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嗎?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中美貿易戰的話題,如果你是蘋果的「果粉」的話,那就更要留意了。因為12月15日,也就是這個星期天,美國很可能就要再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這次加稅的商品總價值大約是1600億美元,稅率是15%。
更重要的是,這次加稅的商品種類涵蓋了許多民生用品,像手機、電腦、玩具、家電用品、鞋子還有嬰兒尿布等等,而蘋果的iPhone也將受到影響。
所以,我們要來跟大家聊聊,究竟美國會不會在15日對中方加徵關稅?中、美雙方各自有哪些考慮?加稅又會對大家帶來甚麼影響?
不過,請容我再提醒大家,我們最近經常通過YouTube的「社群」功能來發送一些消息、通知與評論,歡迎大家可以常上我們的頻道網站,點進「社群(Community)」的頁面,就可以看到我們發出的各項消息了。
好,我們來看貿易戰。
⊙Comment
首先,我先總結地說,12月15日以前,中美雙方應該很難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畢竟只剩下幾天時間,雙方還沒有針對協議的文本內容取得共識,沒有協議文本就無法簽約。
當然,雙方也有可能在最後一刻,突然拋出個「臨時協議」,緩和僵局,讓市場覺得樂觀。但這並不代表雙方的貿易談判真的進展順利,而且第二階段的貿易協議也是幾乎不可能達成。
簡單說,12月15日,美國不是對中方直接加徵關稅,不然就是雙方推出一個「臨時協議」,好讓雙邊維持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面。
為何中美雙方「鬥而不破」?
為甚麼中美雙方要「鬥而不破」呢?我認為有幾個主因:
第一,中國經濟相當不樂觀,中共政權感受危機。
中共中央日前才在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六穩」,也就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我們知道,每當中共喊出「穩甚麼」,就是代表「甚麼不穩」,所以高喊「六穩」就是代表中國經濟方方面面都出現高度不穩狀態,而經濟不穩,特別是就業與金融市場不穩,很可能會衝擊中共政權的統治。所以中方還是會希望儘量別跟美方在經濟貿易上公開撕破臉,避免增加中國經濟的風險重量。
第二,美國大選在即,特朗普要爭取連任。
美國總統大選將在明年11月舉行,特朗普要爭取連任,而經濟是他最主要的核心政績。因此,對特朗普來說,如果能達成貿易協議,中方願意大量採購美國的農產品與肉品,不但對美國農民、經濟與就業有幫助,也對自己的選情有幫助。所以除非中方的條件太差,否則沒必要鬥破彼此。
第三,《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中共擔憂制裁。
特朗普日前才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讓涉及打壓香港的中共官員、港府官員以及權貴集團感到顧忌,擔心他們在美國的海外資產可能被凍結,而且將來無法入境美國養老。
加上美國國會眾議院又剛剛通過了《維吾爾人權法案》,讓更多中共官員與權貴必須有所顧忌。中共也才會在9日聲稱,參加新疆再教育營的學員已經「全部結業」;用白話講,就是被集中營關押的人已經重獲自由。雖然中共這套說詞未必可信,但至少表明了中共官員對美方的這些人權法案的制裁非常感到害怕,怕自己與家人的海外資產受損,所以放低姿態,避免跟美方硬碰硬。
因此,如果中共在最後一刻選擇讓步,緊急與美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或者臨時協議,也不會令人意外,因為中共念茲在茲的是黨國機器的生存與權貴集團的財富。
第四,擔憂美方「拒絕交易清單」,重創中國科技產業。
大家知道,中共長期靠著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等手段,從外國企業身上取得高科技技術,發展中國科技產業。但是中國科技業長期忽視研發工作,導致許多科技產業的零部件還是大量仰賴外國企業,特別是美國。
所以,一旦中國企業被美方列入清單,限制交易往來,不但會對這些企業帶來生存壓力,也會重創中國的經濟轉型。
比方說,中興通訊(ZTE)在2016年3月因為違規被美方制裁,被列入「實體清單」,意思是如果中興想要跟美國廠商購買產品之前,要獲得美方批准才行。但後來中興持續違規,2018年4月被美方列入更嚴厲的「拒絕交易對象清單」,不到一個月,中興就出現經營危機。
而華為以及多家中國知名的科技企業今年也都相繼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如果再被進一步列入「拒絕交易對象清單」,這些企業不但會生存困難,還可能讓類似「中國製造2025」的經濟轉型計劃失去支撐,重創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動能,也同樣會衝擊中共政權的統治。
所以,簡單說,中美雙方儘量維持「鬥而不破」,至少有四個主因:
一,中國經濟不樂觀,中共政權感受危機。
二,美國大選在即,特朗普要爭取連任。
三,《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中共擔憂制裁。
四,擔憂美方「拒絕交易清單」,重創中國科技產業。
為何中美談判難有實質進展?
接下來,我們要再問一個問題,為甚麼中美雙方即使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第二階段協議也很難達成呢?
