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起床你還不快起床,趕快去洗便當盒(飯盒),都快遲到了!」隔壁的王媽媽又開始罵小孩了。

我懶懶地翻了身,恍惚當中有一絲清醒,今天是沒有設定鬧鐘的日子,翻身想再睡去。這時,小孩開始嚎啕大哭,夾雜著鋁門被用力地拉開,又用力地關上,「啪…」,機車也轟隆隆地響起,在高音、快板的交疊中呈現出一種紛亂、喧鬧的場景。王媽媽吼叫著:「老是要人家催,再不上車,晚上回來就不准吃飯。」緊接著一陣隨風飄盪的哭聲,交錯摩托車排氣管的聲音「澎…澎…」,漸行漸遠地結束在巷口。

街道再度恢復平靜,晨曦的陽光依舊溫柔,窗台上的小花盆精神奕奕,有一種閒逸的情緒在萌芽,睜不開眼的我帶著微醺再度進入夢鄉。

孩子要的是具體的愛

夢中,我望見阿嬤佝僂的身影,走路有點慢,講話是輕聲的。阿嬤牽著我,她的手有點皺又單薄,每天早上我們一起走到小學,我是阿嬤扶養長大的孩子。

阿嬤沒有唸甚麼書,也不會教我功課,聯絡簿的簽名欄是蓋手印的。在學校我成績不突出,因為沒有人教我功課。有時候我做錯事,阿嬤會拿籐條打我,還要罰站,但是我很少聽到她對我大吼大叫。長大後我到孤兒院當志工,發現很多孩子行為偏差,因為他們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但是卻不清楚行為的本身是對與錯,成年後成為社會的邊緣人、無業遊民或是擾亂秩序者。

某次,參與某個社會救助的會議,有位家暴中心的成員分享:有個優渥家庭的孩子是資優生,孩子在學校常被發現身上有傷痕,但是他總是堅持自己撞傷、跌傷,老師和家長接觸幾次發現也無異樣:父母都是高知識份子。後來經過社工介入調查才發現,孩子的母親因為對孩子的成績和表現要求過高,常會不自覺地情緒失控,因而有不合理的體罰,甚至暴怒後常毆打孩子。

薩提亞家庭治療創始人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曾表示:「孩子的問題,來自於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人是家庭塑造出來的,家庭的健康才能帶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曾經思考我們應該給孩子甚麼?又應該怎麼去教育下一代。但是這個議題廣泛又難聚焦,或許可以確認的是「孩子需要具體的愛」。

孩子在幼年對於「錯事」的定義通常廣泛而模糊,只要大人認同、應允的事情就以為是「對的」,反之是錯的,而非依據普世價值、道德規範來衡量善行、惡行。孩子會擔憂自己的表現遭致大人的排斥或否定,因此在成長過程中會吸取正(反)面教訓來定義對(錯)事。然而,正面、積極的人格養成是需要環境和大人的用心培養的,就像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養成,除了短時間重複鍛鍊核心肌群,還需要經常訓練才能維持。

社會就像一個大染缸,好的、壞的、善的、惡的,甚麼樣的人都有。過去老人家常說,孩子小時候就要教好,長大後就不好教了。其實這句話涵義深遠,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累積人生的視野,從幼年被動接受大人的教養,到青春期的叛逆,一連串的人生際遇穿插的是時代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然而不變的是父母的愛。

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瞳孔裏的小人,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看到父母的縮影。」與其思考要怎麼教育好孩子,不如換個思維,學習怎麼當個優質的父母。◇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Shutterstoc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