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德國一直是個優等生,成績穩定、名列前茅。就算在經濟危機、歐債危機等大風大浪面前,德國也能用亮眼的成績給人吃上定心丸。

然而,最近不斷公佈出的裁員信息,卻讓人有種烏雲壓頂的感覺。德國的經濟發展是否已經風光不再?當然還不能如此簡單地下定論,但這裁員大潮的名單實在讓人怵目驚心。

據評論雜誌《Tichys Einblick》和國際網站Sokraton的總結,步入裁員大潮的企業一般都是國際性的大企業,雖然涉及到各個領域,但汽車行業是個重災區。下面具體來盤點一番。

汽車行業屬於裁員「重災區」

奧迪(Audi):今年6月德媒爆出,在2025年之前,奧迪公司計劃把位於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和內卡蘇姆(Neckarsulm)工廠的6萬職位裁掉高達1萬個。

寶馬(BMW):據10月初媒體報道,寶馬計劃減少數千名員工的工作時間和工資,該決定涉及超過5000名高薪員工,他們的年薪將縮水1萬到1.4萬歐元。

戴姆勒(Daimler):為了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戴姆勒公司也要做出相應的結構調整。預計在2021年之前,相應得裁掉約1萬個職位。今年6月份,已經有約690個短期工作的合同到期不再延長,主要涉及生產領域的員工。

福特(Ford):福特計劃在歐洲範圍內減少1.2萬個職位,其中德國將裁員5400人,其中超過3200位員工已經離職。

歐寶(Opel):去年該公司已決定,要裁掉在德國的3700名員工。今年該計劃已經在逐步實施。自今年10月起,呂瑟爾斯海姆(Russelsheim)的歐寶工廠採取縮短工時的做法,涉及約2600名員工。

保時捷(Porsche):今年3月的報道顯示,該公司有可能減少2000個臨時工職位。

大眾(Volkswagen):大眾打算在電池生產方面創造1000個新職位,但同時要在2023年之前裁掉5000~7000個職位。迄今大眾已經裁掉了超過6000個職位。

博世(Bosch):10月底,大型汽車配件公司博世宣佈,在未來兩年內共計裁掉巴符州約2600個職位。去年博世已經裁掉了600個職位。

大陸集團(Continental):以生產輪胎起家的大陸集團,目前是世界五大汽車配件公司之一。9月底大陸集團宣佈,在未來十年內,預計全球範圍內刪減高達2萬個職位。

目前該集團擁有24.4萬個職位,其中德國有6.2萬,會裁掉大約7000個。在2023年底之前,全球先期裁員數量為1.5萬,德國預計裁員約5000人。

舍弗勒(Schaefller):該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和工業配件商今年3月宣佈,在全球範圍內減掉900個職位,其中700個在德國。後來10月上旬宣佈,在德國還要裁掉1300個職位。

博澤(Brose):這家總部位於科堡(Coburg)的汽車配件公司10月中旬宣佈,將於2022年底之前,在德國減少2000個職位,主要涉及管理層。單單是科堡、哈爾施塔特(Hallstadt)、維爾茨堡(Wurzburg)以及柏林的工廠,就要裁掉600個職位。該集團在全球擁有2.6萬名員工。

該行業還有很多公司正在裁員,例如法國輪胎製造商米芝蓮要關閉德國班貝格的工廠,涉及858名員工;汽車配件商Mahle裁員380人;Marquart減少600個職位;Mann+Hummel全球裁員1200人,其中德國裁員300人;Schule減少500個職位;Antolin減少200個職位等,不再一一列舉。

鋼鐵領域及化工巨頭的裁員潮

迪林格集團的鋼鐵工廠和撒斯特鋼材集團(Dillinger Huttenwerke und Saarstahl):未來三年內要減少大約1500個職位,兩家公司在全球擁有約1.4萬員工。

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今年5月該集團曾公佈,未來三年內要裁掉6000個職位,其中4000個在德國。

巴斯夫(BASF):化工巨頭巴斯夫6月底宣佈,在2021年之前,將裁掉6000個管理層的職位,其中一半在德國,尤其是在路德維希港的總公司。就連董事會成員也會減少一位。

