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反送中抗議持續5個月,引發國際高度關注,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近日稱讚香港警隊克盡職守,強調北京中央「充份肯定」特首林鄭月娥在香港事件的處理,引發外界擔憂北京對香港示威的鎮壓行動將進一步升級。
學者分析,美國下一步將把香港納入印太戰略的一環,具體地將自由、民主、人權這幾個議題,連結到經濟、金融以及戰略的層次。代表香港問題不再只是中共內政問題,將連結國際給予中共施壓,達到實質上支持香港的目的。
自6月爆發反送中抗爭以來,抗爭者一直不滿警方鎮壓,批評警方濫用暴力,攻擊香港市民外,更攻擊記者、醫護人員,加上多起「被自殺」案件飆升,讓香港不斷處於高壓籠罩氣息當中。
台灣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宋學文接受《大紀元》專訪時解讀,林鄭到北京見韓正等中央官員,釋放出幾個訊息,首先,「短期內應該不會撤換林鄭」。第二會把香港事件往「暴動」定性,而非民主示威。第三,用所謂維持秩序、相關法規辦理,來處理香港反送中議題。
宋學文說,林鄭去北京後,上述三點是未來可以觀察的重點。
港問題提升至「區域安全」地位
此外,在反送中議題上,國際上的聲援將會不斷強化。宋學文分析,美國已很明白的用《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表示支持香港,不過因選舉、中美貿易戰等重大議題接連發生,導致特朗普政府還未明確對香港提出更具體方式。
他認為,「特朗普將《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台北法案》、《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這些議題放在一起,代表美國在處理香港議題上,已將香港升到一個經濟體的位階,而非中國內部問題。」
宋學文強調,因為香港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涉及到亞洲甚至是國際間的金融運作,因此未來「民主議題」將與戰略、區域議題連結在一起。美國清楚認識到,民主人權跟區域穩定安全有關,已不能單純地視為中國內部民主示威,或是中國國內政治事件。美國已具體地將自由、民主、人權這幾項議題,連結到經濟、金融以及戰略的層次。
他進一步解釋,香港雖然是中國內部一個「特區」,但因反送中事件,讓許多歐美國家考慮把香港經濟體的地位再往國際上提升,並且配合各國所能適用的法規,來制衡中共目前控制香港的情勢。
未來國家戰略 須以人權至上
整體國際情勢已產生大翻轉,美國已透過參眾兩院所提的相關法案來處理,以具體法制化的方式來處理香港議題,而非只是政治性宣示或強調而已。他說:「美國已將自由民主人權當作具體政策操作工具,不僅是一個原則而已,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相信美國未來也會用類似,甚至更具份量的等級來處理台灣議題。」
宋學文提到,這也是為何北京與台灣內部如此重視中華民國2020總統大選最重要的原因。未來中華民國總統須符合印太戰略方向,強調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才有助區域穩定的和平,這也是美國民主黨、共和黨兩大黨,以及參眾兩院皆有的共識。
港路線朝向「長期小規模抗爭」
另外,香港抗爭持續將近快半年。宋學文認為,未來香港內部有可能轉變為「長期小規模抗爭」,或暫時平息,或一旦出現聲勢便會非常大的抗爭型態。這涉及到中共會用怎樣的層級來處理香港事件,他舉例,可能利用中共武警、公安,甚至或軍隊等更緊縮控制香港,或是在廣東、深圳部署軍力,讓重裝備的中共武警進到香港內部,與香港警察混在一起對付抗爭者。
這次抗爭者大部份都是年輕人,面對中共傾盡國家之力打壓。宋學文提醒,隨抗爭時間拉長,學生內部可能會在溫和、激烈,以及大規模抗爭,或是小規模但更具長期性的抗爭模式等路線產生分歧,導致在抗爭行動上,產生更多突發意外狀況,更要防止中共滲透當中。
近日在大學間也發生多起學生衝突,例如有中國學生撕毀香港學生的連儂牆、出言辱罵在場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學生,並將港生從高處拉扯跌倒在地等情況,未來港生與陸生以及外國籍學生,矛盾衝突是否會升高也是觀察重點。#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