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男學生,因為疫情的影響,過去幾個月來完全沒有正常的人際互動與社交生活,假日就關在家裏沉迷於網絡遊戲,不僅與家人無互動,飲食也不正常,家長見狀制止與糾正,他反而動手毆打家長鬧進了派出所。
防疫造成親子互動問題
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說,長達幾個月的防疫期間,限制不少民眾外出活動的機會,因而產生不少因疫情在家「悶壞了」的親子共處問題;還有以往長期關注兒童與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問題,必須將戰線拉長,對於家長的網絡使用行為也應重視,才能還給家庭成員正常的互動與作息。
某一些已經有情緒障礙的兒童與青少年,如果家長平時又忽略其行為表現,此時從「一靜到一動」的變化過程可能十分快速,就會成為脾氣暴躁又無法理喻的小霸王。
而且隨著電子產品的多元與易得性愈來愈高,使用年齡的普及性也不斷下修,因此強硬地限制使用已不符合實際情況,反而應該藉由親子之間適當的溝通,建立理性的使用範圍,例如:約定使用上限,平日1小時、假日最多3小時。
同時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進行了解,是否快到使用終止時間就容易「引爆」?或者將遊戲輸贏看得很嚴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已經出現「干擾性情緒障礙」,務必尋求專科醫生的協助。
情緒障礙的種類與表現
臧汝芬說明,一般較常見的「情緒障礙」者,會對「不」採取零容忍,只要有人限制他的行為就容易生氣,但多數處於鬧情緒、不理人;但「干擾性情緒障礙」者發作時,會伴隨語言或肢體暴力行為,甚至一星期至少有3次大發雷霆,像個「火球」般到處衝撞。
身邊如有「干擾性情緒障礙」者,當他們失控時,建議先尋求支援,並將暴力對象隔開避免受傷,等風暴過後,再尋求專科醫生協助,並診斷出是否為「對立反抗情緒障礙」,或者有之前未被診斷出的過動等共病現象。
親子切勿沉迷網絡世界
臧汝芬建議,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可以開始回歸正常社交活動,從防疫時期的小家庭的共處模式中走出來,向外接觸健康生活與休閒運動,也藉由親友的互動探訪等方式,找回原來的生活步調,切勿讓孩子與家長同時沉迷於網絡世界,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無法分辨而愈陷愈深。◇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