因為,中美貿易戰本身不是單純的貿易關稅交火,背後本質上是一場自由民主體系與共產極權體系的交戰,也是普世價值與變異價值的交戰。美國與中共在許多世界觀、價值觀上都有著涇渭分明的差異,就好像要警察與土匪談判一樣,雙方必然有許多的價值差異與利益衝突,很難有共識。當然啦,這一點對某些香港警察來說,可能不是太困難。
其次,所謂第二階段的談判,將牽涉到中共的結構性經濟改革問題,也就是包括了取消出口補貼、停止竊取知識產權、停止強制技術轉讓、全面對外開放市場等等,這些議題對中共來說都是傷筋動骨的致命傷,如果中共真的配合美方實現這些改革,不但中國現有的不公平經濟貿易將被截斷,中共的政權統治與權貴的經濟命脈也可能被截斷。
其三,我們之前講過好幾次,中共目前的談判策略是「以拖待變」,所以中美雙方的談判經常一會兒說有進展,然後中共就開始拋出各種藉口,出現變卦,設法拖延時間。等到美方真要制裁或者加關稅了,馬上又低頭討好,說「貿易談判進展良好」,就這樣反反覆覆。
中共的目的,絕對不是要達成協議,而是要把時間拖到美國大選,希望特朗普落選,改由民主黨的拜登當選,中共就能找到機會擺脫貿易戰壓力。說穿了,中共現在的貿易談判,只是一場敷衍美方的演戲。
若美方加稅 將帶來哪些影響?
我們要再問一個問題,如果美方鐵了心決定加稅,會造成甚麼影響呢?
如果美方加稅,首當其衝的就是那些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業者,他們在中國組裝的iPhone、球鞋、冷氣機、吸塵器等等,都可能因為關稅調高而漲價。至於會漲價多少,要看廠商與代工業者的決定,看他們要自己吸收多少關稅,又有多少關稅要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商品漲價,也會對美國消費經濟帶來影響,不過由於美國經濟目前還是相當強勁,11月美國才新增了26.6萬工作崗位,不但超過各界預期,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也創7個月來新低。所以,美國的消費經濟,似乎還能挺得住。
至於中國,大家知道,中國經濟走勢正在持續下滑,根據瑞銀集團(UBS)估算,這次如果真的加稅,將繼續讓中國的GDP增長減少0.5%到0.7%左右。
而且,貿易戰開打一年多來,已經有許多外商、外企製造業撤離中國,或者把生產線漸漸移到海外。如果這次再次加稅,將會促使更多大型電子用品製造商與高科技製造商,將產能搬到越南、印度、印尼、墨西哥等國家,因為這些國家工資比中國便宜,而且出口到美國的關稅比較低。
換句話說,加稅會讓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撤退海外的趨勢更加明確,一旦生產線與供應鏈撤出去,就很難再回來了。
所以,日本野村證券預測,這次加稅,很可能會讓中國的市場需求繼續低迷。因為企業外移,會減少中國的就業機會,就業機會減少,就會造成勞工被裁員或減薪,也就會降低市場的消費力與購買需求了。
誰最後拍板?
最後,大家一定會好奇,是誰會決定要不要加關稅?沒錯,當然是特朗普。我認為特朗普會有幾個主要的考慮重點:
第一,中共最後開出的條件,是否符合特朗普眼裏的美國國家利益?
雖然中方一再說要多買美國農產品,想用錢來擺平貿易協議,但是特朗普眼裏考慮的,還有知識產權、科技技術等問題,特別是貿易協議達成之後,能不能徹底監督與落實?所以特朗普與幕僚群最近一再強調,如果沒有「好協議」,那特朗普就會走開,不要協議。
第二,目前對特朗普來說,總統大選的連任機率並不低。
雖然目前特朗普被民主黨的彈劾案糾纏,但是最近幾個媒體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民調數字依然保持在43%左右的基本盤,與過去相差不遠。
而曾經準確預測2016年大選普選結果的拉斯穆森(Rasmussen)民調,則發現特朗普的民意支持度回到50%左右。
特別是著名的信用評級公司穆迪(Moody's)也根據他們獨特的經濟預測模型,推算出特朗普很可能會順利連任。所以,如果選情穩健,可能會讓特朗普對中共更加強硬。
第三,雖然特朗普現在被彈劾案糾纏,但是彈劾案要能在參議院通過的機率相當低。
而且,特朗普在國內被彈劾,可能反而會加強共和黨陣營的凝聚力與支持度,同時特朗普如果在對外關係上,持續保持對中共強硬,特別是通過貿易關稅或其它手段來制裁迫害人權、打壓香港的中共政府,那麼很可能會有助於爭取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與認同。
所以,簡單說,如果雙方達成貿易協議,對美國經濟與特朗普選情都有幫助;如果沒達成協議,特朗普選擇加稅來強硬對抗中共,也很可能對他的選情帶來某種程度的加分——雖然可能會讓美國經濟受到影響,但對中共政權的衝擊會更加強烈。
⊙Ending
好,今天就先聊到這裏,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留言、按讚,跟你的親朋好友分享。
訂閱我們頻道之後,記得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這樣,當我們有新的節目出來,你才會收到通知。
我們下次再見。
—-
鷹龍決戰
赤龍狂嘯遍地焚
美鷹逆襲轉乾坤
戰火無硝震寰宇
煙消霧散見至尊
#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