拜耳(Bayer):製藥與化工集團拜耳4月宣佈,在2021年底之前,在德國減少4500個職位,全球減少1.2萬個職位。9月消息,董事會成員也將減少。

另外,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公司安塞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計劃在德國不來梅工廠採取減少工時的做法,涉及3500名員工中的大部份人。海德魯鋁業公司(Hydro Aluminium)9月宣佈,將在德國減掉超過700個職位。

工業貿易及能源領域也在大裁員

西門子(Siemens):9月底宣佈,原計劃減少1400個職位,改為1100個,涉及埃爾蘭根(Erlangen)、柏林、紐倫堡(Nurnberg)和德累斯頓(Dresden)的分公司。

林德(Linde):以生產工業氣體為主要業務的工業集團林德,計劃在2021年底前減少幾百個職位,還有850個全職員工的職位的裁員計劃正在被討論中。林德還會解散其位於慕尼黑的舊總部,員工會轉移至另一個分公司。

另外,家電公司美諾(Miele)裁員770人;專業設備生產公司基伊埃集團(GEA Group)全球裁員800人;福伊特驅動技術公司(Voith Turbo)裁員550人;塗裝設備生產商艾森曼(Eisenmann),因為破產,3000名員工的未來都不能確定。

能源集團RWE:因為淘汰燃煤發電的計劃,在2023年之前RWE會大量裁員,2022年底之前會關閉一些發電廠。

Senvion公司:這個風機製造商已經破產,西門子的子公司Gamesa買下了它的一部份,所以約500名員工保住了工作,但也有約900個員工步入失業行列。

另外,能源服務商Techem裁員300人;能源服務商Vestas裁員500人;能源生產商Mibrag裁員330人;能源供應商Vattenfall的子公司Gasag裁員300人等。

銀行、交通、服務業也受影響

商業銀行(Commerzbank):9月下旬宣佈,將減少4300個職位,同時要創造2000個新職位。新職務主要涉及數字化和IT基礎設施方面。

德意志銀行:在2022年底之前,該銀行要在全球範圍內減少1.8萬個職位,亞洲、倫敦和紐約的分公司尤其受影響。在德國涉及數千個職位。

州立銀行Helaba:9月宣佈會大裁員,但尚未說明具體數字。

郵政銀行:這家德銀的子公司,在2020年底之前要減少750個全職工作崗位。估計還會繼續裁撤1200個職位。

空中巴士(Airbus):今年3月,空中巴士的子公司飛機製造商Premium Aerotec宣佈,計劃在2023年之前減少1100個職位,後來從母公司那裏獲得新的大訂單,從而暫時保住了幾百個職位。

Diehl Aviation公司:空中巴士配件商,在2023年之前計劃減少在漢堡的240個職位,其中50個職位轉設到匈牙利,剩下的190個則是被撤掉。

惠普公司(HP):10月初宣佈,未來三年全球減少7000~9000個職位,但未說在德國涉及多少名員工。

Paypal:這個網絡第三方支付服務商,計劃裁撤在德國的大部份職位,尤其是柏林的355個職位,要減少309個,比例接近90%。

施普林格媒體集團(Axel Springer):9月底宣佈,計劃要節約5000萬歐元的成本,這就涉及到裁員,但他們沒有說出具體數字。該集團旗下包括德國主流媒體《圖片報》和《世界報》。

預測:從痛苦的結構轉型到大裁員

據《經理人雜誌》報道,多特蒙德工業大學的經濟政策新聞學專業的穆勒教授(Henrik Muller)表示,德國工業會出現一個痛苦的結構轉型階段:人們會失去工作,再找到新工作,也會因此離開自己的住處,搬到其它地方。

公司面臨轉型和重新分類,一些領域將不可避免地步入衰退,一些領域會得到發展,但有可能因為更加自動化而涉及裁員。總之,結構轉型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據評論雜誌《Tichys Einblick》的估計,裁員大潮才剛剛開始,後面很可能還會出現巨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