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78.84,按周再微升0.15%。分區指數除港島下跌1.07%外,九龍、新界東及新界西分別上升1.05%、0.44%及0.35%。其餘領先指數個別發展,大型單位回調0.2%,中小型單位及大型屋苑指數分別再升0.21%及0.22%。中原經紀人指數(CSI)最新報33.96,按周回升4.14個百分點。

二手樓價指數連升四周累計升幅1.7%,六大指數上升,只有港島區及大型單位指數下跌。指數未及反映疫情對樓市的影響,由於經紀人指數及銀行股價指數均處於收縮水平,預計二手樓價轉跌。

香港特區禍不單行,先來「反送中」政治風暴重創經濟民生,還未及喘氣,中共武漢肺炎疫情失控,中港又高度融合,對特區影響當然首當其衝。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經濟影響超越沙士,實毋庸置疑,因為特區消費及服務增長建基於自由行之上,自由行萎縮,市面怎不蕭條。特區政府亦不敢怠慢,馬上推出21招救市措施,涉及資金達280億元,主要向持牌商戶及低收入家庭派錢。數字看似龐大,實際上對提振經濟是杯水車薪。以政府的執行力,何時資金到達有需要人士的手中未知。

特區將成M型社會

政府一直強調其理財哲學是用於有需要的人士,今次卻無條件向持牌商戶派錢,實屬臨急抱佛腳。向基層派錢無可厚非,可是中產又再一次被忽略。連同剛公佈的十招百億救市措施,政府有意逐步令中產衰退,把特區推向M型社會。M型社會的特點是貧窮問題無法解決,將會是社會不穩定的主要因素。

另外,上月中《經濟學人》智庫發表全球國家民主指數報告,特區連續四年下跌,最新排名跌至75位,屬於「有缺陷民主」類別。報告還預期特區未來民主制度及司法獨立將繼續受到侵蝕,特區政府將會強硬阻止反對派人士參與選舉,排名將有機會進一步下跌,並與孟加拉及巴基斯坦同一類別,屬於「混合政權」。

至於中共管治的中國排名153,與北韓同屬「威權統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特區只會向「威權統治」越走越近。「威權統治」下當權者從不會以市民利益優先,更不會讓不同聲音存在。發展下去,特區終會窮得只剩下「錢」,與中共看齊。

一個決定變相鼓勵套丁

去年7.21元朗白衣人恐襲事件後,引起不少人對新界鄉士勢力的關注。最近就有坊間團體特意研究新界丁屋及違法佔地等問題,港台較早前「鏗鏘集」亦揭露出一些不尋常的丁屋發展。

翻查規劃署數據,鄉郊式發展用地佔3,380公頃,基本上就是用作原居民興建丁屋之用。丁權是新界原居民男丁的權利,只要找到合適土地,就可向民政署申請興建一幢不多於三層高,每層700呎的丁屋。丁權引申的需求無限,可是土地有限,是長遠必須解決的問題。

政權移交20多年來,歷屆政府政皆不敢碰這個歷史遺留下來的政治炸彈。12年,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曾經提出2047年停止丁屋政策,結果不了了之。丁屋政策的原意是讓原居民建屋用作自住,可是特區樓價極高,丁權便成為一個極有價值的權利,更誘使一些偏離政策目的的交易,而「套丁」就是慣常用的手法。

所謂「套丁」,簡單來說有一些原居民有丁權但沒有土地,有些私人發展商卻擁有土地卻不能建屋,遂向原居民提出購買丁權,並簽定秘密協議,由原居民向民政署申請興建丁屋,最後丁屋交發展商出售獲利,原居民則收取佣金作報酬。

08年前所有申請丁屋必須簽署沒有轉讓丁權的法定聲明,違反即屬虛假陳述,要負上刑事責任,應有一定阻嚇作用。可是,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決定將法定聲明剔走,改而放入土地契約中,變相將法定聲明非刑事化。政府從沒向公眾交代此項政策改變直至15年因一宗法庭判案才首次向公眾披露。時至今日,政府仍未有交代為何當年林鄭有此權限。各種跡象顯示套丁極之普遍,有團體估計全港有3,700幅土地出現明顯規劃分割並懷疑用作套丁用途,套丁個案越萬宗。

制度失衡一言喪邦

當權者權力不受制衡,帶來的後果可以是災難性。當年董建華上任特首後,旋即落實政權移交前已討論的「建屋安民」長遠房屋策略,每年供應8萬5千個單位,目標七成家庭擁有自置物業,港英政府亦預留足夠土地讓特區政府按照計劃執行。03年沙士來襲,董建華的經典一句「沒有提及就不存在了」,長策因此而被消失。長策可以檢討,可以暫緩,可以取代,卻貿貿然消失十年,直至13年政府才重新訂立長策,埋下樓市亂局的伏線,同時凸顯決策出現問題。

如果一人決策,決策者必須極有遠見及執行力。林鄭月娥任發展局局長時,負責開發土地。土地儲備就是控制供應的命脈,即使放緩建屋,亦不能放軟手腳造地,偏偏當時就是開發土地放軟手腳,埋下房屋供應短缺的核彈。

繼續造地是顯然易見的需要,筆者並不相信放軟手腳造地是集體討論的結果。她任內揚言處理僭建問題,最後一籌莫展。當上政務司司長後她主理政改,徹底失敗更令民主進程倒退;制定扶貧政策卻越扶越貧,去年貧窮人口創新高;主理人口政策無視住宅供不應求,只顧大量輸入人口。

競選特首時,曾俊華揶揄林鄭所有事都「爛尾」收場。如沒有遠見及執行力,就要依賴他人多聽取意見。可是林鄭上任特首,大量聲音呼籲收地建資助房屋,她卻堅持土地共享,土地大辯論沒有討論就自行公佈「明日大嶼」,《逃犯條例》修訂案霸王硬上弓更不用多說。坊間已多次傳出她在執行上與行會建議相反。

領導者的語言能力是用來推銷願景及解釋政策,可是市民聽到的是各種狂言,忽然提出租公屋封頂論,忽然又指某些人不是社會持份者,忽然又指使官員戴了口罩都要除下,充份反映鬥爭心態。《逃犯條例》徹底失敗,承諾以謙卑的心聆聽市民聲音,但今天依然故我,將所有問題諉過於人。行會未能發揮作用,立法會又無法制衡,特區已出現系統性權力制衡失效問題。

※※※ ◎◎◎ ※※※

看看今天的特區,評級被下調,民主指數創新低,樓價全球最高,貧富懸殊世界名列前茅,經濟衰退,社會嚴重撕裂,變作警察城市。疫症當前市民通宵排隊買口罩,搶清潔用品,甚至有人打劫廁紙。種種亂象,源自當權者剛愎自用,獨裁專制,重複決策錯誤,而承擔苦果的卻是廣大市民。論語有云「一言而喪邦」,如果再不制約這權力,改變這權力制衡的制度,「喪邦」恐怕真的不遠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