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北京召開了兩場「重量級」會議,一場是中國發展高層秋季論壇專題討論會,一場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立二十周年研討會。之所以說它們是重量級,是因為現任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其皆有淵源。前者的發起者是劉鶴曾工作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後者的發起者之一正是劉鶴,是以他也短暫到會。

關於50人論壇研討會,海外媒體大多給予了報道,但大陸官媒卻避而不談,唯有新浪財經進行了詳細的報道。而對於中國發展高層討論會,大陸財新網則以很短的篇幅報道了一個重磅演講,演講者是美國前副國務卿、世界銀行前行長羅伯特.佐利克。

這名叫佐利克的美國人,算得上是北京當局的一位老朋友。他第一次訪問中國是在1980年,此後,其與北京政權的交往相當頻繁,亦對中國各個方面都有所了解。在北京高官中,他也認識不少。如曾在國研中心工作的劉鶴、李偉、盧邁,都曾與他合作過,他亦多次與王岐山見面。他還曾參與了中國加入WTO歷時17年的談判。從其經歷和表述看,他應當屬於曾經的「親華派」。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中國取得歷史性的成就感到非常自豪」的美國人,卻在此次討論會上直言不諱,並明確指出:我想給中國朋友一個警告,也就是美國對中國的擔憂不僅只侷限於特朗普政府。而他提到的四個方面的擔憂,直指中共痛處。

佐利克所言的四個方面的擔憂包括:國企的作用;美國商界態度的轉變;中國製造2025;除了特朗普政府以外,其它美國階層對中國態度的轉變。

對於國企的作用,佐利克表示,在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中,私營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它們現在可能被擠出去了。中國對國企的依賴使得美國和其它國家的人們感到警惕。「在外界看來,中國好像轉向了國家資本主義的模式,我們擔心中國私營企業沒辦法公平競爭。」近期馬雲被迫宣佈「退休」,「私營經濟輔助論」出爐和當局加大對國企的投資力度,都在印證著佐利克的判斷。

對於美國商界的態度,佐利克說:「我在過去10年觀察到的美國和其它國家以前非常支持和中國的友好關係,現在變得越來越沮喪。」原因就在於北京當局的強制的技術轉讓,對知識產權的竊取等。他坦言,以前的商界是非常支持中美關係的,現在他們已經不再扮演這個角色了。有意思的是,佐利克認為「這一點是未來可以扭轉的局勢」。他「希望美國商界能超越自身的擔憂,加強和中國的合作,支持中美關係發展」。但他沒有言說的一個前提應該是北京當局應取消對企業強制的技術轉讓,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針對令美國擔憂的中國製造2025,佐利克認為是北京溝通出了問題,但他也強調,北京這項計劃需要「基於自主創新」,而不是「基於保護主義、基於補貼,以及對海外科技企業的收購」。顯然,如其所言,自主創新正是中國各企業面臨的巨大問題,在私企無錢、國企效率低下的當下,中國要想自己取得技術突破,應該說並不容易。

對於北京當前的外交政策,佐利克含蓄地批評道:「從以前鄧小平時代的自我克制轉向現在這種非常自信的大國外交,我想是有一些差別的。」他說美國各階層對中國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對中美關係在中期選舉或者2020年總統大選之後回到過去的想法,是不太現實的。」

他還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多年卻一直不履行自己的承諾為例,來暗示像自己這樣的中國的老朋友的態度為何也發生了轉變,因為「像我這樣的人就很難向特朗普總統去解釋為甚麼中國對美國的汽車進口關稅是25%,而美國對中國汽車的進口關稅是2.5%」。

佐利克或許在暗示,北京當局現在採取的拖延戰術是不可取的,必須直面現實,改變自身做法。

在發出上述警告後,佐利克坦言「中國必須自己來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認為中國的成功取決於國際經濟條件的支持,實際上就是在暗示北京,要加大開放力度,要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方」。

佐利克的直言不諱,無疑都是實情,但卻讓不願正視自己問題的北京高官們很不爽。與會的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不但沒有反思自身的問題,而是直接回懟佐利克,稱「美國的貿易逆差巨大主要是因為美國的儲蓄率太低,自己的政策造成的」。

樓繼偉還認為,美國打貿易戰來遏制中國經濟提升的做法,難以奏效。這是因為中國內需強勁,美國企業界不滿,也正損害美國經濟。「即使美國想壓迫中國就範,中國依然有足夠的反擊策略。」那就是:除了繼續對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採取關稅措施外,還可以選擇美國製造業供應鏈上對中國有巨大依賴的零部件、中間材料和設備採取對美國出口限制的措施。同時,這些零部件、中間材料和設備又可以有效地供應中國的製造和中國的市場。而美國若想找到替代國,還需要幾年時間。

針對美國打貿易戰子彈充足,樓繼偉不以為然,稱「你的子彈也是我的子彈,我也可以幫助你減少貿易逆差,我們不願意打貿易戰,只有知道打仗的痛苦才會止戰、認真談判」。

如果說現在搾菜、二鍋頭、公仔麵企業銷售額和利潤高漲是內需強勁的結果,那麼樓繼偉的確是個奇葩官員了。而美國企業的不滿並非表明他們就願意支持北京的為所欲為。如果北京加碼限制美國製造業供應鏈上對中國有巨大依賴的零部件、中間材料和設備對美國的出口,那麼反而會激起美企的不滿,最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此前打擊美國大豆就是前車之鑑。

至於美方關切的公平貿易的條件和知識產權保護,樓繼偉絕口不提中方長期不遵守承諾的所為,反而倒打一耙,稱美方無視中國近年來的改進,因此「不得不令人懷疑美國當局是為了贏得國內選舉或其它目的,而不具備充份的談判誠意」。

按照樓繼偉的邏輯,我前年強制美國公司轉讓了10項技術,去年只強迫轉讓了5項,今年變成了3項;前年某產品關稅美國是5%,中國是80%,去年變為70%,今年改成50%,這就是進步。如果說這就是改進,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正是心懷鬼胎的北京當局缺乏談判的誠意,其從來或者根本上就沒有想履行加入世貿時的承諾,而只是一味地拖延。

佐利克說的問題中南海不曉得嗎?非也。但為何卻不願在貿易問題上遵守承諾,開放市場?以往分析已經指出,這是因為中南海擔心經濟結構的改變會引發政治體制的變革,而最終導致中共政權的垮台。因此為了保政權,決不能答應美國改變經濟結構的要求,這也就說明他們為何無法回應佐利克的諫言。

看來,身為中國老朋友的佐利克實在是還不了解中共的本質,他現在應該擔憂的是自己的若干老朋友的未來。如果他們可以順歷史大勢,開創新局面,他們將是歷史的功臣;否則,結局並不樂觀。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