和音樂方面繼續學習,甚至報讀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學士,成為本屆年齡最大的學生。
關注社會民生議題的他今次以紙皮為創作媒介,他親身走上街頭,執起被丟棄的紙皮,或關心執紙皮的阿婆,從她們的手中購入。李本瀅認為「紙皮」是最平民化的環保物料之一,代表出商業貿易來往,更可以衍生出「貧富懸殊」的社會議題,他以其豐富的顏色組合成立體圖案,並堆疊出高樓的模型。從平面到立體,李本瀅認為紙皮有無盡的可能性。


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報讀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學士,以紙皮為創作媒介進行畢業創作。(陳仲明/大紀元)
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報讀香港藝術學院的藝術學士,以紙皮為創作媒介進行畢業創作。(陳仲明/大紀元)

陶藝展品的世界

年青的洪樂敏特別為今次的畢業展作品製作了精美的宣傳冊,記錄了她從2019年1月至12月的創作歷程,從躬身拾起不同地域的磚石,再結合陶瓷創作出一個個漂浮的小島,表現自己內心中嚮往的自由和快樂。在虛幻和現實之間,究竟何處是彼岸?


洪樂敏藉作品,表現自己內心中嚮往的自由和快樂。在虛幻和現實之間,究竟何處是彼岸?(陳仲明/大紀元)
洪樂敏藉作品,表現自己內心中嚮往的自由和快樂。在虛幻和現實之間,究竟何處是彼岸?(陳仲明/大紀元)


洪樂敏拾起不同地域的磚石,再結合陶瓷創作出一個個漂浮的小島。(陳仲明/大紀元)
洪樂敏拾起不同地域的磚石,再結合陶瓷創作出一個個漂浮的小島。(陳仲明/大紀元)

過去一年所面對的徬徨與壓力,在蕭文潔的手中化成一個個「共生體」,她以微觀世界的概念進行陶藝作品的創作,以此探討城市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共存關係。「希望你我可以在對立中共存。」聽著一個個令人壓抑的新聞,重複的創作令她慢慢平靜下來,重新思考人生。


過去一年所面對的徬徨與壓力,在蕭文潔的手中化成一個個「共生體」。(曾蓮/大紀元)
過去一年所面對的徬徨與壓力,在蕭文潔的手中化成一個個「共生體」。(曾蓮/大紀元)


作品「石頭記」。(陳仲明/大紀元)
作品「石頭記」。(陳仲明/大紀元)


曾逸榮(左)用自己的陶瓷塑像從模糊變清晰,影射這些年來香港遇到的大事件,如何一步步認識香港人的身份。(陳仲明/大紀元)
曾逸榮(左)用自己的陶瓷塑像從模糊變清晰,影射這些年來香港遇到的大事件,如何一步步認識香港人的身份。(陳仲明/大紀元)

另一項藝術作品「石頭記」闡釋香港人身份的議題,石頭人的臉在腦海中呈現,身份究竟與外表相關,還是具有內心的價值?曾逸榮用自己的陶瓷塑像從模糊變清晰,影射這些年來香港遇到的大事件,如何一步步認識香港人的身份。

*********

陳育強教授坦言:「對於今年的畢業展,我能夠想到的不是作品的好壞問題,而是更根本的,為甚麼而藝術的問題。」今年的展覽取名為「20/20」,除了代表莘莘學子的畢業年份外,又是清晰視力的代稱。課程講師Sally解釋,這個展覽的名字所表達的是一種樂觀的精神,因疫情而滯留的一年,是慢下來的一年:「這批藝術家,他們正在走進一次因全球瘟疫而須重新思考的世界。他們指出了社會、文化和藝術的新可能,他們的創作視野是清晰的。」◇


張馨儀用擦膠組成的作品想表現「消耗與保存」的關係。(陳仲明/大紀元)
張馨儀用擦膠組成的作品想表現「消耗與保存」的關係。(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