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陳先生過去沒有任何慢性病病史,也沒有在服用任何藥物,但是因為體檢的腹部超音波報告顯示有腎臟囊腫,因此前往腎臟科就診。經醫生詢問病史後,得知他尿中出現泡泡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於是安排進一步的抽血、驗尿檢查,竟發現他有嚴重的蛋白尿,而且腎臟功能也在緩慢地衰退,但是因為一直沒有出現不適的症狀,所以也就不以為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生徐萱竹表示,臨床上確實有許多良性蛋白尿的狀況,而且尿中出現泡泡也不一定就是蛋白尿,需要經過客觀的定量分析才能確定。良性的蛋白尿通常與感染、脫水、天氣、藥物、運動、懷孕、血壓控制不佳等因素有關,甚至有時候只是姿勢(站立)性蛋白尿。
然而,一旦證實有蛋白尿,即暗示可能有腎臟疾病,臨床上最常見的蛋白尿原因就是糖尿病腎病變;而且微蛋白尿通常會比腎功能開始變差還要早發生,可視為腎臟病變的前哨戰,甚至還能預測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與死亡率。
徐萱竹補充說,有些患者出現嚴重的蛋白尿會合併下肢水腫,臨床上稱為腎病症候群,但患者並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卻意外發現有蛋白尿,就像上述案例的陳先生,則需要安排腎臟切片與染色才能夠確診。
另外,蛋白尿的治療取決於正確的診斷,近日在門診陸續鑑別出各種腎絲球疾病的患者,例如:IgA腎病變、FSGS(局部性腎絲球硬化症)、罕見的p-ANCA血管炎等,目前已為患者安排適切的治療。
徐萱竹建議,糖尿病腎病變患者應該要採低蛋白飲食,更積極地控制血糖和血壓,並利用整合門診,在腎臟科做定期的尿液與腎臟超音波檢查,有抽煙的患者務必要戒煙。只要早期發現蛋白尿,並早期介入治療,就可以改善腎臟病的預後狀況。◇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